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是读万卷书重要,还是行万里路重要(2 / 2)

待我说完,季英笑眯眯地说道:“我收回刚才的话。”见我疑惑,季英笑道:“你这哪里是略知一二,分明就是如数家珍。”

摆了摆手,我如实坦白道:“季老师误会了,这也就是赶巧了。我就对您放出来的这个扇面了解一些。主要是我父亲是个不折不扣的唐寅迷,当初这扇面拍出来的时候。他可是没少念叨。那时候我正好要做一个活动,邀请了几位专门制扇的手艺人,甚至还有幸邀请到了制扇的非遗传人。所以趁此机会,就正好跟我父亲讨教了一番。”

“你还请过制扇的非遗传人?”季英好奇道。

“xx记扇的孙xx”点了点头,我道出人名后,回忆道,“孙老师是真的让人佩服,一辈子兢兢业业就做一件事,从一个制作手工折扇的技术员,一路从车间主任、门市部经理、副厂长,厂长一步步成长为企业掌舵者,非遗传人。我们那活动虽说是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但说到底,还是带一个有商业性质的活动。按说以她的身份,完全没必要答应我们亲自出席。但有幸接触到她之后,她说,为自己企业站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她作为正儿八经的非遗传人,必须身体力行地推广中华传统文化。”

“我知道她。”季英点头道,“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邀请她到台里做一期节目。”

这个话题到这里,基本也就到此为止了。

此时我指着墙上季英两个孩子的照片问道:“季老师,我听秦莉说你家有一对龙凤胎?今儿怎么没看到?”

见我提到孩子,季英眉宇间透着柔和说道:“俩孩子送外公外婆那里去了。”

昨天刚跟夏喆夫妻俩讨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只不过他们那是小升初,季英孩子都初中了,虽然没有什么可比性,但关乎孩子,无外乎就那几个话题。所以这会儿顺理成章的,我继续问道,“您孩子现在念初中了吧?”

“初一了。”季英答道。

“学校作业多吗?”我问道。

想了想,季英答道:“我个人认为现阶段还算好。”顿了顿,季英说道:“当然,这主要还是看孩子个人的学习习惯。如果在小学阶段,孩子就已经在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下,培养出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到我孩子这个时候,回家以后,学校的作业其实占用不了太多时间。”

想了想,季英继续说道:“如果孩子习惯了拖拉,那小学升到初中的头一段时间,那简直就是噩梦。”

看着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季英心有余悸的表情,我识趣地没有追问下去。

“我也有段时间没见俩兄妹了。”此时秦莉接口道,“他俩还像小时候那样打架吗?”

“打架是不打了,毕竟都大了。”顿了顿,季英笑道,“但架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看了眼厨房忙碌的身影,季英不无感慨地说道:“为了这事儿,你晶姐可没少操心。”

“他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亲人,再过个十来年,就变成亲戚了。”秦莉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话道。

“你也没个亲兄妹,哪里冒出来这种感慨?”季英失笑道。

想了想,我替秦莉答道:“她堂妹早几天去香港念书了。她俩感情很好,所以这会儿难免惆怅。”

闻言,季英恍然失笑道:“去香港读书,又不是嫁到香港。你这感慨什么?”

“可能是因为这两年她一直在我身边,现在突然走了。我多少有些不适应吧。”秦莉解释道。

沉默片刻,季英忽然提了一个好似辩题一般的问题道:“你们觉得是读万卷书重要还是行万里路重要?”

轻笑一声,我几乎没有思考地答道:“我是行万里路的忠实践行者。”见二人不约而同地看向我,我笑着解释道,“季老师可能不了解我,我这人学历不高。可以说,我现在掌握的知识,十有八九都是我或亲眼所见或亲身经历的。所以我坚定的认为,行万里路,在这个过程中,增长阅历。跟智者长者多聊聊。自然虽然不一定就能达到读万卷书的博古通今,但经历过一些事之后,自己的见闻和经验,也必定强于只会纸上谈兵的那些人。”

待我说完,季英总结道:“也就是说,你认同郭德纲说的,可以没文凭,但不能没文化?”

想了想,我摇头道:“季老师,实不相瞒,如果您几个月前跟我这么说,我完全赞同您这观点。现在……我就不敢苟同了。”

“恩?”季英好奇道:“这是为什么?让你在几个月之后的现在,观念就180度转弯了?”

有意无意地看了眼秦莉,我不太好意思地答道:“这不是……找了个硕士学历的女朋友嘛。”

“哈!”听我这么说,秦莉斜睨了我一眼道:“你可别扯上我。”

讪笑一声,看着笑盈盈的季英,我无奈道:“爱情带来的动力和压力并存啊……”

“哈哈哈!”季英爽朗地笑了几声,还未及开口,厨房的钱晶端着两盘凉菜出来道:“聊什么这么开心?”顿了顿,她招呼我们道:“菜弄的差不多了,你们过来边吃边聊吧。”

于是乎,几人转战餐厅,准备继续刚才的话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