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举国悲伤(1 / 2)

漠北,阿史那思摩一口气跑出去几百里才算回过神来。

茫茫草原,一队骑兵驻足,阿史那思摩脸上的疲惫掩饰不住,只不过,又有些疑惑,看向身边的部下:“唐军真的没有追击?

这不符合凌云的性格啊!”

部下心有余悸:“将军,的确没有追来,而且,凌云军团还在大踏步向后撤,想来,是唐国内部出现了问题!”

“有这个可能!”阿史那思摩脑袋还是转得很快的。随后喃喃自语:“马上派人查清,到底是因为何故?

唐国已完成统一,之后的主要精力就是在我漠北,本将得回去和可汗说说。想好应对之策!”

漠北对抗,来势凶猛,退也退得悄无声息。甚至是,关中百姓对于漠北取得大胜的消息,都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因为,这个时候,所有人的目光都在长安,在李秀宁那。

李秀宁的名气,在关中可比她是几位兄长大多了。当初在关中起兵,以一己之力控制上十万精锐军团。

在隋末诸多英雄好汉中,如星辰般闪耀,事迹更是如史诗般壮丽。

可以说,大唐的一半江山靠她也不为过。在战场上,她就是雄鹰,就是娘子军军团士兵的信仰,是他们的骄傲。

然而,病魔无情,终究是让大唐失去了她。

这个时节,长安地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却无法驱散人们心中的阴霾。

长安城内,这几日出门的百姓都少了,各家店铺更是挂起了白幡,这完全是一种自发的行为。

即使是漠北大捷的消息传回长安那日,人们也没如以往一样兴奋讨论。

娘子关内,娘子军营地,三军将士无不悲痛欲绝。

这几日,中军大帐前,每日都聚集数以万计的士兵,脸上写满了悲伤。

这些将士,可是李秀宁真正的嫡系。就如凌云的凌云军团,李世民的天策府,李建成的东宫一样。

他们跟着李秀宁征战沙场,早就见证了她的英勇与智慧。在以男人为主的军营,所有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钦佩李秀宁。

如今,将士们知道,他们将永远的失去自己的主将了,心中的底气,心中的支柱瞬间崩塌。

军中早已没有往日的热闹,一片寂静,偶尔有巡逻的士兵,也失去了精神神。往日里,在军营中,随处都充满了李秀宁的指挥声,和士兵们热火朝天训练的呐喊声。

如今,留给所有人的,是无尽的悲伤。中军大帐前的将旗依旧飘扬,却再也看不到李秀宁的身影。

“抬着公主进京!”

“抬着公主进京!”……这日,李秀宁的葬规格终究传到了娘子军军中。

士兵们神情激动,也不知是谁先喊了出来,然后,原本还安静的军营沸腾起来。

当然,就好像李秀宁还活着一样,各营士兵各自集结,整整齐齐。由亲兵护卫护送着棺椁前行。

凌云还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可关于李秀宁病逝后,各地百姓的表现,却时不时传入其耳中。

娘子军数万将士离开娘子关送李秀宁回长安,长安城却未派出一名特使斥责。相反。沿途的百姓听到消息,纷纷自发送行。

但凡见到李秀宁棺椁,曾经被她拯救过的百姓无不泪如雨下。

曾经,在关中大地,李秀宁这个名字就是所有人的希望。

据说,当李秀宁病逝的消息传回长安当天,李渊呵退了所有人,一个人呆呆的坐在龙椅上,眼神中充满了悲痛和无奈。

对于李秀宁,李渊是偏爱的,因为是女孩子,自然得到了李渊更多的宠溺。而且,李秀宁还有很高的武艺和才能。

甚至宫中传言,若非李秀宁是女儿身,李渊早就封她为太子了。

当然,这毕竟是传言,而真正对李渊而言。李秀宁不仅仅是国家栋梁,是开疆拓土的功臣。

更是他的女儿,是李家不可或缺的一员。她的突然病逝,对国家,对李家而言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所以,当听说娘子军擅自离开驻地,只为送自己的女儿回京时,李渊没有任何怪罪的意思,也不怕他们造反。

甚至,派出粮草沿途补给。

而李建成,李元吉等人,也因为这件事情消停了很多。和李世民是兄弟,皇位之争。

和李秀宁,却没那么多牵扯,甚至李秀宁病逝,他们也是真正的悲伤。太子李建成更是连夜入宫,力主要为自己的妹妹举行规格最高的葬礼。

李家几兄弟,包括凌云在内,在这件事情上,却是出奇的一致,没有任何相左的意见。漠北,阿史那思摩一口气跑出去几百里才算回过神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