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4章底款的妙用(2 / 2)

鉴宝大玩家 唾沫星子 3045 字 8个月前

范青阳撕掉一块餐巾纸蘸了松节油将盘子翻过来在底部一点点的擦拭着,随后抬头:“紫外线手电筒有吗?”

“有!”

阚老师赶紧拿来紫外线的手电筒递给范青阳,范青阳点点头:“麻烦您把灯关掉。”

灯光关掉,彻底黑暗了下来。

范青阳亮起紫外线灯,不断用松节油擦拭底款,随即点燃酒精灯开始烤着。

奇怪的一幕出现了,随着底款的温度不断上升,大清乾隆年制六个字竟然慢慢的开始淡化了下去,而影影绰绰浮现出大清咸丰年制六字篆书款。

“我的天,这是怎么回事?”

阚老师直接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这太神奇了吧?

“阚老师,如果是咸丰本年的龙凤纹赏盘,对的话……”

“那肯定值钱,分量够了。”

阚老师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只要能证明出处,三百万肯定有的,”

这个价格应该是保守估计了,因为咸丰年间虽然是清中期以后,可是由于内忧外患,包括太平天国起义加上列强觊觎,社会动荡不安,所以瓷器数量非常稀少,更有一个原因就是咸丰五年的时候,景德镇负责烧造御瓷的官窑被焚毁,传世下来的很稀缺,大部分是小器型的东西。

这件赏盘制作工艺不输给前朝,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范青阳没有多说什么,开始用锉刀一点点搓掉前面的落款,然后开始灼烧后再搓掉,足足用了半个多小时后。

他擦掉多余的粉末,大清咸丰年制六个大字清晰地显露了出来。

“这是怎么做的,我的天。”

阚老师啧啧称奇,他的眼睛都直了,这个工艺太巧妙了,简直不敢想象了。

“这就是造办处工匠用的一个小技巧而已。”

范青阳笑了笑,这多亏了曾经自己拜了几个清宫造办处的工匠为老师,经常喝酒的时候给他讲一些皇宫的秘闻。

早清朝的时候,本朝的官窑器也是俏货,在古玩行中非常贵重。

所以造办处的工匠,也会干一点私活。

本来按照规定比如烧造十件瓷器,多烧的部分不允许落款或者必须砸掉。

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想办法多烧点,利用别的瓷器调包后偷偷给加上款卖掉。

这也是正经的官窑,也就是加款官窑,这也归类于正品行列。

这也就是为什么清宫记录中明明烧了三十件瓷器,市场上确有百十件流通的原因,最夸张的就是清末的光绪之后,记录明明烧了不到一百件的粉彩盖碗,市场上不到一年就流通足足几千件之多导致行情一落千丈的笑话。

第二种就是偷出御用瓷器怕惹麻烦,磨掉底部直接改款,这种实际上也算是正品,大部分定位于寄托款,也算是非常不错的。

第三种就相当了不得了,就是造办处的偷款,也就是利用巧手,先用一部分石粉加上油脂涂抹掉老款后再上一次釉挡住老款,然后加上一个别的落款,这样流落出去也没地方查。

这种事儿只有老工匠自己知道,等到搞出去之后利用技术再把后添的款去掉恢复本来面目。

这种区别就是底部落款部分比别的位置稍微高一点点,一般人不会发现问题。

用松节油涂抹加上高温之后,上面的款会慢慢淡化,而釉下的落款上的石粉油融化,就会在光下先露出本来的款了。

这样只要大胆的挫掉上面的一层釉水,剥去石粉就恢复了。

这种不传之秘一般人肯定不会知道。

这一番操作下来,阚老师对范青阳的评价又高了很多。

这青年身上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啊,这种事情他都知道?

现在范青阳在哪里,就好像一个古玩圣手一样,深不可测似的,各种古代典故信口拈来,仿佛天下珍宝的所有知识都在他脑子里装着似的。

“小范啊,你究竟是怎么学的那么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