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9章老货也不一定值钱(2 / 2)

鉴宝大玩家 唾沫星子 3250 字 8个月前

“老板,来二斤猪肉大葱水饺,一盘拌黄瓜,炒个芹菜炒肉。”

范青阳喊了一声,老头抬头看到有客人赶紧站起身:“坐,一会儿就好。”

两人找了个地方坐下等着。

范青阳无聊的打量四周,一眼看到隔壁桌上老头刚刚放下的盘子,下意识的凑了过去端详了一下!

这还是件老物件儿!

这是一个看上去不错的大清光绪粉彩莲托八宝纹大盘,器型规整,内口沿绘粉彩一周,盘心位置更是用绿彩绘了宝相花纹,四周绘八宝图案,外沿更是用金粉做了描边,可惜估计是被人使用很久的样子,画片儿已经模糊不清了!

这路是民仿官(民间仿官窑器)的货,其实价值不高!

范青阳手指沿着外沿一滑,感觉毛毛愣愣的,应该是有暗伤的。

他随手抓住盘子翻了过来,果然,

四分五裂的盘子足足用了十几颗铜铆钉才修补完整滴水不漏。

“焗的活相当不错啊。”

范青阳打量这些铆钉啧啧称奇了,整齐规整,一看就是老手艺人的活。

这可是现在已经失传的老手艺,放在以前可是最热门的行当!

所谓焗碗,就是在早年间啊,因为老百姓都穷,瓷器摔了舍不得扔掉,通常就会花点钱找专门焗碗的工匠,用一种两头九十度弯曲的偏平铜钉子把陶瓷修复起来。

这手艺人必须先考虑用多少钉子,然后用一种工具叫金刚钻的手工小钻头在瓷器裂痕两边钻眼儿,之后抹上一种特质的石膏轻轻把钉子砸进去固定住。

这稍微不注意,钻破了,或者砸碎了,那就麻烦了,这手艺相当考究,这也就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句话的由来。

在民国以前,锯活是非常重要的手艺活,民间缺不了,其实宫廷中也缺不了,比如宫廷中非常珍贵的紫砂壶或者盘子甚至玉器摔碎了,手艺人就会用金银这种昂贵的材料修补,而且会因势利导产生变化,比如焗出一朵梅花,甚至祥云,各种花纹。

这种二次加工后,有的物件儿价值反而大大增加了,甚至有的收藏家会专门摔碎自己的宝贝然后故意焗起来。

这就是第二句话,有钱难买金镶玉的由来了。

“哎呀,别乱动,摔了算谁的?”

正在厨房忙活的老头看到范青阳拿起自己的盘子,赶紧紧张的跑了出来拦住他:“别动,这可是正经儿官窑。”

“官窑?”

范青阳笑了笑放到桌上:“这是民仿官吧,你看着笔锋虽然很像但是笔力弱了,用彩也不是太好,画片都花了,价值不高的!”

“小伙子,你别乱说,我花了五千多买的呢。”

听到这句话,老头顿时不愿意了,瞪着眼反驳:“不懂千万别乱说话,这可是经过人家老师亲自鉴定的老货,没问题的。”

老头抢过盘子抱在怀里狐疑:“听说这个盘子以前是地主家出来的,绝对错不了。”

“老是够老,也确实是地主家才能用得起的小精品,可惜不是细路,这就是一民仿官,民国以前的东西。”

范青阳也不反驳,只是简单讲了几个特点:“这种画片儿残损严重,你可能买贵了,市场价顶多值一千出头。”

“亏了那么多?”

老头听范青阳说的头头是道,顿时心里也没底了,拿起来打量了半天:“刚买就亏了四千,我找他去!”

“古玩行的规矩,离手自愿,人家说了是老的你是自愿买的,他没有骗人,就算人家不退也没办法。”

范青阳解释了一句,老头的脸色慢慢开始变得蜡黄,一屁股坐在哪里两眼发呆!

“亏了四千,哎,四千块啊!”

老头此时好像连做菜的心思都没了,心疼的额头冒汗。

对于这种小老百姓来说,四千是什么概念,辛辛苦苦一个月啊。

“我说的如果是全品值一千,这是残品!”

范青阳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依旧开口继续说道:“瓷器有冲线飞皮都跌价,更何况您这个完全是残品了!”

“啊,那,那值多少?”

老头万万想不到,还有着出?

直接蒙了,拿着盘子左看右看喃喃:“老物件不值钱吗?”

“三百吧……”

范青阳实在不好意思说出来,其实这个基本不怎么值钱,一二百当标本的东西了。

“我摔了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