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目标转移(2 / 2)

万里追狼 将薇之道 2606 字 3个月前

在这里,它不仅能够隐藏自己的气味,还能够从随风飘扬过来的气味中间嗅出许多信息。

站立起身体,大棕熊一边耸动着鼻翼收集空气中的情报,一边朝屯子里面观望。

东北人一般都把棕熊叫做熊瞎子,黑熊叫黑瞎子,听起来好像熊是一种视力很差的动物。

然而事实与许多人的想法相反,熊的视力并不差,他们的视力在白天与人类相似,但在晚上,要比人类要好得多。

除了视力优与人类,熊的听力也是人类两倍。

高傲自大的人类,自以为他们是万物之灵,便看不起很多动物,随便给许多东西下了定义,殊不知自己看不起的某一种东西,反而可能比人类自己强多了!

在自然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波和信号,其中大多数人类是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能听到。

人的耳朵能听到频率在20到赫兹之间的振动波,但对其他频率却充耳不闻。

比如说,猫能分辨30~4500hz的声音。

狗的最大听阈为hz。

鼠和鼩鼱的最大听阈为~hz,尖耳鼠蝠的最大听阈甚至可以达到hz。

频率低于20赫兹的振动波称为次声波,是人类无法听到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万里追狼请大家收藏:万里追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次声波有传播距离极远的优点,频率低于1赫兹的次声波可以传播到几千到几万公里以外的地方。

因此,在野外一些动物经常用蹄子敲击地面地,发出次声波来相互交流。

比如大象,大象是最大的陆生动物,它们就会利用次声波相互交流。

频率超过赫兹的超声波是人类耳朵听不到的另一种声音,但它被鸟类中的油鸱和雨燕、蝙蝠、海狮和哺乳动物中的鲸鱼广泛使用。

例如,海豚和海豹可以发出和听到高达赫兹的水下声音。

许多哺乳动物的耳肌非常发达,可以使耳廓自由转动,从而更有效地收集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

狐狸和狗的耳朵像喇叭,当听到声音时,他们竖起耳朵,朝着声音的方向转动耳朵。

每只耳朵都可以独立工作而不被另一只耳朵转移。两只耳朵的活动并不一致,这就为准确确定声源的位置提供了可能。

生活在非洲的土豚能够准确地听到白蚁在树上或其他物体上的移动。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指猴还可以听到昆虫幼虫钻入树干的动作,然后用前肢上纤细的中指挖出这些幼虫吃掉它们。

这些都是人类所无法感受到的。

更加让人类无法企及的是,熊嗅觉敏感程度可以达到人类的100倍左右,所以人们常说熊是靠嗅觉来追踪捕获猎物的,这大概就是人们觉得熊“瞎”的原因所在吧!

喜欢万里追狼请大家收藏:万里追狼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