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电影上映(2 / 2)

综艺咖怎么了 菜又懒 298 字 4个月前

还有张扬的那句:“以后我管你叫哥,你管我叫爸,咱俩各论各的。”

观众也是笑的不行,李亦到底哪里整来的那么多骚台词啊?

期间,影评人、媒体人,全都在不停地记录着这些精彩的片段和笑点。

电影已经快要放完了,他们已经得出了结论。

如果说,他们之前只是嗅到了《夏洛特烦恼》票房大爆的味道,那么现在从电影剧情、节奏、笑点,以及观众的反应,他们可以说,已经看到票房大爆的火光了!

简直是十亿票房都敢想啊!

【一次就好我带你去看天荒地老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开怀大笑

在自由自在的空气里吵吵闹闹

你可知道我唯一的想要】

一小时五十分钟,下班回来买完菜的夏洛,顺道接了打麻将的马冬梅回家。

随着张博的歌声响起,电影落下了帷幕,大荧幕里播放起演职人员的名单,影院内的灯光亮起,观众自发性地鼓起了掌。

电影的结尾看起来是有些老套的,但整个过程,笑点非常新颖,好玩的梗非常之多,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影评人、媒体人,对这部电影更多的还是满意。

李亦带着主创团队,一同来到了大荧幕面前的小舞台,向观众鞠躬。

尽管成片出来之后,李亦已经看了很多遍,但当电影在大荧幕上播放的时候,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

本来很自信的他,发现自己居然会紧张。

看着观众的反应,张博也是松了口气。

在《夏洛特烦恼》和《重返二十岁》公然打起了擂台后,除了李亦,压力最大的就是张博了。

毕竟他是男一号,又是影帝,是这部电影主要扛票房的人。

这部电影要是失败了,对他的影响会很大。

但现在看来,观众的反应貌似还挺不错。

台上,李亦、张博、林梓璇、吴莉、张磊、导演刘毅守,乃至几位重要配角,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

林旦来到了主创团队的旁边,当即主持起流程:“看完电影之后,我猜大家肯定有很多想问的,那么我们就不浪费时间了,直接开始吧。”

老规矩,还是让事先安排好的媒体提问,几轮问答下来,才真正地随机挑选观众。

林旦很快选中了一位积极的男观众。

“我想问亦哥儿,夏洛的原型是你吗?我现在也很怀疑你是重生者,不,你是穿越了!”

这个观众无厘头的提问,让其他观众都笑了起来。

李亦也笑了,摊手道:“原型不是我,不过我的确是穿越者。”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这位观众也只为玩梗,李亦说真话都没有人信。

接下来林旦又挑了一名观众,提问的对象是吴莉。

这让吴莉很惊喜,有一种终于被观众发现的感觉,同时心里也下定了决心,回去就把繁星的合同给签了!

林旦本来还想选路人观众提问的,只是前排的黄崇文非常活跃,一直高高举手,见林旦的眼神略过自己,还高喊着:“我我我。”

“崇文,咱们现在是观众提问时间,你在电影里面也是有参演的啊,留下的印象还不浅呢。”

林旦笑着道:“不过既然你有话想说,那就你吧。”

黄崇文接过麦克风站起来,先是很认真地点评了电影,认为是自己近两年看过的最好的喜剧片,然后又望着李亦吐槽道:“小亦,我刚刚和楚凡老师聊了一下,我觉得你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黑我的,他也说有道理,你认为呢?”

李亦摊手道:“如果你觉得,把事实说出来就是黑你的话,那就是吧。”

“好好好!”黄崇文一副气极的样子。

现场的观众都笑了起来,媒体记者满意地记录着这一幕。

这些媒体哪能看不出李亦和黄崇文这是故意配合炒话题,不过这也是他们乐意看到的。

半个小时的提问环节,合完影后,首映礼便结束了。

影评人、媒体人,一篇篇关于《夏洛特烦恼》的文章新鲜出炉。

这倒是很正常,无论是哪一部电影,首映礼结束之后,相关话题必定是会在网络上刷屏的。

不过,网友们发现这些文章都高度统一。

这里面的高度统一不是指的复制粘贴,也不是文章雷同,而是无论文章里从哪个角度分析,最终得出的结果都是:《夏洛特烦恼》值得票价,令人爆笑。

同《重返二十岁》的营销是不太一样的,那些吹嘘的文章里,五花八门,反倒是没有重点吹喜剧片里最重要的搞笑。

不过要按营销的热度来说,还是《重返二十岁》的更高一些,毕竟作为“情绪营销”的首部吃螃蟹的电影,获利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对方在营销投入方面非常之大。

也因为这段时间的营销很厉害,院线给《重返二十岁》的首日排片,提到了30%,而《夏洛特烦恼》还是依然只有原先说好的25%。

得知这个消息,李亦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不过倒也还好,没到乱的程度

因为一些业内人士都觉得《重返二十岁》这部电影不错是不错,但有点怪,喜剧的有点严肃,严肃的又有点喜剧。

这是真的业内人士,俞敏那边打听到的消息。

时间来到九月二十九号的晚上,今天是星期五,明天是大多数人国庆的第一天假期。

这次《夏洛特烦恼》和《重返二十岁》打擂台的效果着实不错,又是国庆假期,许多影院都加设了零点场。

不少人都做好了零点观影,然后是酒吧或者网吧、洗浴会所等地的一条龙庆祝假期的活动。

零点一过,各大影院内的检票处都排起了长龙。

可以看到的是,《重返二十岁》排队的观众更多一些。

虽然从前期的营销来看,两部电影都足够吸引他们的兴趣。

但是,在《重返二十岁》近乎狂轰乱炸的营销下,显然更多人会选择先看这部电影,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期待更多,也更高。

两部电影打擂台的事情,许多人都知道,不过大多数人都不在乎谁赢谁输,他们只在乎电影好不好看。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