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新蘑菇物种(2 / 2)

脑变 曾经心动Zzz 3131 字 2个月前

数来数去他改造过的最大型生物算是珊瑚虫了,成虫也不过一两厘米而已,可惜同样繁殖速度缓慢,曾凡在擂鼓岛周围及附近海域播散了不少,可是真要见到成片的珊瑚出现,最少也要三五年后才行。

凭空创造一个全新物种太难,他也只能在现有的物种基础上进行改造,一点点积累经验。

真菌蘑菇就是一种很适合的物种,先易后难的进行实验,热带雨林的环境很适合蘑菇生长,根据王森考察后带回来的数据,那里的温度并不是很高,这里的实验室也很容易模仿同样的生存环境。

经过对比挑选后,曾凡决定用木耳,鸡腿菇,猴头菇几种比较常见的真菌物种进行改造尝试,它们和酵母菌都属于真菌大类的生物,基因序列相似度还是很高的,难度也不是很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脑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想好改造方案后,先在超算上面让精卫进行模拟演化,没有错误再动手操作才有意义,如果模拟演化都过不去,基因改造的再成功也是白费劲,发育不出来等于零。

曾凡以前设想过改造出一种蓝藻或者噬菌体,让它们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基因编辑操作,可惜一直没有成功。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他也因此改造出来多种不同类型的内切酶,就像医生的不同类型的手术刀一样,让他在基因编辑的时候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这也算是神农实验室的独家武器了。

相比较曾凡自己的基因演化模拟速度,这些改造蘑菇的基因演化模拟速度就太快了,利用精卫的剩余算力,快的一两个小时,慢的也不超过三个小时就能完成一次。

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十几种改造蘑菇的设计,在精卫的帮助下完成了模拟演化验证,进入了实际改造阶段。

这些蘑菇的基因改造,主要是加入了生成人体干细胞催化酶的序列编码,与他的基因演化模拟也算是很多共同之处,之前改造酵母菌制作十九药剂也进行过多次模拟,这些数据也让改造蘑菇的模拟效率高了很多。

超算演化模拟完成后,曾凡进入专用实验室开始实际操作,实际操作也有超算精卫的辅助,可以通过显微镜获取的数据帮助他完成大部分复杂的工作,提升操作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基因层面操作的效率比在加州理工的时候高了十几倍,不仅对曾凡是巨大的帮助,对其他研究员的能力提升更大,让他们不需要很高的微操手段也能进行基因编辑操作。

凡事有利就有弊,在擂鼓岛的效率提高了,可是他们对超算依赖程度也高了。

如果以后到了巴米岛,没有超算的支持,这里的很多手段就用不上了。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神农实验室的基因操作效率很高,精确度和成功率绝对是独步全球。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曾凡的实验室里就培育出来十几种蘑菇木耳等真菌类生物。

尽管外形上和市面上常见的木耳,鸡腿蘑,猴头菌,口蘑都没有太大的差异,可是实际上内部包含的那些独特的生物蛋白对人体的作用却不可忽视。

毕竟这才是曾凡对它们进行基因改造的目的,类似的成功太多了,对外界来说可能是了不得的技术进步,伟大发明,在他看来,也不过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为了和正常的蘑菇进行区分,也为了预防可能的副作用,曾凡对这些蘑菇的某些性状进行了限制。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繁殖方式,这些改造后的蘑菇不能像其他真菌生物一样,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只能通过移植活性菌丝进行增殖,这样就可以限制它们在野外扩张能力,没有外力的帮助,它们很难跨区域扩张。

喜欢脑变请大家收藏:脑变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