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说出来,就不值钱了(2 / 2)

我和这两位简单地交换了一下名片后,几人落座。原以为把与会的人物介绍完,甘静就算功成身退了。但没想到她却跟我们仨一起坐了下来,而且还坐在了主座上。

随即她微笑着说道:“今天邀请几位来,主要是根据董事长的要求,想要请刘总为我们的门店改造计划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大概的计划和方案,我上周已经发给刘总看了,所以……”说着,她看向坐在我对面的梁、李二人示意道:“具体的情况二位谁来介绍一下?”

梁茂堂没说话,只是微微斜了一眼李曦,后者旋即开口道:“我来给刘总介绍一下情况吧……”

基础的情况就不说了,方案里都有。而且李曦也不是搞技术的,所以我看过的那些东西,她只是顺带着提了几句,也就一笔带过了。

刚刚甘静载介绍李曦身份的时候明确说了,她是负责直营店零售的经理。所以眼下,她介绍的核心干货就是围绕着直营门店展开的。

大意就是,之前我看到的技术方案,他们经过内部讨论,觉得门店的技术性改造是大势所趋,这点毋庸置疑。但除了之前提到的,他们不想人云亦云的一味跟风之外,他们也不打算一上来就把这些新技术全面铺开。

虽然预算已经批下来了,但饭总要一口一口吃,路也要一步一步走。所以切实可行的做法是,他们计划找一家规模最大、人流量最多的旗舰店,先做一个试点。

如果可能,他们想把现阶段能用的技术全用进去。

甚至于,他们已经找了一些技术供应商做了一些相应的方案。但总体来说,这些方案都大同小异,说到底,就是纯技术堆积。

唯一的区别就是,不同的供应商擅长的领域不一样,比如有的供应商擅长人脸识别,那他们就对这方面大书特书。

用李曦的话说吗,诚然,那家擅长人脸识别的供应商确实能把识别率提高到98%甚至99%,但YA又不是要搞人脸支付,要这么高的识别准确率干什么?

其他家的人脸识别系统,虽说识别率可能只有95%到96%,但对于他们来说也够用了。

这方面我非常能理解,技术研发这东西,你从95%往上提高1个百分点的投入成本,可能跟你从0做到95%没差多少。

所以对于YA这样只是解决从无到有的需求来说,没必要用上特别高精尖的技术。因为成本投入和收益回报,并不成正比。

所以李曦,或者说YA现在的需求是,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些冷冰冰的技术变得生动一些,不要为了做这些而做这些。这,也是秦屿安会想到找我过来的根本目的。

因为某种程度上来说,泰安地产运用室内导航技术转变来的活动化运营,基本上也是把冷冰冰的导航技术,变得生动有趣了一些。

李曦介绍完,会议室里的几个人,都向我投来了带有询问意味的目光,只是这几道目光中所包含的态度,有些不尽相同。

甘静比较热切,李曦相对平淡,而梁茂堂,我不知道是不是感觉错了,他的目光有些像是在……看热闹。

对于这种反应,我心里暗自苦笑,难怪电梯里甘静要来那么一句……也不知道把我这外人找来这事儿,秦屿安是怎么跟梁、李二人说的。

甘静刚才介绍我的时候,在我名字前加了一个前缀“顾问”。以现在梁茂堂的反应来看……他好像对我这个顾问的身份并不待见。

不过想想也是,如果我有意入职,那这会儿,梁、李二人等于就是在面试。

但如果我我的身份是顾问……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等于说他们辛辛苦苦弄的方案,秦屿安这边并不怎么中意。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会把我拉来。

说得好听点,是让我来提意见和建议,说得难听点,这不就是叫我过来打梁、李二人的脸吗?

哦不对,可能单纯只是打梁茂堂的脸。

想到这里,我斟酌片刻之后问甘静道:“甘小姐,所以……你们是想我现在,立刻马上给你们一个想法?”

不等甘静开口,梁茂堂突然接嘴道:“根据甘助理的说法,大致的方案上星期就已经发给你了。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还请刘总畅所欲言。毕竟您是董事长请来的顾问,您的真知灼见,想必对我们这些困在固定思维环境里的人来说,一定是大有裨益的。”

听着他这番口气看似谦虚,但背后却夹枪带棒阴阳怪气地言论,我心中不悦之情油然而生。但脸上却笑呵呵地说道:“梁总过誉了,跟您比起来,我就是个野路子出身的小人物。”顿了顿,我看向甘静问道:“甘小姐,梁总说的真知灼见,我这里不见得有。但小想法倒还真的有一点。只不过……”

说到这里,我故意面露难色地停顿了下来。甘静很给面子,立刻接口道:“只不过什么?刘总您但说无妨。”

“只不过,我怕我说出来了,万一梁总看不上,到时候不免辜负了秦董的信任。”顿了顿,我看了眼梁茂堂轻笑道,“毕竟想法这东西吧……一旦说出来,立刻就不值钱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