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西京风云(2 / 2)

长门好细腰 姒锦 321 字 1个月前

“诸卿免礼,陛下一路车舟劳顿,也倦乏了,礼数能免的,就免了吧,大家各自回去歇了,明日哀家设宴,邀请众卿,一起为陛下接风洗尘。”

众臣工无不应诺。

-

御驾从东阳门而入,在御街分开。

冯蕴要倒左而行,跟着裴家人回裴府……

元尚乙自然要跟着端太后回宫……

也不知是不是对那座宫殿有着天然的畏惧,元尚乙看到冯蕴的马车转向,突然便探出头来。

“王妃……”

车夫当即停下马。

冯蕴心里咯噔一下,撩帘子看过去,温声道:

“陛下还有何吩咐?”

她说得客气而生疏,便是为了提醒元尚乙,在人前要注意分寸。

元尚乙是懂事的,

可到底还是一个孩子……

他舍不得冯蕴,也知道回宫后,跟冯蕴见面的机会就少了,再不能像在花溪那般,高兴了便带着董柏从养心斋溜到长门去,就算林女史不高兴,也无法阻挡他……

在皇宫里有端太后,他再也不能随心所欲。

“王妃……”元尚乙红着眼泪,又带着哭腔唤了冯蕴一声,好似一个即将和母亲分离的孩童,千般不舍万般依恋。

“你要入宫来看朕……”

冯蕴微微一笑。

察觉到端太后的视线看过来,她双手托起,礼数周全地朝元尚乙行了一礼。

“臣妇领命。”

元尚乙还想说什么。

可是看冯蕴低着头保持着行礼的恭敬姿势久久不起,他撇了撇嘴巴,把话都咽了回去。

“走吧。”他放下帘子,在马车的行进中,默默掉眼泪。

董柏吓得不行,拿着帕子不停地安慰。

“陛下别哭,大喜的日子,多不好看啊。”

都在庆贺圣驾回朝,当然是喜事。

可元尚乙不觉得欣喜。

他甚至觉得自己所有的快乐,都将从进入皇城的那一刻,被剥夺干净。

没有人再维护他了……

也没有人会像冯蕴那样,耐心地听他说话,理解一个几岁的孩童纯真的不想做皇帝的愿望……

宫里的人,包括端太后,都是一样。

他们只会往他的身上施加压力,把整个天下的重担都扣在他稚嫩的身躯上,用道德和伦理的大棒,逼迫他做一个他们眼里最顺从最听话的小皇帝……

“只有娘子是真心疼我的。”

元尚乙低低的声音,带着抽泣,听得董柏汗毛直竖。

“我的小祖宗,快别说了。”

他打帘子看了看,又为元尚乙擦泪,温声哄他。

“明晚夜宴,娘子就要入宫来,陛下又可以看到她了。”

“那又有什么用?”元尚乙撇着小嘴,控制着哭泣,“她坐那头,我坐这头,她称我陛下,我称她王妃,我不能跟她说一句体己话,也不能靠在她身上睡觉,不能让她抱我……我也再闻不到娘子身上的香香了……”

元尚乙说着说着,悲从中来。

就像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泪水涟涟而下。

“她要是我娘,该多好……”

董柏快要吓破胆了。

他年岁不大,可入宫时间长,太清楚那座吃人的宫殿里,会有多少眼睛盯着他们……

皇帝是皇帝,说得再不对,也能保住性命。

他就不同了,行差一步,就要掉脑袋啊。

董柏忧心忡忡,“陛下,你可怜可怜奴才吧,这些话快别说了……落入有心人耳朵里,尚不知要生出多少事端……”

元尚乙含泪看他。

“就是这样的,就是你现在这样。你们都有各种道理,要我听从你们,依着你们……我哪里是九五之尊,我就是个傀儡……”

董柏倒吸一口凉气,急得差点去捂小皇帝的嘴巴。

可元尚乙也不是全无分寸的人。

是受不了与冯蕴分别,这才口不择言。

短暂地发泄一下,他便不再多说了,低下头将脑袋软软地搭在膝盖上,失魂落魄……

-

冯蕴也在想元尚乙,还有端太后看她那个眼神……

心中浮躁,眸底渐生冷意。

“到家了。”裴獗撩开马车帘子,就像方才那样等着冯蕴下车。

冯蕴弯腰低头,裴獗伸出手,揽住她便一抱而下。

裴府门口那么多人,冯蕴没料他会这般,窘住。

裴獗不说话,牵着她的手,大步往里。

他迫不及待带她回家,尽管不再是中京那个家,不是他们曾共同居住过两年岁月的大将军府,但他的急切仍然表现在了匆匆的脚步里……

冯蕴却有些心不在焉。

她问:“方才阿元那样叫我,端太后不会不高兴吧?”

裴獗回头,“为何?”

冯蕴蹙起纤眉,“世间情感,无不带有独占之心……阿元依赖我,端太后不会高兴。”

裴獗没有想过这些。

也不在乎。

“不高兴又如何?”裴獗伸手揽住她的腰,将人拉近一些。

“你是我妻,她再不高兴,也得忍着。”

冯蕴:建议此书改名《霸总的诱惑》……

裴獗:霸总,谁是霸总?让他出来,跟我一决高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