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上方谷之战的意义(1 / 2)

世界明星之王 SL丶凝雪 3184 字 4个月前

今天这场“火烧上方谷”的戏份规模其实真不算庞大,但是这场戏的意义却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于诸葛亮这个绝对的主角而言更是如此

熟悉剧情的童鞋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在原着还是在各大影视剧里面,按照剧情发展来说,当上方谷那场让无数人意难平的大火被老天爷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雨熄灭之后,接下来马上就轮到了让所有三国迷心痛无比的“秋风五丈原”了

也就是说正是今天这场意外的大雨,不仅成功的挽救了濒临绝境的司马懿父子,同时也浇灭了诸葛亮心中最后一点恢复中原的心胸壮志,这件事直接导致诸葛亮在五十四岁的年纪便黯然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毕竟诸葛亮的一生奋斗的目标都是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但是当这一切都在这场大雨中彻底化为泡影的时候,那么诸葛亮也就没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了

其实今天这场“火烧上方谷”的背景大家都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就算不过多的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无非就是诸葛亮费尽心机好不容易将一直龟缩不出的司马懿父子骗入绝境,结果老天爷在最后的关键时候却和他开了一场天大的玩笑

纵观《三国演义》全本,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确实是将诸葛亮给彻底神话了,但是呢在这本书里面也不是说没有关于诸葛亮失败的描写,甚至书里面关于诸葛亮失败事情的描写还挺多

比如说荆州失守,火烧连营,街亭之败等等,虽然看起来这几件事和诸葛亮没有直接关系,但是从全局上来说,诸葛亮其实是难辞其咎的,因为这些事情如果背后其实都是可以看到诸葛亮的影子在的,所以这些看似和诸葛亮无关的事情都可以算成是诸葛亮的失败的例子

从这几件事最终的影响来说呢,其结果都是灾难性的,似乎这些事情的影响每一件都并不比今天这场“火烧上方谷”影响低,毕竟诸葛亮在这场上方谷伏击站中可是胜利的一方呢,这场仗不仅成功的让魏军损失惨重,更是打的司马懿不敢再轻易的出兵了

那么有人又会问了,诸葛亮之前经过了那么多次的失败最后都听了过来了,为什么作为这次伏击战的胜利者,诸葛亮会在这次事情之后就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呢?这件事最终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

不好意思,如果仅仅是从《三国演义》这本书里面描写的情况来看,还真的就有那么大,关于这点你不能只看局部的剧情发展,而是要纵观整体局势来分析的

虽然,《新三国》主要就是以搞笑为主的,但是这部剧也不是没有亮点的,在周裕看来,这部《新三国》唯一的亮点可能就是通过诸葛亮之口不断的向人们强调了荆州对于北伐的重要性了

你就瞧《新三国》里面每次诸葛亮北伐受挫的时候,哪次不是对着身边的人不断的说着什么“假如荆州还在我们手上”这样的话就明白荆州的重要性了

这还真不是人陆毅饰演的诸葛亮在抱怨什么,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如果北伐的时候荆州还掌握在诸葛亮手里的话,那么历史很有可能将会被彻底改写,因为有荆州的蜀汉和没荆州的蜀汉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政权

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荆州就相当于是北伐的中转站一样,如果荆州在手的话,那么蜀汉北伐绝对是十拿九稳的战争的,因为荆州可以为北伐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马

就诸葛亮的能耐,再加上有荆州这个随身携带的泉水加成,这特么不是飞龙骑脸一路碾压过去吗?

但是一旦荆州失守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的蜀汉如果想要北伐的话,他们只能从大本营成都这边调运粮草和兵马了

就成都到祁山之间的道路情况,你真以为李白在《蜀道难》里面发出的那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感叹是和你开玩笑的?这特么的运一次粮能够有一半安全到达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而蜀国本来就比魏国要弱的多,再加上这一路的限制,就算是神仙来了想要北伐成功都是千难万难的,毕竟一旦北伐大军出了大本营之后就相当于是孤军了,要是没了那就是真的没了,想补充都没地方补充去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蜀汉丢失荆州那一刻起,蜀汉政权其实就已经算是被彻底困死在了川蜀大地上了

因此现在大家明白了为什么每次看诸葛亮北伐这些戏份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了吧?因为当时的情况就注定了蜀汉这边是一个大错都不能犯的,而他们的对手曹魏这边却可以犯无数个错误

这样的仗,你怎么打?

所以大家不要再说什么子午谷奇谋了,就蜀国当时那个情况,诸葛亮是真不敢有任何的大意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