第383章 快过年了(1 / 2)

“哎嗨!鸡肉土豆炖蘑菇!”

“再来个拿手菜麻辣豆腐!”

傻柱将手里的大勺往锅灶上轻轻地一丢,随手舀了一瓢冷水泼进锅里。

他嘴里喊着齐活儿,今天晚上的六个菜就算是全上了桌。

老八、老九愿意跟着厨房里忙活,借着打下手的机会跟着他学艺,他也没在乎。

厨子,自古以来都不是什么顶尖需要保密才能维系正统传承的行业,没什么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

手艺好不好,跟练习的时间,用心的程度有关系,就刀工一项,你再聪明,也得下苦工。

至于说口味的掌握和调整,那得凭借你不断的练习,并且一遍一遍的试吃,才能知道师傅嘴里所说的“适量”到底是多少。

你要跟一东北厨子学手艺可有得琢磨了。

为啥呢?

因为东北老师傅会给你说“一捏捏”、“一咕噜”、“一小嘎”、“一嘎达”……

“行了,甭收拾了,先吃饭”

傻柱一扒拉老八的脑袋,示意他不用去管灶台上的锅,让他们洗手进屋吃饭。

这俩小子也有讨好的他的意思,每次都跟着收拾,可积极。

相处的时间久了,傻柱虽然没说要收徒啥的,可有人帮着打下手不是好事?

回收站的人少了,他媳妇儿拿着工钱不上班,他就得多忙活。

沈国栋仁义,他傻柱也不是癞瓜皮,回收站的三餐他管了两顿,周日这天全是他的活儿。

小子们也是读书开了窍的,知道在这世道上想要生存下来,就必须有点过人的手艺。

前面的六个哥哥早早地就跟着彪哥他们出去闯荡生活了,虽然来信说的都是好,可好不好他们自己还不清楚?

要是真的好,何必跑出那么老远,跟家门口讨口饭吃不行嘛!

越是留在家里的这些小子,越是有一种危机感和学习的紧迫感。

前面几个哥哥回信中都有提到让他们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真正的接触到了社会竞争最激烈的一面,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弱小。

销售,永远是磨练人意志,考验人综合实力最透明的岗位。

老话儿常说,艺多不压身,回收站里的手艺人倒是不少,可真正容易上手的,好像只有傻柱的厨艺了。

二爷的古董鉴定就不说了,且得磨时间呢,大姥的木匠不能光要有力气,还得长脑子。

李家老叔的中医很牛掰啊,可医不仅仅要靠苦工,还要有灵性。

不然你以为李家四个孩子,怎么只有一个传承了李叔的衣钵。

彪哥当初跟他们说不要有压力,最不行还可以跟着他学吹牛哔,管咋地也是个忽悠人的手艺。

听了彪哥的话,他们压力更大了,其他几个小子有抱着书本学数学的,想要跟着雅芳嫂子学会计,还有跟着姥爷学木匠的,最不成也能当个木材工人。

老八老九最聪明,选了一个饿不死的手艺。

他们进屋这会儿东屋里正热闹,因为李学武的回来,也因为桌上的六个菜。

他俩挤着早就留给他们的位置坐了,先是跟桌子一端的二爷和姥爷打了招呼,又跟李学武笑着问了好。

姥爷心好,笑着摆摆手,示意他们赶紧吃饭。

二爷则是看着小子们懂礼貌,有教养,心里高兴,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

沈国栋给走进屋的傻柱招了招手,道:“柱子哥,来,咱俩喝点儿”。

“不去不去,你酒量太次”

傻柱笑呵呵地站在门口,看着众人吃的香,他更满意。

二爷叫他上桌吃饭,他只是端了杯茶水应和着,道:“您先吃,我这会儿还不饿呢”。

厨子的老毛病了,饭做完了,肚子也不饿了。

“干啥?是不是在厨房偷吃来着!”

于丽笑着逗了他一句,随即对着迪丽雅说道:“嫂子,柱子哥那肚子快撵上你了”。

“嗯,正好怀一双胞胎!”

何雨水磕碜她哥,道:“瞧着那肚子我哥得比我嫂子先生呢~”

迪丽雅被他们逗着,笑着轻轻撞了一下雨水,目光看向傻柱,嘴里也是说道:“最近他饭量涨的确实大,备不住是喝药喝的”。

“是累的!”

傻柱坐在炕头,捧着茶杯数落着她们道:“你们想想,我这一天得有多忙!”

“从早上开始,烧炉子倒煤灰,做早饭烧热水!”

“上了一天的班,回到家还得卤下水做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

他抱怨道:“现在的我啊,是厨子老妈子一肩挑,齁齁给我累胖的!”

“真有的说啊你!”

于丽不满地嗔道:“合着就行我们女人伺候你们爷们,到怀孕了让你们伺候几天都不成了是吧!”

“迪丽雅!”

她笑着转过头说道:“这样的爷们一点担当都没有,回头咱们再找一个,给孩子找个好爹!”

“哎!哎!哎!”

