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松锦之战,内忧外患(2 / 2)

周延儒接话:“皇上,陈大人说的不无道理,贼子人数再多,也是一群乌合之众,对大明威胁最大的当属辽东边患。”

“如今,黄台吉集结十万大军围攻锦州,洪承畴率十三万精锐迎战,却迟迟按兵不动,据前方传来的消息,大军走了三个月,行军不足三百里,锦州被围一年之久,朝廷供养十三万大军,每年耗费钱银数百万,若是再拖延下去,朝廷已经拿不出银子了。”

松锦之战,已经打了近一年,洪承畴带着十几万大军,每天只走几里路,耗费却非常巨大。

分明是敷衍。

大明朝廷,为了辽东之事,焦头烂额。

为了辽东,已经耗费了两千多万银子,朝廷赋税制度糜烂,盐税,铁税份额经不起贪官污吏的中饱私囊。

商税遭到东林党抵制,整个大明朝廷,每年流动银子多达两亿,收上来的税款,却只有区区五六百万。

还不够辽东的消耗。

这么大的差额,朱由检就是将底裤卖了,也填不上。

明末土地兼并严重,大部分土地都攥在藩王,贵族,豪强,奸商手里。

有些藩王,几乎占据了封地大部分耕地,却不用向朝廷交税。

富人的钱收不到,朝廷只能跟低层老百姓要。

于是,就有了赵贞吉那句,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背的话。

到了崇祯一朝,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辽饷征完,征练饷,征完今年,征明年。

崇祯十三年,有些地方已经将田赋征到了崇祯三十六年。

恶性循环,大明焉能不亡?

朱由检和朝堂群臣,自然不知道,大明朝还有两年就要没了。

当下他们还在积极准备应对鞑-子的战争。

“这个洪承畴,到底再搞什么鬼,承恩,拟旨,擢高起潜为钦差,前往辽东。”

“另再拟一份圣旨,让洪承畴加快速度,到了宁愿后,马上对锦州的鞑-子发起进攻,不然,提头来见!”朱由检怒火滔天。

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三个月才走了不到三百里。

哪怕是爬,也该爬到锦州了吧。

殊不知,他正犯下这辈子最大的错误。

洪承畴最大的争议,是投降了黄台吉。

对于他来说,黄台吉是他此生遇到的最强悍的对手。

但如果让他放手一搏,黄台吉未必能占得便宜,然而,怪就怪后金有朱由检这个神助攻。

毫不客气的说,洪承畴,袁崇焕,任何一人,不受干扰的情况下,黄台吉都未必能这么顺利。

锦州之战,到了关键时刻。

实际上,黄台吉国内也是内忧外患,严寒酷暑,几十万人畜已经到了断粮的边缘。

相比之下,大明还能从江南等地筹集部分粮饷,黄台吉的苦寒之地,怕是只能去雪地里扒土吃。

他要的就是速战速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