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信字当头(2 / 2)

老人小娃都很少生病,连看病的钱都省下了。

村里人还以为这两年吃得好,穿的暖,身体慢慢休养过来了,哪里知道陆元元的用心良苦。

四月底,八宝楼二楼的茶楼,三楼的酒楼,正式开业。

这对临川县的百姓来说,真的是大喜事。

茶楼和酒楼要用人,不少年轻人都应招而来。

几百个人,就有几百个家庭受惠。

周沐按照陆元元的思路,专门聘请了两位说书先生,在二楼的茶楼,分早晚两场说书。

奇闻怪谈,民间故事,还有一些话本子,都是说书先生讲书的内容。

为了吸引人,陆元元每天晚上熬夜写故事。

确切的说,是抄故事。

前世她看过的一些故事,只要是有印象的,都把名字记下了,慢慢回忆着写下来。

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多少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不论放在哪一个时代,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

还有后来的不少武侠小说,仙侠小说,都是不错的题材,陆元元打算慢慢写。

三楼的酒楼就更好办了。

陆元元写出了整套的菜谱,冷盘,风味主食,各种热炒,荟聚了煎炸煮炒焖,各种食材都有多种多样的做法,完全打破了这个时代大家吃炖菜的习惯。

八宝楼的美食一经推出 ,顿时吸引了不少县城的好吃之人。

走在街上,碰见熟人,第一句话就是:“你去八宝楼吃饭了没有?”

“去了去了,我给你说,八宝楼的饭菜真的是绝了,那道红烧肉真是酱香味浓,肥而不腻,……”

“是吧!我最喜欢的,还是那道大盘鸡,……”

八宝楼一时之间,成了临川县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尤其一些家境不错的人,闲暇之余就会去八宝楼喝一杯茶水,听一段故事。

一切都按照陆元元的设想,八宝楼运营的非常顺利。

陆元元当初买下临川县的那片废墟,只是心里有一个大概的设想,想不到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这样的规模。

她的初衷也是要让家里有一份产业,日子不要过的太艰难。

现在枫林村陆家,何止在临川县有一席之地!

八宝楼更是惠民利己,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夸赞。

*

八宝楼运营顺利,陆元元也放下了担忧,跑去了府城。

好长时间没有去看朱知府,陆元元准备了一些东西,就飞去了府城。

“哎呀,小丫头终于想起朱伯伯了?”

朱镇涛看到她,不由调侃的笑着说。

“对呀,好久没见朱伯伯了,确实有些想念你老人家了,这不,抽空就来看看你!”

陆元元也笑嘻嘻的说道。

“哈哈,看来我还要谢谢小丫头记得我老头子了,哈哈哈!”

朱镇涛开怀大笑,看着陆元元又说:“小丫头,不错啊,听说你在临川县把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连府城的不少人,都去过临川县的八宝楼,回来真是把八宝楼说的天下少有,多少人都在津津乐道!”

“嘿嘿,朱伯伯,哪里有您说的那么夸张,八宝楼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杂货铺罢了!”

陆元元谦虚的摆摆手,笑着说。

“你这小丫头,跟朱伯伯还这么谦虚,你的能耐,朱伯伯还不清楚?”

朱镇涛大手一挥,招呼着陆元元坐下,问起了之前她无故失踪的事情。

“唉,说来话长,朱伯伯,你可能想不到,那些掳走我的人是什么人吧?”

“哦?是何人?”

朱镇涛非常疑惑,竟然有人不怕死的掳走小丫头。

这可是有爵位在身的从一品郡主,在朝廷那里可是名声赫赫。

“是逆贼韩起之子韩文昭,那人在西南之地盘踞多年,根深蒂固,不知如何听到了消息,得知韩起死于我手,竟然千里迢迢来寻仇!”

陆元元也觉得倒霉透了,一提起韩文昭,就想骂娘。

“只是后来不知为何,又改变了主意,把我掳去了通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