傻柱一招手,给于丽说道:“有听说拆庙的,没听说有拆婚的,我可没得罪您啊!”

“没得罪,羡慕着我了!”

于丽瞪了他一眼,道:“你这是抱怨呢?还是炫耀呢!”

“说!”

雨水跟在一旁敲边鼓道:“伺候我嫂子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愿意还是不愿意?”

“我……”

傻柱眼瞅着媳妇的目光扫了过来,赶紧站起身,给看热闹的沈国栋说道:“还不把酒倒上,我说我不喝,你非让我喝”。

“哈哈哈!”

沈国栋在旁边的位置上摆了酒盅,嘴里调侃道:“爷们儿这桌儿你不来,非要去挑战三娘教子局,这下老实了吧!”

“你也别说我!”

傻柱一边坐下,一边给沈国栋说道:“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等晓燕怀孕的时候,你就知道哥哥的苦了”。

“那可不一定!”

沈国栋笑着编排道:“伺候怀孕的媳妇儿,就是再辛苦,再累我都不会抱怨”。

“我艹~!”

傻柱端着酒杯,瞪了眼珠子看着他说道:“好啊!在炕桌挨了一刀子在前面,到你这跟后面给我一刀!”

“喝酒!”

他怼了酒杯大声道:“今天非给你整趴下不可!”

“嗯~我好怕!”

沈国栋端起酒杯跟他碰了,嘴里调侃道:“我就看你喝完这一杯还能不能端起第二杯来!”

“嘶~”

傻柱一杯酒进肚儿,转回头看了炕桌方向一眼,见迪丽雅的目光正扫过来,便是一瞪眼珠子。

“你看什么!这杯酒喝完谁都甭想劝我!你是我媳妇儿也不好使!”

他转过身一扣酒杯,对着笑呵呵看过来的沈国栋嘴硬道:“我说不喝就不喝!”

“柱哥你真尿性!真男人!”

沈国栋坏的很,这会儿哪里会放过他,嘴里一个劲儿地闹着。

晓燕坐在炕边上,怕他们闹过劲儿,开口嗔了沈国栋道:“行了啊,学着点柱哥,顾家又体贴,比你不知道强多少”。

“得!敢情你也怕一个!”

傻柱笑着对众人点了点沈国栋,道:“咱们是大哥别说二哥,家庭地位都不咋地!”

“我比你强点儿”

沈国栋叽咕叽咕眼睛,笑着道:“至少我没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妹子”。

“兄弟,你说我心坎里去了”

傻柱突然抱住沈国栋“哭嚎”了起来,嘴里更是抱怨道:“你最理解我了~”

“真不该叫你们讨着媳妇!”

雨水瞪了地桌坐着的两人,目光扫过屋里,嘴里说道:“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

正端着饭碗看热闹的李学武倏然一愣,转头看向炕桌方向,正跟雨水的目光对上。

雨水见他瞧了过来,眼皮一搭拉,又扭过头吃饭去了。

这一杆子扫了地桌吃饭的所有男人,大姥和二爷只是笑着没在乎年轻人的笑闹,那几个小子对视了一眼,各自耸了耸肩膀,继续低下头干饭。

雨水姐说的是男人没一个好东西,他们现在距离坏蛋还差的远呢。

现在得好好吃饭,长身体,多锻炼,以后他们也要让女人说自己不是个好东西!

