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谋臣的自我推销法则(1 / 2)

说完,策马狂奔而去。曹操望着王言远去的身影,感叹的说道:“真奇人异士也!”

说完拨转马头,领着残兵,回十八路诸侯之处。

王言走远之后,笑出声来。你说让我跟着,我就跟着,那老子岂不是没有面子?岂不是被你看轻了?

纵观这三国演义,真正有能耐的谋臣,猛将。哪个不需要一番手段,万般推辞之后,才会跟着自己的主公。这其实就是一种自抬身价的营销手段。

三言两语就主动跟随别人,往人家身上倒贴,最终只会被人看轻。这世界上,从来都是自己想方设法得到的,才是好的。人才也是这样。

要不然诸葛亮怎么会让刘备三顾茅庐才肯出山。只有这样才能够抬高自己的身价,才能和未来的老板谈工资待遇嘛!

否则的话,自己主动贴上去:“求求你收我吧,求求你收我吧。”那老板给的工资待遇就不会高。

只有像这样,老板主动求着:“求你跟着我吧,求你跟着我吧。”自己才有谈判的筹码:“让我跟着你好啊,工资要高,官职要高,待遇要好,否则老子凭什么跟你?”

所以诸葛亮一出山就是军师,就能够进入刘备的决策层。要是刘备第一次去找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跟着对方屁颠屁颠的出山,只怕刚开始刘备就只会给他一个小县令做做,就如同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

庞统不就是这样,沉不住气,早早的就答应了。所以出山之后只能先去做一个小县令。刘备手下的大将,将领们也一个个都瞧不起他。

若不是他还有几分真本事,后来醒悟了,使用了一番手段让刘备注意到他。只怕他要从一个小县令一步步做起,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成为刘备的心腹大臣,才能够进入蜀国的高层。

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起步起点非常重要。一步先步步先,一步后步步后。

作为现代人,王言这一点看的非常的透彻。所以他现在既要和曹操搭上线,让对方对自己有好感,知道自己的才能。但是曹操要想招揽自己的时候,他却不会轻易的答应。

哼,刘备请诸葛亮还要三顾茅庐呢。老子怎么也不能比诸葛亮差吧,最起码你也得四顾茅庐,我才能考虑考虑。

且说曹操领的八千士兵,追击中董卓中了埋伏,大败而回之时。

那边十八路诸侯,已经在纷纷的抢夺各种利益。

洛阳城可是大汉王朝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众诸侯的军队纷纷冲入洛阳城,抢夺洛阳城的财富。打着勤王保驾的名号,却在国家的都城当中,大肆烧杀抢掠,名为义军,实为盗贼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