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汽车产业(2 / 2)

“霍阿姨,现在华夏的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对房屋的需求会大量增长,对出行的汽车也会有需求。

您是否考虑在国内建设家用轿车的生产企业?”苏声看着霍灵月,一脸认真地说道。

她一直没有机会跟步家人谈论这些商业上的事,今天正好大家都在,也可以论证一下。

听到苏声的话,霍灵月笑了,是那种欣赏的笑容。

“好!我听取声声的建议,在国内建厂,生产家用轿车。”霍灵月笑着说。

前段时间,霍灵月让陈仁给她一份国内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内容包含家庭收入增长和支出构成,还有对出行需求的调查。

报告充分反映了人们对房屋需求的热切程度,然后就是出行需求,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拥有一辆小轿车。

这些数据都是来自于中产阶级,因为这是最具有消费能力的阶层,他们的需求,就是未来发展的风向标。

霍灵月这次回来,也是想跟步天和陈仁商量家用轿车建厂的事。

没想到,还没等她说呢,苏声先提出来了。

要知道,苏声可没有这些数据分析。能提出这样的想法,充分说明了苏声的商业敏感性。

听到霍灵月的话,苏声也没有诚惶诚恐,因为她通过霍灵月的表情,已经看出了霍灵月已经有这个计划了,只不过被她给说出来了。

“霍阿姨,您准备在哪里建厂?”苏声知道位置很重要,关系到运输,还有辐射面。

“声声有什么建议?”霍灵月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呵呵!霍阿姨,那我就班门弄斧了。

如果想辐射全国,就要考虑运输条件,现在的陆路运输也很方便,但要考虑到安全性。

我的想法是在华东地区找一个城市,经济不用很发达,只要距离东海黄海近一些就好,这样走海路运输比较方便,运输安全性高,运输成本也小。

而且还能给当地的民众,带来很多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政府也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生产汽车,需要的占地面积大,如果选择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地皮就会省下很多成本,人工成本也没有一线城市高。

综合考虑下来,苏省的二线城市比较合适。

可能生产成本,在我的意识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考虑的要多一些。”苏声认为,不论什么时候,控制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有价格优势才有市场。

其实霍灵月也考虑在华东建厂,但她想到的是发达的城市,有购买能力的地方。现在看来,还是她眼界有些窄了。

步天听了苏声的话,不住地点头,不仅考虑到了生产成本,还考虑到了拉动当地经济,更考虑到了未来的辐射面。

步惑现在听到什么都不奇怪,因为他知道苏声考虑问题,站的高度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她会通盘考虑,让各方都受惠。

陈仁跟苏声接触的少,不像李智他们,早已经被苏声折服了。

通过这几次的接触,陈仁感觉自己好像被大家甩在了后面,尤其是没能跟上苏声的脚步。

“嗯!年后我就让人去苏省考察,选址建厂。”霍灵月一锤定音。

苏声笑了,没有得意,只是感觉自己的建议被采纳,很是高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