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红颜祸水(2 / 2)

乱世之书生 九品御史 3624 字 8个月前

这个人在县城里很有势力,因垂涎金凤的美姿,便几次登门提亲,要娶金凤做小,可这王家父女软硬不吃,拒不答应。

为了躲避黄万寿逼婚,父亲便将他早早的嫁给了自小青梅竹马的王永福,两人的父亲都是炮手,相交甚密。王永福也是个出色的好炮手。两人结婚后不久,金凤的父亲便去世了,夫妻两人仍继续以打猎为生,两人都是好炮手,又有胆量,什么大野兽都敢打,可这样平静、殷实的日子却过上没多久。

大财主黄半街不能抱得美人归,仍耿耿于怀茶饭无味。因为到了冬天他专爱吃火锅,什么野猪肉、野鸡肉、狍子肉、山兔肉,一样都不能少。

一年冬天,黄半街故意要为难金凤,便打发家丁找到王永福,强令王永福让他把打下的猎物一律都要送到黄府,不许自行买卖。

王永福夫妻俩都是个倔脾气,一口给回绝了。这可惹脑了黄半街,黄半街因此多次暗地里使人难为小夫妻俩,但也没能把两人咋样。

事隔不久,金凤和丈夫猎得一只黑熊,黄半街得知后故意找茬,打发人前去索要熊掌和熊胆,金凤硬是没给。

后来,黄半街又打发人来说要花钱买,金凤仍是给一口回绝了。

可没几天,警察便登门来找王永福,说黄万寿在警察局递了状子,告王永福偷宰了黄家的耕牛,把王永福带到了县警察所。

谁人尽知这是黄半街凭空捏造,倚仗着他与堡垒县知事和警察所的关系,设下的冤案来报复陷害。

受了县知事的指使,又得了黄半街好处的警察所,便一口咬定王永福盗宰耕牛,逼其就范。可这无中生有的罪,王永福就是宁死不认,几次大刑,王永福已被折腾的半死。

金凤到县衙里告状,一直告到县知事面前,可县知事不听原委,以金凤擅闯县衙,无理取闹,令人将金凤赶了出来。

不久,王永福便被折磨致死在大狱里,金凤悲痛欲绝。

安葬了丈夫后,她便收拾行囊,背着两岁大的孩子走出家门,决心一定要告倒黄半街和汪清县知事,她不相信,老百姓有冤就无处伸。

她一直跑到道府衙门告状喊冤,结果还是落得个诬陷绅士、诋毁县衙的罪名,并被告知,若不看一对孤儿寡母,必下进大狱定罪处罚。

一个多月的奔波,让金凤对这腐败黑暗的官府彻底失去了信心。

她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汪清县,扑倒在丈夫的坟头上,哭了一场又一场,眼泪哭干了,嗓子哭哑了,她想到了死,可仇还没有报,她不能就这么死了。

又突然想起了孩子,撇在一边的孩子眼泪也早已哭干,小嘴干干巴巴地,带着微弱的婴声睡着了。她揉了揉哭肿的双眼,抱起孩子踉跄地回到了清冷的家中。

她匆忙地喂饱了孩子,自己囫囵地填饱肚子,把孩子绑在身后,一把火点着了自家的房子,拎起猎枪和砍刀,翻身上马,乘着茫茫夜色,翻入高深的院墙,潜入黄半街的宅院,把豆油浇在柴草垛和马棚上,然后点燃柴草。

借着风势,刹时,黄半街的庭院浓烟滚滚,火苗窜得老高,火鸽子四处纷飞,落到哪儿,哪儿随即就跟着燃起了大火。很快,仓房、车马棚、住房,大火连成一片。

见火势起来后,金凤潜入黄半街居住的房间附近。

黄家大院很快乱成一团,黄半街满脸惊恐地从屋里跑出来,看着满院的大火,拍着两腿哭丧着两眼喊着:“哎呀,这是哪个鳖独子王八蛋干的呀,他妈挨千刀的呀……”话还没喊完,金凤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金凤手起刀落,血光闪过,黄半街身首异处。

金凤翻过院墙,飞身上马,逃离了县城,钻进了深山老林。

金凤隐藏到大山深处的一家猎户的窝棚里,堡垒县衙几次进山搜捕,也没能抓着她。

后来,金凤两次潜入县城刺杀县知事和警察所所长,但两次都未得手,只是让县知事受了点轻伤和惊吓,她自己也在警察的围堵中受了些轻伤,警察所所长见大金凤来无影去无踪,自己的命终究不保,因此,吓得弃官而逃。

起初,有几个猎户投奔她,接着蒯老炮和赖豹找了过来,有了这两个高手助力,她便拉起了杆子,报号“大金凤”。

再后来又有几个亲戚、老乡和一些被官府逼的走投无路,与其同命相连的人也前来投奔,队伍里还收了十几个流落的女子。

金凤人强马壮,清一色的马队,装备又好,队伍中也竟是些猎户和老炮手,一跃成为一支骁勇之师。

从此,大金凤带着队伍专门洗劫官府衙门,袭击恶霸豪绅,但她确经常接济周边百姓,替百姓报不平,深得百姓的支持。

金凤有个舅舅叫魏宗林,原本在道府衙门当差,为了大金凤,他不惜撇下自己的仕途而啸聚山林。此人通今博古,文武兼备,很有主见,有他栖身来辅佐大金凤,官府就更无法对付她了。

听了庞龙的汇报,刘三九的仰慕之情溢于言表,情不自禁地大声说道:“好,好!杀富济贫,除暴安良,好一个侠甘义胆的女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