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采矿炼铁(下)(1 / 2)

所以此时,一个大军的实际战斗力是这么计算的,精兵的数量乘以十,加上剩余士兵的数量,等于整体战斗力。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曹操凭借三万大军,敢于在官渡硬刚袁绍十二万大军。

也是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中,为什么兵力少的那一方,竟然还敢和自己十倍以上的军队进行作战的原因。

因为军队多,不等于精锐的精兵多。

事实上,曹操重视军队的素质,走的是精兵路线,所以他的精锐士兵并不比袁绍的大军少。这才是他自信的原因,实际战斗力两方相差并不多。

所以在古代发展军事实力的关键,那就是铁产量。

王言下一步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铁的产量。

许昌地区并不缺少铁矿,如何把铁矿石快速大量的冶炼成铁,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目前曹操在收编了青州军之后,手下的军队已经达到了三万多。但是其中能够装备上铁制铠甲铁制武器的精锐,也只有五六千,这个比例在这个时代,那已经是相当的高了。

但是王言并不满足于此。要知道经过连年战乱,三国时期的人口急剧减少,此时的人也是发展的关键。

人口的损失。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不利于经济、商业、工业等各方面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王言让乐进把青州地区的百姓迁移过来的原因。青州城对他而言,从一开始就是可有可无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更好。

这个时期。地广人稀。地盘太大,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守护。所以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白白的消耗力量而已。

王言的想法就是,将所有的军队都武装成精锐。他以后要走的军队发展路线。就是以精锐上平庸。

如果曹操这三万军队全部都是用铠钾和和钢铁制造的武器。那么他们的战斗力,相当于普通军队十倍以上,实际这三万大军就可以抵得上三十万大军。

而且因为三万大军,只有三十万的十分之一,需要的粮草辎重等后勤补给,也只有三十万大军的十分之一,后勤压力反而会小很多。

并且人员少,相对于三十万大军而言,机动性更强,战术更加的灵活。不论是进攻速度,还是撤退速度,都将远胜对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