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七星灯(1 / 2)

画面忽地一转,到了某间洋房之中。

房间里,穿着长衫的李复思正举着几页材料对着叶敏知侃侃而谈:“敏知,我今日才明白了一件事。复兴之举,不止在于变法革命,也不止在经济技术,还应在乎思想,在人心上!”

“如今,志士们在港城、在南城、在燕京、在沪城各处,还算一呼百应,可若是出了这些地方呢?在更远的内地、在远离城市的乡村,恐怕还以为这天下是皇帝的天下,而非是我们人民自己的天下。”

“复思兄,你说得对!那你有何良策?”叶敏知猛地一拍桌子,倏地站起身来,看起来颇为激动。

“我听闻近来有一批知识分子,想要创办刊物,广发报纸,在上方阐述新思想,可惜囊中羞涩,还在四处筹资。我以为你我可资助他们,同时也在那刊物上发表文章。不知你意下如何?”李复思说完满眼期待地看着叶敏知,叶敏知想也不想立刻道:“我自是一百个赞同!”

“好!你我果然一心!”李复思说着猛地拍了拍叶敏知的肩膀。

“不过……若是要发表文章,便不好用真名,我看燕京和沪城的那些知识分子们都爱给自己取个笔名用以发文章评时政,我们不若也效仿他们?”叶敏知提议。

“你说得对,那我便叫邦昌,李邦昌。”李复思当即答道。

“既如此,那我就叫国盛,叶国盛!你我二人连起来便是邦昌国盛,惟愿祖国昌盛兴隆,福祚绵长。”

画面定格在二人相视而笑的场景上,逐渐消散,宛若电影散场时熄灭的幕布,当光源再度亮起的时候,画面变到了一个类似于书房的地方。

视野聚焦在桌上的那封信件上,信封上明晃晃地写着“国盛亲启”四个大字,拿信的那只手有些颤抖,隔了好一阵才巍巍地拆开了信,将信纸抖落开来,细细地读了起来。

挚友国盛:

你我二人结识于微末之时,而后数载光阴,同心协力,淌过风雨,见证着饱经风霜的祖国如何在一批批有志之士的薪火相传之下站起来、富起来。时至今日,我已心满意足,若硬说还有何缺憾,那便是还未见到港城回归。

这浅浅的一道的海湾,阻隔了你我数十年,使得你不得不在外漂泊。每每思及此事,总是分外心痛。

如今我深感大限将至,也许当这封信到你手上时,我已不在人世。但你不必为此伤怀,我已嘱托建德,待我死后,采取海葬的形式,将我的骨灰洒进海湾中。

待到他日港城回归,你乘船度过海湾,若有波涛如山,便是我来见你了。

若你能回到南城,当初分别之时,你我各执的一半掷杯,也可就此合而为一了。

李邦昌敬上

读完信以后,已经垂垂老矣的叶国盛捂着嘴猛烈地咳嗽了起来,他轻轻摊开掌心,露出了其中明显的殷红。

“邦昌啊……邦昌啊……”他喃喃着,眼神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神采,信纸从他的手里轻轻飘落下来,似乎也带走了他的全部感情。

良久,似是一声叹息。

“天意弄人啊。”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