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要想富,先修路(2 / 2)

“可以,这事就交给你了。不但钢板工坊和造船工坊之间有修水泥路。这造船工坊到我府上农庄里也要修。还有农庄到城里都要修。抓紧时间。”

听到张小瑜的吩咐,郑白赶紧跑去安排。

第二天,张小瑜又来到造船工坊。水泥地面已经铺上了,就等着凝固呢。肯定不能在造船工坊干活了。工人们都去铺水泥路了,也不愁没活干。张小瑜又来到郑经这,这小子还在睡觉呢。这都一天一夜了,还没醒。张小瑜等了足足一个时辰,这小子才醒过来。

“啊,南国公,我怎么睡着了呢,这都睡多久了?”

郑经起来又准备去搞研究,张小瑜赶紧拦着。

“小郑,不着急,又没让你马上就研究出来。走,喝两杯,放松一下。”

张小瑜说着就不由分说的把郑经往城里带。

“小郑,要不要进去玩玩?哥哥请客。”

经过春花楼门前,张小瑜笑着问道。

“啊,南国公,我怎么能去那种地方呢。”

郑经生气的说着。

“你小子还是太嫩,瞧瞧你大锤哥哥,以前也对这个嗤之以鼻,你看现在,刚刚听说我要请客进去玩玩,眼睛都直了。”

张小瑜这话可把身后的张大锤整了个大花脸。

到了醉香楼的二楼包厢里,好酒好菜就上来了。

“别客气,可劲的吃喝。”

张小瑜一边给郑经夹菜一边说着。

“南国公,我太想把这个蒸汽机给研究出来了。你知道吗?每次遇到难题,经过我苦思冥想的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太美好了。我喜欢那种感觉?”

郑经兴奋的说着。

“这研究哪有那么容易的,再怎么样也要注意身体啊,你看看你都成什么样了。咱不着急啊,哥哥我有的是钱,你放心大胆的干。失败了咱重头再来,不要有心里负担。今天不准想研究的事,咱们今天往醉了喝。”

有钱就是任性。这就像后世的做生意,你没家底,东挪西凑的整点本钱做生意。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输不起啊。天天提心吊胆的放不开手脚,这成功率就低了很多。输一次就能让你今世不得翻身,谁敢轻易的尝试啊。

你要是家财万贯的,还担心什么?亏就亏了,咱再找项目接着干呗,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怕什么的。总有成功的时候,成功一次,咱还可以再找项目再接着干。

一个时辰后,张大锤赶着马车把烂醉如泥的郑经给送回去了。

半个月后,立秋了,长安城里凉爽了很多。步行街也不用冰块降温了。自从上次诗会比试后,步行街彻底的火了。

相亲的,谈恋爱的都往步行街跑。步行街的生意着实不错。南国公府库房里的铜钱又慢慢的堆起来了。

张小瑜来到城外看着从长安城连接到自己的农庄,再到造船工坊的水泥路,心里美美的,总算找到点后世的感觉了。

这水泥路两边都是自己的土地,大唐又不讲究侵占农田这一说,再说了,这是在以前的土路上修的,只不过宽了一点,谁会在乎啊。喷子魏征都被自己的八粮液茶叶给喂饱了,这点小事肯定不会来跟自己烦的。

过往的行人都对这水泥路惊叹不已。这也太漂亮了,平坦光滑。一时间过来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这日又下了一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说的一点不假,早晚都要穿件厚衣才能出门。

前几天没下雨时,大家对于水泥路还只是稀奇。从来没见过啊,路还能这么修?这乡间小路都比官道还上档次。

更有甚者说张小瑜是败家子,这得多少钱啊。真是有钱烧的。还有世家的人在煽风点火说张小瑜为富不仁。尼玛,反正就是见不得别人有一点超过自己的地方。

现在下雨了,官道还好,那是青石板路。但是也只是连接大城市才有官道,你想下乡,不好意思,走泥泞的土路吧。

现在这水泥路的价值就来了。一场秋雨把水泥路的价值体现的淋漓尽致的。

想去乡下的,绕路三里也从这水泥路上过啊。不然一脚下去陷到脚脖子的土路,别说你赶车了,就是步行也走不了。

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张小瑜感慨万千。

“要想富先修路”

这话说的一点也不假。

张一边走一边看,接近农庄的地段有好些村民在做生意。卖茶水的,卖吃食的,卖菜的,卖鸡蛋的…………三三两两的在路边摆摊。

“南国公,是南国公啊。”

听到有人这么说,村民们都呼啦啦的挤过来跪下就给张小瑜磕头。张小瑜赶紧都给拉起来。

“南国公,你不知道这天路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便利。以前我们只能把地里的出产卖给小商贩,现在好了,只要来这路边就能卖出去了。”

听到村民这么说,张小瑜也明白了。都是没见过世面老实巴交的村民,对于进城还是很恐惧的,又不知道城里的规矩,连进城后去哪摆摊都不知道,积攒点鸡蛋什么的只能卖给小商贩。小商贩可是把价格压的很低。村民们省吃俭用存下来的东西,最后都便宜了小商贩。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给换成钱了。

只有这一条水泥路,只要走过,知道这水泥路的好处,以后还不都是从这过吗。这人流量上来了,就有市场了。就村民的那点东西根本就不够卖的。自己的这些个庄户日子还不蒸蒸日上的啊。

“大娘,你一个人怎么还来摆摊啊?”

张小瑜看到张大锤的老娘也来摆摊就走过去问着。

“这不是要娶儿媳妇了吗,可得攒点钱。老婆子我身体还行,也积攒了点鸡蛋,这也过来凑热闹换点铜钱,娶儿媳妇要钱。以后再生个孙子,人口就更多了,吃的喝的都要钱。趁着还能动,赶紧多赚点。”

“大娘,大锤是我兄弟,他成亲的费用我包了,这个你就别担心了。”

张小瑜安慰着张大娘说道。

“南国公心善,可也不能全要你的啊。这让老婆子我的脸往哪放啊。”

听到这话,张小瑜也就不管了。

后世的一句至理名言说的好:

“任何人都不能剥夺一个人劳动的权利”

连张大锤老娘这么大年纪了都知道过来摆摊赚钱,以后再有村民说日子过不下去了,那就是你自己的原因了。勤劳致富,大好的时机摆在这,你还不把握,那就只能说明你懒,活该你穷。

就在张小瑜和村民天南地北的聊天时,李老二他们一家子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