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乐》正式发行(2 / 2)

不仅仅是陈海,有很多听众都在第一时间收听着姜缘的新专辑,被前半张炸得体无完肤。

就连李恪守一个专门研究作词的,听着前半张专辑写词评都无法静下心来,只能暂时把音乐关掉,才能安心写评论。

林始木此时也有在关注收听姜缘的新专辑。

因为看的几次姜缘的舞台,也让林始木对于这张专辑抱有很大的期待。

点开专辑收听的时候,还让林始木恍惚了一下。

上一次这样第一时间收听一位歌手的专辑,似乎已经是非常多年以前的事情。

思绪纷飞着,林始木戴上了耳机。

音乐的播放,在一瞬间把林始木拽回了现实世界。

与陈海不同,林始木更多的还是以一个比较专业的态度,来收听这张专辑。

此前,姜缘的表演,以及成立薪火厂牌弘扬国乐的举动,让林始木产生了极大的好感。

在专辑上线之前,就把已经唱过的歌曲给听了一遍,都很喜欢。

只听新歌的情况下,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林始木就听完了上半张专辑。

收听之前,林始木就已经给姜缘这张专辑想好了推荐语。

用的是个人近些年最喜欢专辑这样的名头。

不过在听完新歌之前多少还有些不确定。

但五首歌听了四首之后,林始木觉得自己可以很肯定地说出那句推荐语了。

所以,他也直接付诸了行动,在社交平台上附上这张专辑的链接,写上这句推荐语。

发完推荐帖之后,林始木这才重新折回来,准备收听本张专辑的最后一首新歌。

前四首新歌听完之后,以林始木的眼光来看,其中有两首一听就像是会很火很流行的那种。

至于另外两首,可能会相对小众,但无论是编曲还是整体旋律的编写,都是他极为喜欢的。

情绪在上半张专辑的带动下,多少也跟着有些起伏。

现在正好准备听听下半张的新曲缓和一下心情。

下半张专辑收录的唯一一首新歌,歌名叫做《菊花台》。

也是一首谈到中国风,就必然绕不开的歌曲之一。

林始木闭上双眼静静收听,心绪不由自主地被歌曲牵引,慢慢平静下来。

随着姜缘的歌声,以及乐器的演奏,一幅幅画面在林始木心间闪过。

一曲唱罢,再次睁眼,满是惊艳。

更加坚定了自己之前的推荐语是正确的。

听完《菊花台》之后,林始木上微博看了看。

自己刚刚推荐姜缘新专辑的那条帖子,底下已经多了很多评论,点赞数量也是近期最高的一条。

一边从专辑第一首开始播放,一边刷着热搜榜上的话题。

文娱热搜榜前排很是热闹,基本上都与姜缘新专辑有关。

其中有一个话题是#这居然只是一张专辑#,让林始木好奇地点了开来。

有粉丝把姜缘发布会上介绍实体专辑的片段单独给剪辑了出来。

林始木也很长时间没有关注过实体专辑设计这一块,平常家里的唱片基本上都是人家送的。

但看着视频中,姜缘一样一样从专辑里拿出东西来,还有封面以及纸艺作品的介绍。

让林始木看得愣了一下,确实应了词条那句话,这居然只是一张专辑?

退出微博后,林始木便打开购物软件下单去了。

就唱片内容以及实体的设计而言,是林始木想要收藏的唱片。

不少音乐爱好者,也跟林始木一样,在听完专辑后下单了实体。

而专辑中的几首新歌,也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太绝了,真的神专!

怎么能做到十六首歌,首首都好听的啊?

这专辑的质量真的太绝了,这几年第一次听到这种质量的。

《龙拳》好顶啊!

新的几首歌也都很好听,个人年度最佳!

这张专辑一出,我的个人华语专辑top1排名都变了。

已经冲了实体,真的是有用心做。

哪首是主打啊?

林逸纶看着姜缘新专辑话题下的讨论,也是这个想法。

或者说,从姜缘的第一张专辑开始,他就有点搞不清楚主打的概念了。

好像是大部分歌曲都可以当主打的水准。

到了第二张专辑,更是如此。

现在第三张专辑,十六首歌的大碟,仍旧是这样的水准。

这让林逸纶着实有点离谱了。

离谱的同时,还有着一丝丝的服气。

毕竟最近不少人都说姜缘比自己更适合小天王这个称呼。

林逸纶听完《乐》此专后,觉得输得不冤。

甚至开始觉得,姜缘要是年纪再大点,应该就不至于只是小天王这个称呼了。

《乐》发行仅仅一个下午的时间,全专空降各大音乐平台实时榜。

十来个热搜词条,更是让专辑发行显得有些现象级。

销量也在不断地增长着,在发行六个小时后,正式达成了百万销量,跨入百万唱片行列。

即便蓝星文娱产业发达,但专辑能卖到百万的歌手,也不算多。

除了号召力强大粉丝多路人盘广的歌手之外,也只有一些顶流爱豆的粉丝购买力能做到。

但顶流爱豆做实体唱片的也不太多,毕竟费时费力。

像姜缘塌房前那样直接发数字专辑的形式更为常见,利润高且成本低。

专辑的热度,甚至有些超乎姜缘的想象,在各个领域都十分出圈。

某美学博主,甚至写出了《国风美学,极致中国风》这样的标题用到了《乐》这张专辑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