以前这屋里一开伙,少说得有三十多口子人一起吃饭,说话慢了都接不上溜儿。

而今天还是李学武回来了,于丽也赶回来吃的饭,将将十九个人。

这还是得把费善英的儿子张新民算上呢,炕上只放了一桌,地上的大桌子现在都坐不满了。

热闹是依旧热闹,只是没了以前那般喧闹,饭桌上少了老彪子的咋呼,更没了闻三儿的絮叨。

李学武一直都没怎么说话,只是听着大家说,由着他们唠。

饭后几个小子抢着收拾饭桌子,又去收拾厨房。

李学武随着姥爷等人来了西屋这边喝茶,女同志们也叽叽喳喳地跟了过来。

只要是李学武回来吃饭,饭后必然是要开个小会的,对回收站,对门市部,对他们个人进行总结和帮助。

以前老彪子在的时候,不仅仅管着回收站,管着与京城其他各部门联系的业务,还要管着钢城等地。

那个时候老彪子跟李学武汇报完了京城的事,还要说说其他地方的工作。

到如今于丽和苏晴在俱乐部组建了管理办公室,联系各处回收站的工作转交到了办公室。

就是京城这边的业务也是一分为三,沈国栋接手了对外的贸易工作。

晓燕管着回收站的门市,姥爷管了回收站的废品和家具业务。

李学武再开会,他们也仅仅是汇报自己管理的工作,基本上说的都是回收站这边的小事。

因为比较重要的工作都要汇报给管理办公室,由于丽和苏晴整理,交给李学武统一处理。

所以李学武回来的少了,没次叫开会也是听的多,说的少。

对于回收站的工作,他们都熟悉了,该怎么做又不用他教给。

就是连账目都要送到一监所去核算入账,钱款都是做在银行的,能用他说的已经很少了。

沈国栋性子急,尤其是在办事上面,可着他先说了说一监所那边业务调整的事。

因为造纸和印刷业务要搬离,涉及到的小人书、红皮书、笔记本等文具的销售业务还要调整。

原材料采购、吉城的原木采购、山上的暖棚蔬菜等等,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

这屋里也没有外人,费善英是不听这些事的,领着孩子跟同样大肚子的迪丽雅往后院去了。

王亚梅吃了晚饭便跟来接她的王亚娟回了家,屋里也就这么几个人。

要说没啥关系的,应属傻柱和雨水兄妹两个了,一个在炕上躺着放懒,一个坐在炕桌里面喝茶。

李学武习惯盘腿坐在炕边上靠着炕柜,旁边正好是那张书桌,于丽就坐在书桌边上。

就在沈国栋唠叨的时候,于丽隔着李学武正瞧见另一边顺着炕坐的雨水目光时不时的扫过他。

“一监所的事黄干跟我说了”

李学武放下茶杯,给有些抱怨的沈国栋说道:“造纸早晚都得挪,现在挪你也少着管原材料采购的事了”。

“茶淀归属黄干他爸管,纸包都是直接运去西城三监所,以后你只管跟钟景学问印刷的事”。

“说起茶淀,你想着约黄干和钟景学过去一趟”

李学武回手拍了一下雨水跟背后踹自己的脚,给沈国栋交代道:“他们副场长是黄干的关系,能接触上最好”。

“造纸不是不用我过去嘛”

沈国栋抬了抬眉毛,道:“黄干跟我说过,造纸厂他做了合同,一半还在咱们手里,一半算一监所转给茶淀农场,管理上他会支应”。

“就是有黄干包揽,你也得认识合作的人是谁不是!”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道:“让你多交朋友,多结识关系,又不是逼着你去相亲,你当自己是大姑娘呢!”

“扭扭捏捏!”

感觉身后雨水的脚又不老实,李学武转头瞥了她一眼,警告她不要太过分。

雨水就跟没见着似的,斜躺在姥爷的身后,跟他玩起了躲猫猫。

“你先去转一圈,看看他们种的粮食怎么样,能不能纳入到经销范围内”

李学武端着茶杯喝了一口,随即又交代道:“他们在搞酿酒,不过品质不咋地,明年轧钢厂要建酒厂,你打个提前量”。

“还有,他们要搞家具生产,你去把原木材的供应谈下来,再把家具的代理经销拿下来,合并到轧钢厂的联合贸易项目中”。

“最后是畜牧养殖”

李学武敲了敲桌子,说道:“茶淀农场能种地就能搞养殖,猪、牛、羊、马、驴,你想办法协调下来,明年轧钢厂还要搞食品加工”。

“是做到供应链里呗”

沈国栋这会儿听明白了,结合武哥以前给他讲过的经营原理,知道是咋回事了。

回收站依然不自己搞生产,更不搞经营销售,只做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贸易桥梁。

以轧钢厂为核心,贯通生产上下游,为所有贸易链条下的单位提供生产所需,又提供销售方向。

茶淀农场需要拓宽自己的生产范围,那回收站就提供项目发展方向。

包括设备和原始生产材料,助力农场向着回收站所需要的方向前进。

产品由回收站转接到食品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再经过各地办事处,对接回收站经销给地方。

“先摸清楚情况再说”

李学武没想着要他一步到位,嘴里叮嘱道:“黄干说那边行不算行,得你自己看过行才算行”。

“武哥教你多长个心眼呢”

晓燕端着茶壶走过来帮李学武续水,嘴里给沈国栋提醒道:“咱们是一家人,出了这个门,你做事多想想”。

“嗯,我想着呢”

沈国栋喝了一口茶,把茶杯往前放了放,方便她续茶水,嘴里道:“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木材,结合造纸厂,要谈畜牧养殖,总得掐住对方一条胳膊说话”。

“灵活点,别太强硬,你是去提供项目的,你是大爷,还不是可着你来谈!”

晓燕给姥爷和二爷续了热水,这才给他倒了一杯茶。

“去了别先说粮食的事,先谈造纸和家具,勾着他们往下谈”。

“你要说造纸,他们茶淀边上都是苇塘子,准有的说,先把合作的基础打下来”。

“你再说家具,说西城三监所,说现在的销售情况和渠道,他们准眼蓝”。

晓燕给所有人续了热茶,嘴里犹自说着:“他们有苇塘,他们还有林场咋地?”

“到时候你再提吉城林业的项目,再说轧钢厂的贸易项目,他们先得敬着你三分”。

“有能耐往关里运木材的手巴掌数,他们自己也得掂量着你代表的是谁”。

“人家自己搞的小酒厂,自然是不舍得撒手的,你要人家的粮食,总得给人家一个更好的选择”。

“这个时候再提畜牧养殖,再说提供良种,再保证肉食采购不就啥都有了嘛”。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