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朝闻道而夕死可矣!(2 / 2)

唰!

金光一闪,老天师重新回返,拍了拍陆老爷子肩膀道:“放心吧,我给他丢警局去了,问题不大。”

接着,他这才终于有功夫看向这周围墙上的文字,随即点了点头:“没错,果真是《悟真篇》啊!”

“我说,我和你还有游方那小子的差距真就真么大?我可已经在这里参悟了半小时了,除了能感受到到些当年‘紫阳真人’的玄妙外,可是一点儿‘传承’的感觉都没有啊。”这时候,陆老爷子郁闷地说道。

“我早就跟你说了,你就是心思太重,不够清静,以你的天赋,什么时候能真的将这颗心给沉下去、抛去那些有的没的,也便是时候入得‘道境’了,哈哈哈哈。”老天师又提醒了一句,不禁哈哈大笑。

短暂交谈过后,二老便同时盘坐而下,老天师此来的一大目的本就是为了此中传承,在这“紫阳道果”中有些什么,他还是相当的好奇的。

因此,在盘坐下来的瞬间,他便没有再去管一旁的陆老爷子,而是直接进入了入定的状态,整个人直入“道境”!

唰!

顷刻之间,老天师只感觉周身变幻,与过往入“道境”并不一样,这次他有了一种切实的触感,仿佛穿过了某种屏障。

他知道,这应该便是这“紫阳真人”所凝聚的“道果”,自己则是进入了这“道果空间”之中,这种体验还从未有过,的确是相当奇异。

说起来,老天师虽十岁便入了“道境”,可却一直都未曾去管过自己的“道果空间”,只因对他来说自己的修为尚还不够,哪有什么“道果”可以凝。

因此,此番初次进入他还是相当好奇,想看看里面儿到底是什么情景,在确认已经彻底进入后,便立刻睁开了眼睛。

“呵呵,道友好。”

刚一睁眼,老天师便看见了一名仙风道骨的老者,结合之前游方的描述,他立刻就明白这便是那“紫阳真人”所留下的“遗蜕”了。

而面对千百年前的前辈,即便是遗蜕也理当恭敬,老天师立刻便行了一礼:“晚辈张之维,见过紫阳前辈!”

“呵呵,不必多礼,我并非是真正的紫阳,不过是一缕神念、一道遗蜕而已。”同上次游方来一样,老者又说明而起。

“伱既然能够来此,便说明了你之资质与缘分,我会为你展示此间所有,至于你能够获得多少,那便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老者接下来的话,也同上次游方来时差之不多,说完便抬起了手指,要朝老天师的眉心点去。

然而下一秒、令老者没想到的是,老天师竟突然后退了一步,就连那已经与其泥丸宫产生的连接,也被他瞬间断了去。

“抱歉前辈,我来此处并非是为了前辈的道果,这是前辈的道,却并非我的,我本身也无需再借前辈之道印证些什么,只是想看一看,前辈所行为何路。”接着,老天师微笑开口。

“所以,‘道果’我便不取了,只望前辈向我展示一下前辈所行之路,待我看过之后我自便离开,不知可否成全?”

“哦?”

听到这话,老者终于是露出了惊讶的反应,毕竟这千年以来能来到这里的人一共有三个,前两个都取走了“道果”,唯有这第三个却是不同。

“你想好了?”

他又确认了一下,却见老天师轻轻点头。

“晚辈所求只有这一点,若是前辈难以成全,晚辈这便退出。”

“等等!”

可谁成想,老天师刚说出这句话,老者便立刻阻止了,随即摆了摆手:“罢了,既然如此,那便成全你吧!”

不知为何,他似乎是显得有些激动,但这份激动却又一闪即逝,很快便了无影踪。

但不管其收敛得再快,也都是无法逃过老天师眼睛的,但老天师的眼皮也只是动了动,也便不动声色。

接下来,只见老者将手一挥,周围场景顿时转变,一阵云雾过后,两人的面前便出现了一名孩童。

毫无疑问,这便是幼时的“紫阳真人”张伯端了,而老者也正是以展示其人生轨迹的方式,将其道路阐述。

……

……

张伯端自幼便聪明好学,涉猎极广,三教经书皆有所读,包括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也都有涉及。

年长后,其做官任台州府吏,嘉祐二年因受累被谪戍岭南,自此则真正走上了访道修仙之路。

后治平之初,陆诜当任了桂林知州,这便起用张伯端掌管机要,后改知成都时,张伯端也随行前往。

熙宁二年,其在成都天回寺时遇着一异人,得了金丹火候之诀,自此开启了异人修行之途。

熙宁三年,陆诜亡故,张伯端归于台州、筑室山居,自行修行了几年,令根基牢固。

后其出山转徙至秦陇,于通天谷中著成了《悟真篇》,随后赠于河东的马处厚,之后又于汉阴山中继续修炼。

此后,马处厚被召回京师,也便将张伯端之《悟真篇》带走,《悟真篇》自此便开始传播。

直至晚年,张伯端返会台州,居于桐柏山崇道观,从此广授道徒、最终于百步溪卒。

……

……

“原来如此,这便是紫阳真人之道么,的确为世间天纵!”在看完“紫阳真人”一生之后,老天师不由得感叹着。

要知道,这“紫阳真人”的前半生都从未入得过修行,虽然各方涉猎极为广泛,却是一直走的学生求官之路。

其真正开始寻仙问道,是在七十三岁的时候……

而其真正得金丹之法以修炼,则是在八十五岁的时候……

之后,其仅仅修行了六年,便在九十一岁时著下了震动整个道门的《悟真篇》,其中丹法甚至至今都仍是主流……

随后的七年,他也彻底令“紫阳真人”之名扬于天下,就连之后之身死,却也是谜团重重。

老天师记得,在道门之中一直有流传,当年“紫阳真人”身死之时并未有任何旁人在侧,当其弟子发现时,地上不过只有散落衣物、与肉骨之粉罢了。

因此,道门中人也一直在猜测,当年的“紫阳真人”并非是真的身死,而是达成了“羽化”之境界,那些肉骨之粉不过是其遗蜕,其本真已经是飞升成仙了!

而在老天师看来,一切也的确很可能如此,毕竟“紫阳真人”的修行生涯,真就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朝闻道而夕死可矣”!

短暂却又灿烂无比。

而此中之“死”是否为真实之“死”,没有人知晓,老天师也并不能断定,毕竟最终如何在刚才的画面中也并未呈现。

但这些对他而言都不重要了,他明白了“紫阳真人”所行之道为何……

海纳百川!

天下之道尽收于胸!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