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褒侯相国(2 / 2)

“召集诸侯议事吧!”

他是天子的知己,在天子刚刚即位不久,他便与周天子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大河有灵,证我誓言。

邦国有交,世代同好。君臣有节,互不相弃。国有甲士,当为同袍。地有南北,以为犄角。愿我君臣,世为兄弟,永为盟好。若为此誓,天人共弃,社稷倾覆。”

褒侯的脑海中想起了数十年前二人在大河之畔盟誓的场景。

想起了周天子征辟他为周相,冢宰大周的岁月。

同样也想起了他被迫离开大周之时,天子步行相送,一送就送出十里的依依不舍。

数十年斗转星移,数十年岁月变迁,彼时尚且是青年,而今已垂垂老朽。

但是当年的那一份情谊与誓言,褒侯至今也没有遗忘。

他对于周天子也是十分的了解,在周天子作出安排之后,他便已经猜到了周天子的想法。

天子老了,大王子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没有办法于困境之中主持眼下的局面。

所以,他是想要再次将治理大周的重任交托到自己的手中。

“大王啊,你可真是给老臣,添了不小的麻烦啊!”

今时不同往日,大周已不是数十年前的如日方升,而今已经是黄昏落寞。

要想度过黄昏,等到黎明重现,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岁月。

而这一段漫长的黑暗之中,需要无数忠臣义士的牺牲,方才能够迎来曙光。

周天子老了,他褒侯难道就没有老吗?

很快众诸侯便收到了褒侯的邀请,在得知天子任命褒侯为统帅之后,众诸侯的心底也生出了各自的小心思。

“天子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今已经卧病在榻,想来没有几天了。此时关外商人虎视眈眈,函谷关若是被迫,吾等死不足惜,但是君上…”

一名门客在庸伯的耳边进谏,绝口没有提投降的事情,但是话里行间的意思,却尽是“投降”二字。

“君上就算是不为自己考虑,也该替我程国的子民考虑一二啊!

诸侯尚且可以退走,我程国又该退往何地?”

程侯的身边,也有门客出言谏言。

“我虢国将士根本不是商人的对手,寡人,寡人…”

虢公的军营之中,虢公来回踱步,满脸的担忧之色。

之前的他总以自己是姬氏子孙为荣,但是现在,他却是为自己的姬氏血脉而感到苦恼。

如果不是姬氏的血脉那该多好,在函谷关被破,周王朝被覆灭之后,他还有机会可以投降。

但他是姬氏的血脉,商王若是获胜,绝不会允许姬氏子孙活下去。

各国诸侯怀着不同的心思来到了褒侯的军营之中,方才分宾落座之后,褒侯便直言不讳的说道:“天子重病,托本侯以帅印,令本侯统帅联军,共同守卫函谷关。

然本侯智术浅短,能力有限,实难堪此重任。

诸侯若有能负此重任者,本侯愿意交出帅印,受其节制,不知,哪位诸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