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屁股决定思维(2 / 2)

翻了个白眼,陈依依说道:“我就知道你今天肯定会空着手过来,我电脑又小,在这种地方对着电脑看又麻烦,所以直接打印出来了。”

啧啧嘴,我调侃道:“到底是在事业单位历练过的人,对领导的情况有预判,考虑的真周到。”

话音刚落,陈依依伸手就要抢我手上的东西,待我眼疾手快的躲过之后,她没好气道:“看不看?不看还给我!”

嘿嘿一笑,我立刻答道:“看看看,一定认真拜读。”

玩笑开过,我便把注意力放到了两份方案上。

第一份拿的是两位初出茅庐,不对,应该说都还没有出社会的大学生做的,有关公益短视频账号的方案。

可以看得出,他们做的很用心,洋洋洒洒几十页,从账号的定位、简介、内容设计、拍摄方式、流程、难点,需要各方协调的问题等等方面,尽数分析以及规划了这个账号的方向。

公式化的内容就不赘述了,主要讲一讲方向性的东西。

在我看来,这份方案这里面最大的亮点就是两位年轻人给公益平台提供了两个切入点。

第一个,是比较传统的,以学校为背景,通过记录穿插访谈的形式,对特殊学校的孩子,在校园里的生活进行拍摄。老师和校长的参访自不用多说,另外就是找一些愿意接受采访的家长道学校,谈一谈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还有自己的心路历程。随后基于上述内容,整理成相关的视频,进而发布。

第二个,我个人觉得相对第一个来说,比较有纵深感,但造作性上难度也大了很多。这个方向是在特殊学校的孩子中,找到家庭情况比较困难的孩子,对其家庭进行探访。当然,这个探访不是单纯过去拍一拍聊一聊就完了的。而是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帮助。

比如方案里提到,有一个孩子家里住在石库门,面积小也就算了,但最重要的是十几二十个平米里,还住着祖孙三代,一共5口人。再加上孩子因为小时候的意外患上了小儿麻痹,这就让原本就拮据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

所以在方案里,程昕和邵杰就建议说,是不是可以找一家装修企业,以一个相对低廉的成本价帮助这家人解决现在居住方面的实际困难。

钱,可以由我这里mbA的同学出资募捐,或者从其他什么途径里获得。

这是一个想法。

再比如,有好多孩子是外地的,父母在上海这边打工,因为收入不高,导致居住环境也相对较差,所以方案里就建议,如果可能的话,是不是可以为这些孩子的父母统一安排工作,或者统一安排住宿。这样也方便他们有规律的抽出时间照顾孩子。

类似的想法提了好几个。

很显然,他们明显是偏向第二种思路的,因为这种内容有纵深感,能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到这些孩子的生活环境。而不像第一种那么笼统,甚至有些冠冕堂皇。

两厢一比较,肯定是第二个方向更能打动人。

但想法好归好,但操作起来却难度很大。

因为想要实实在在地做到这些事情,解决这些孩子乃至他们父母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需要投入很多资源的。这里说的资源不单单是只钱,还有社会资源。

比如装修公司,要不要去谈?谈了人家愿不愿意以成本价帮你做?

再比如统一安排工作,那安排到哪里?或者我们满怀热情地给孩子的家长们介绍了工作,人家不想干呢?甚至干不了多久就辞职了呢?

这些都是问题。

但是,注意这个但是。这不是有我们这些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人在吗?

当初之所以会想到以我们mbA的名义和特殊学校合作,不就是因为我们这边有社会资源吗?

所以可能在程昕和邵杰这两位同学眼里很难解决问题,在我们这儿,可能就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好比说装修公司,我这不是就有个现成的吗?

之前帮人解决过问题的秦莉高中同学余姚,余总,他家不就是干装修的嘛。现让他去看一看,估个价,如果成本价在10来万的话,那我觉得完全可以用我未来公司的名义来垫付这笔钱。

这样余总算是还了上次的人情,我也打响了公益账号的第一枪。顺便他还能在这个账号上做个软广告,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同时,第一个方向的正常采访,也没说就不能做了。

老师、校长的采访还是必要的。毕竟他们才是支撑起特殊教育系统的中流砥柱。

如是想着,我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陈依依。

她听后立刻用嘲讽的口吻赞叹道:“到底是屁股决定思维,刘总站得高,还真就比我们这些穷学生看得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