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城恶疾,初见国师(2 / 2)

我有一卷度人经 刀慢 283 字 9个月前

仁德王摇摇头,

“虽本王之病是假,但他万里迢迢为本王送来救命之药,这好事论心不论迹,便已是大恩。更何况这些细枝末节,已不重要了,如今要紧之事,唯有去那海外,讨来圣法,方能治京城顽疾。”

顿了顿,他又叹了口气,“本王只是感到惋惜,这般人物,却要在这般时候去那京城,去那病入膏肓之地,可惜了。”

黑影不说话了。

原本他是想灭了余琛的口的。

但仁德王都说不必了。

他自然不会有更多动作。

另外,他也不觉得那家伙去了京城,还能安安生生活下去。

虽说吧,他并不晓得京城到底咋了。

但他却明白,这会儿的京城里,有大问题,有大恐怖。

——足以让几乎是钦定了太子之位的仁德王装病也要离京,远赴海外奔波的大恐怖。

纸人纸马确定身后没尾巴跟着以后,方才回到余琛身边。

带来了仁德王的谢礼。

一些金银珠宝,灵铢奇珍,还有一块门客令牌。

——据仁德王说,既然余琛要去京城,那他的令牌在那地方还是有点儿用的。

但这会儿,余琛压根儿没心情管这些。

他至今,还感到不可思议。

仁德王……没病?

他只是装病,好远离京城?

到底是什么东西,足以让一位如日中天的皇子放弃太子之位?

而他所说的京城恶疾也是什么?

是否他也察觉到了占天司国师的阴谋?

倘若真是如此,他不应当联合宋相一同对付那国师吗?

远赴海外寻药又是什么意思?

想不明白。

问了文圣,文圣老头儿也猜不出。

只说那周秀从小就这样,说话说半截儿,有自个儿的想法,但唯有一点,从不无的放矢。

也就是说,他装病,放弃夺嫡,准备出海这些事儿,肯定有什么原因。

文圣老头儿也不晓得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就只能叮嘱余琛到了京城,小心一些。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余琛起床,和石头一起进城逛了一圈儿,喝了碗热气腾腾的粥,就打算走了。

但这临走之前,却看见不少百姓都聚去了港口。

余琛也是好似,带着石头过去一看。

就见十来艘巨大的航船好似阴影一般,停靠在海畔,这庞然大物上,属于大夏的旗帜,迎风招展前往。

而周遭围观百姓,纷纷停留,望着那十来艘航船,双手合十作揖,好似在祈祷那般。

余琛随便找人一问,才晓得这船上乃是幽州仁德王,今儿准备出海,要去海外求药治他那心脏之病了。

先前不是说了吗,仁德王周秀虽然来青厥城没几天,但颇得民心,所以他这一走,不少百姓都来送行,也衷心祝愿这位年轻王爷能够寻得仙药,治愈顽疾。

但只有余琛晓得。

仁德王没病。

他出海求的药,要救的不是他自个儿。

但这也没什么好说的,于是待那十来艘航船启航以后,余琛也找了个偏僻角落,乘上九幽鬼辇,往京城的方向去了。

转眼,月余过去。

余琛驾驭九幽鬼辇,终于远远望见前方地平线上,巍峨的城墙连成一片绵延的阴影,好似把那天地相接的地平线都描黑了一般。

尽管离得还远,但那恐怖的骇人压迫力,已好似天穹倾塌,让人望而生畏!

仅是远远望着,便让余琛感到由衷震撼!

它如一头沉睡的恐怖的猛兽,蛰伏在那广袤的平原腹地,好似一睁眼,便能把天地都吞了下去!

——京城!

这便是大夏中州最繁华的无上中枢,天下脚下,人道极尽昌盛之城,三山九脉汇聚之地!

余琛和石头在距这南城门十里地之处,下了九幽鬼辇,领着石头徒步前行。

——据文圣老头儿所说,京城禁空,哪怕是神薹存在,都得乖乖用脚去丈量这巍峨帝都。

南城门。

漆黑的城墙好似某种巨兽的鳞甲,古老而粗粝,那黑黝黝的十丈高城门庄严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这还未曾进城。

余琛抬头一望。

便见那巍峨城墙之上,一位位好似雕塑一般矗立的黑甲兵卫间,一位身穿釉白法衣,手握青木麒麟杖,身形消瘦佝偻的老人,正平静地盯着自个儿。

那目光混浊,空洞,就好似……俯瞰众生的无情上苍。

让余琛寒毛直竖!

与此同时,余琛从文圣老头儿的走马灯的记忆里,轻而易举认出了他的身份。

——大夏三圣之一,天山之主,占天司天监,大国师!

来点月票兄弟们!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