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追慕有道之遗泽(1 / 2)

少姝的山水 凡峥 3395 字 8个月前

“呀——这么小一个头儿,怎么还越来越烫手了?”子默欣喜地抬头,实时告诉大家他感受到的种种。

众人揉眼搓额之际,那种子真的在眼前绽放出奇异的光茫,有如火花迸射,引起惊呼连连。

在所有人的视线都汇聚在那小小种子的当儿,王文娟却微微侧头,看向少姝,从未有过的异样感觉像滴入水中的墨水一样在心中迅速扩散。

怎么看,都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但此刻弥漫她周身的气宇却有些许微妙的不同。是女孩儿的眼睛么?那里既澈亮又邃邈,幽深处好似凝着涌动的暗流,莫非真是这股静穆不凡的力道,将那颗小小种子“唤醒”的么?若是这对眸子与自己正经对视,不晓得我会不会心甘情愿地被吸附进去?

王文娟紧闭双目,接着缓慢地摇了摇头,为自己古怪荒唐的念头嗤笑出声。

“烫吗,手上还能拿得住?”是少嫆的关切之声,她原本盘算着抢来试试手的,临到跟前又瑟缩了。

“内里似有什么东西在蠕蠕而动,难道是要效法盘古大神,破壳而出,开辟自己的天地,” 子默把他自个儿都说笑了,歪了头追问少姝,“姐姐,这便是你讲的仁种生发?”

“没错。” 少姝笑眯眯,应得干脆爽利,“生发的悸动,必是暖暖的,也痒痒的。”

“亲亲生发之心,仁也。”子猷浑厚的解说自大家身后传来,言简意赅,“仁在其中,会催逼出如此生机,好不勇毅!”

(亲亲:儒家所讲之仁爱,是从对于家人的爱、孝、敬、悌,即“亲亲”扩充而来的。子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

“快看,真有什么长出来了!”少婵娇语提醒。

原来是那脆生生的主根,屈曲蓄力,冲开了种皮,兀自延伸而下。

少姝道:“是,此根为义,它在土里扎得牢靠了,才有日后的枝繁叶茂啊。”

“羞恶忘我之心,义也。”少婵眨了眨眼,似有所悟,“舍弃自身所成全之人之道,想必是由衷爱惜之人之道,可见义与仁不可分。”

或许真是倚靠了那主根的功劳,一束通透鲜嫩的绿茎,在众目睽睽下蜿蜒而起,渐渐深浓,又晃晃悠悠地绕到了子默食指上,那茎上蜷缩着的嫩叶登时舒展开来,娇俏身姿,恰如欢蝶舞动,子默一脸兴奋,几乎想抖擞起来,还是拼命忍住了。

“这些茎叶示人以曲,相互烘托映衬,绝无倾轧排挤,我愿称其为‘礼’。”少姝这样定义。

子献拍手叹道:“尊贤敬德之心,礼也。如少婵姐姐所言,无仁爱,绝不会发自内心守礼,礼与仁亦不相离。”

葫芦花说开就开,陆陆续续,朵朵白洁厚实,吐蕊怒放,几乎是吓人地生气勃发,旋即便有阵阵淡香飘散开来。

“好美,我不曾留意过,葫芦花亦有其芬芳可爱之处。”少妍喃喃道。

“是啊,因此我想称其为智之花。”少姝应道,“花朵拆放成形之际,最是动人心魄呐!”

“妙极,”王文娟也赞成,“是非明辨之心是智,时人有以‘解语花’类比聪慧可人的女子,若没有仁爱,心思全绕着自己转,终是自误的不智罢了。”

“智,烛也”,子猷道,“扬雄着《法言》一语点明,智乃是要在黑暗中为人照亮引领前路。”

(《法言》:为西汉扬雄着政论着作,扬雄在《法言》中所表现的扞卫正统儒学的精神,对后世儒家所谓道统的建立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俄而花开花落,藤蔓上终于结出了数颗小小的葫芦,或长或短或粗或细,却都是饱满圆胖,清润柔滑,着实养眼悦神,果实累累垂挂下来,喷吐五彩变幻的光华,煞是喜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