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就干摸包儿案(2 / 2)

“其二这个团伙稳定,只要有耐心外加一点运气,你们小队分成两组,耗他个半个月,肯定能有所收获。”

邵厚信点评。

“那咱们就干这个案子,不用半个月,保证一周给它拿下。”

陈知行拍板。

他刚才在脑海中想了想,公交车团伙摸包儿案,交给别人不行,只能死蹲死守。

落在他手里,或许可以主动出击。

“哈哈,你们要是真能一周拿下,我请你们小队吃饭。”

邵厚信哈哈一笑。

觉得陈知行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陈知行一行人看完了审讯新手摸包的记录,返回保卫科。

四人坐在一起,各自说起自己从审讯记录上看到的信息。

审讯记录是不变的,但每个人能从记录上看出什么东西,都不一样。

集思广益是最好的办法。

按照那个新手摸包的审讯记录看,这个团伙领头人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但他没有见过,只是听其他摸包叫他王爷。

至于为啥叫王爷,那个新手摸包也不知道。

但他见过其他的摸包儿,二十岁到三十岁左右的男性有四个,女性只有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姑娘,来的时间比他稍早些,出手机会很少。

而且据那个新手摸包说,这个团伙在公交车上摸包只是顺带,作案频次最高的是在大路上摸包。

只是因为公交车地点比较好标记,报案人认准公交车上失窃,所以被公安盯上。

新手摸包儿被抓之后,供出来团伙居住的地点,是大一路公交车的某个站点附近。

每天他们通过大一路公交车出行,上车之后要是发现有机会,自然顺手干一笔。

团伙转移位置后,大一路公交车上还是出现了偷窃事件。

陈知行估摸着,这个团伙居住的位置虽然转移了,但应该还是在大一路某个站点附近。

“这个团伙现在起码六人,五男一女,居住在大一路公交车站点附近。”

“我们可以顺着这条线进行盘查。”

程虎率先提议。

“不太行,咱们能想到,公安肯定能想到。”

“他们人手更足,之所以没干,肯定是大一路公交车连通太多位置,无从查起。”

“我建议咱们重点还是放在大一路公交车上。”

程豹反对,说自己的想法:“公交车是他们非常重要的作案地点,其他地方随机性太大,不用考虑。”

“三次报案时间,都是早上或者下午上下班时间,这个咱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邵斌说自己的看法。

“我同意咱们重点放在公交车上,广撒网模式不适合我们小队。”

陈知行认可程豹的话,又问道:“大家觉得这个案子该怎么开展?”

“这个摸包团队很成熟,而且有吸纳新人的打算,不打掉的话,绝对会做大。”

“我觉得咱们四人直接打散,一人一辆车,坐车坐他个一周,就不信碰不上这帮摸包。”

还是程虎率先提议,主打一个直接。

“四人分开,咱们哪怕单对单遇到摸包,也不会吃亏。”

“四组肯定比两组方便,遇到摸包儿的概率大。”

程豹开口附和。

邵斌想了想,没啥建设性提议。

单人一组他肯定不虚。

要是不同意,反倒显得自己有点怂似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