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给盐商指一条明路(2 / 2)

一些心存侥幸的盐商,瞬时幻想破灭。

连魏忠贤都斗不过东林党,拜云逍子所赐,如今已经成了历史,甚至东林书院都被关闭。

怎么跟云逍子斗?

打消了盐商们不切实际的幻想,云逍这才开始为他们规划未来。

“即使没有了盐业,扬州依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商贾也大有可为,照样赚取金山银山。”

“扬州为江南之首、之先,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南方的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

“产自扬州的陶瓷、纺织、造船、铁器等等,享誉海内。”

云逍侃侃而谈。

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没什么新意。

“扬州的商贾,同样也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做买卖,靠的无非是人和银子,扬州的商贾都占全了。”

“扬州商贾富甲天下,资金雄厚,无与伦比。”

这也是实话。

跟扬州盐商比银子多少,放眼整个大明,不,全世界,就没有一个能打的。

手头上没有个百十来万两银子,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扬州的盐商。

“徽骆驼,徽商吃苦耐劳,纵横天下。晋算盘,精于计算。陕棒棰,正直厚重,诚信待人。”

“天底下的商贾,有几个能胜过你们?”

云逍的话,让盐商们一阵哄笑。

难得啊,竟然能得到云逍子的赞誉。

“最大的优势,则在于国策的支持!”

“自从开海以来,朝廷鼓励工商贸易,只要奉公守法,就不会跟以往那样,被层层盘剥,肆意打压。”

云逍这说的是大实话。

如今虽然无法杜绝官员、胥吏对商贾的压榨,但至少是在朝廷的层面上,对工商业是大力支持的。

别的不说。

以前江南、山陕等地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朝廷专门派出宦官,任意增设相关商业税种。

同时对南北货物转运的水陆交通要道,设置大量征税关卡。

这才是对商业的发展最为致命的。

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商户,因此而关门。

如今各处的征税关卡,大半被裁撤,保留下来的不足以前的十分之一。

再加上大明的工商税并不高。

现在的营商环境,称之为商人的春天也不为过,并且是十分明媚的那种。

“开海之后,大明销往海外的货物量暴涨。此时漕运重心改为海运,运河压力大减。加之朝廷有了银子疏通运河,今后再也不会有河运堵塞之苦。”

“你们完全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将扬州经营成为南北贸易的中转站,货运、物流以及造船行业,大有可为。”

“海外贸易的利润惊人,堪称暴利,甚至远胜于盐业。丝绸、茶叶等货物,利润在十倍以上,瓷器的利润更是高达数十倍,甚至是百倍。”

“并且如今我大明水师非同以往,海贸不必担心海盗、红夷劫掠。”

“诸位,一座座金山、银山,在等着你们去挖掘。苏浙、福建、广东的商人已经开始行动,你们却还在扬州纸醉金迷。”

“不出五年,不管是秦商、晋商,还是徽商,都将被淘汰,顶多只能跟着人家后面吃点残羹剩饭罢了。”

“诸位,该醒醒了!”

云逍的一番话,如同对盐商们当头棒喝。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