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回程途中(2 / 2)

“这果酒劲不大,但是味道很好,可以放开了喝,喝不醉的。”武安国也跟着说道。

“看来你是门清啊,来参加过不少次吧?”吕布笑着对武安国说道。

“什么叫参加过不少次,我就一次都没落下过。我陆军都还没拉出去打过仗,也没法办犒军大宴啊,只能来蹭海军的了。”武安国骄傲地说道。

“别说这家伙了,我都是每次必来的,海军这边搞了好多次犒军大宴了,他们搞的各种烤鱼和烤海鲜,还是挺不错的。”陈宫也说道。

这时候,果酒一车一车地拉到了校场中央堆放着,负责烤肉的士兵们已经点起了火,开始烤肉了。

“主公,我先去拿些果酒过来。”武安国说着,就去拿酒了。

负责后勤的士兵,搬过来一盘盘腌制好的肉、鱼,还有各种虾蟹,放在篝火旁,任由吕布等人取用。

“主公,我们可以在这里烤一些鱼和肉自己吃,也可以到中间去拿那些士兵们烤好的鱼和肉。那些士兵们经常烤鱼和肉,手艺很不错的。”郭嘉在吕布边上,给吕布说了一下情况。

“行了,不就是烤肉吗,这个我拿手,没问题的。”吕布也来了兴致,好久没有这样自己烤肉吃了。

没一会儿,吕布烤好了一条鱼,尝试着咬了一口,赞道:“不错,腌制得很入味,这味道很好啊,我还真没吃过这么香的烤鱼。”

陈宫笑道:“我来参加海军的犒军大会,图的就是这个味道,自己家里啊,即使是用同样的腌料,感觉腌出来的就是没这个味道。”

“大锅饭就是香啊,咱们自家的小灶做不出这个味道。”武安国点头表示赞同。

“咱们琼州啊,现在是不缺各种香料,这些香料腌下去,可比咱们以前在辽东的时候,干巴巴的烤肉好吃多了。”张辽一边烤鱼,一边说道。

一场烧烤大会,从天色未暗,持续到月上中天,大家才陆续散去,各自回去休息。

吕布在琼州岛也待了一段时间了,算算日子,现在也快到秋天了,也就寻思着,该回海东城了。

这一日,吕布找来陈宫,说道:“我从海东城出来,也有三个月了,这会儿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过几日,我们就有运输的船队,要回辽东,主公可以搭便船回去。”陈宫说道。

“那行,我就多待几日,能搭船的话,省时省力。”吕布同意了。

又过了几日,在陈宫、武安国、张辽和郭嘉的相送下,登上了运输船队,随着船队一路北上,返回安国。

这个运输船队有大约二十艘商船,载满了货物。

“王爷,我们过个四五天,就会到达扬州的会稽郡,会在那里停留一段时间,卸下一些货物。”说着话的是这个运输船队的主官,叫李达。

“李达啊,按照你们的计划走就是了,不用顾虑我,我就是个搭便船的。”吕布说道。

“是,王爷。王爷,我这里有鱼竿,您要不要钓几条鱼,打发一下时间?”李达又问道。

“行吧,你把鱼竿拿过来,我要是想钓鱼了,就甩几杆子。”吕布也没拒绝李达的好意。

在船上待了几日,这一日,天气不错,吕布在甲板上,躺在一张躺椅里,无聊地打发着时间。

李达端着一盘水果,走了过来,蹲在吕布边上,把水果递给吕布,说道:“王爷,吃点水果吧,都是琼州特产的水果,味道还不错。”

吕布坐了起来,接过水果,啃了几口,问道:“李达啊,这会儿有空吗?陪我聊聊天啊。”

“能和王爷聊天,是我的荣幸。王爷想聊点什么啊?”李达直接坐在甲板上,开口问道。

“你是哪的人啊?什么时候当的兵啊?”吕布问道。

这些运输船队,归琼州长史府管理,但是,船队主要岗位,都是从海军中选调过来的,依然保留着海军的职务。

李达就是海军的一个百夫长,被陈宫选调到这支运输船队,担任主官。

“小的本是冀州人,那一年,黄巾大乱过后,跟随着流民的大潮到了辽东,就加入了辽东的军队,混一口饭吃。”李达笑呵呵地说道。

“哦,当年是怎么回事啊?我见你也有一身武艺,怎么就混到流民潮里去了。”吕布好奇地问道。

“我当年啊,也有一些武艺,就加入了当地县城的官军,也没什么建功立业的想法,就是想着混口饭吃,谁知道没多久,就得罪了上官,被赶出了官军。那阵子,正无路可去呢,凑巧黄巾贼来了,打破了县城,我就加入了黄巾贼,跟着他们到处跑,就这么跑着跑着,跑了好多地方,就为了能吃上一口饭,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吃不上饭的,只能饿着肚子到处跑。后来,也不知谁带的头,带着我们一路往北走,就把我们带到了辽东来了。”

“到了辽东,我才知道,我们是来投靠王爷的,不用再跑了,能吃上饭了。然后,又有人问我,是要土地自己种粮食吃,还是要当兵能吃上肉。那时候,我都好久没吃肉了,一听说有肉吃,就选择了当兵,然后就成了辽东的兵。”李达说起这些事来,也是一肚子的心酸。

“就是为了找一口饭吃,不容易啊。”吕布也叹道。

“那阵子,我什么都不想,就想着能吃上一顿饱饭,每天就是盲目地跑着,大家往哪跑,我就跟着往哪跑。我还算好的,占着有点武艺,身体强壮,每次抢到粮食,我都能填饱肚子。那些身体弱的,吃不饱饭,跑着跑着,就倒下了,再也起不来了。”李达说起这些,眼神复杂。

“那现在呢,你觉得现在的日子怎么样?”吕布问道。

“现在?现在,我在辽东有一个老婆,有一双儿女。我那个老婆,是个鲜卑人,只会说几句简单的汉话,平常老是呜啊呜啊地乱叫,怎么教都教不会,笨死了,不过养点鸡,种点地,顾着家还是会的。我的那双儿女,倒是聪明着,我打算等儿子再大一些,就把他送到百工学院去,学点文化。至于女儿,过几年就能嫁人了,已经许配人家了。”李达说到自己的家人,眼睛又亮了起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