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131 高调造反(1 / 2)

按理说, 造反应该是猝不及防,闷声做大事,看看唐太宗的玄武门之变, 再看看朱棣的靖难之役,哪个也没在造反前弄的大张旗鼓。

但是汉王朱高煦偏偏不走寻常路。

下面咱们详细说说, 汉王朱高煦怎么把造反弄成了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

高调造反

嬴政、李世民还有赵匡胤又听到了一个很新的名词。

“高调造反他这是想反还是不想反”赵匡美吐槽, “是过于自信还是真蠢”

“难道主打的就是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赵匡美真猜不透后朝小儿的心思, 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秦殿

此时的秦殿对造反二字尤其敏感。

秦朝二世而亡, 不是亡在公子扶苏手上而是亡在谋逆造反之徒手上。

之前是公子扶苏备受折磨,如今轮到公子将闾他们了。

真是打不挨在自己身上不疼, 公子将闾他们着实感受到了, 他们甚至不敢抬头对视他们父皇。

胡亥心里恨死了公子扶苏, 现在看着他们受折磨, 他大哥应该很高兴吧

永乐年。

看见天幕中的几个大字, 太子朱高炽又叹了一口气。

听朱高炽的叹气声,朱高煦不愿意了, “大哥,你叹什么气,是胖的气不够喘的么”

朱高炽不搭理朱高熙, 甚至没看他一眼,然后又叹了一口气。

“闭嘴,他是你大哥,没大没小”朱棣呵斥朱高熙。

朱高煦还是很怕朱棣, 于是老老实实闭嘴,但是心里还是不服,不就仗着比自己大么, 除了年纪他还有什么能比过自己

前面咱们已经说了,首先是朱高煦闹着不去封地,死皮赖脸的待在京城。

随后到了祭拜皇陵的日子,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以及皇太孙朱瞻基几人去祭拜。

作为太子的朱高炽自然要走在所有人的前面,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且腿脚不好,因此走起路来十分费劲。

朱高煦便讽刺朱高炽,前人失跌,后人知警,这话的潜台词是,你可别摔倒了,你要摔倒了我的机会可来了。

面对如此挑衅,朱高炽没什么反应。

但是朱高炽的儿子,就是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不乐意了,直接怼朱高煦,更有后人知警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敢弄我爹,我就敢弄你。

从这件事能看出朱高煦在朱高炽面前完全不避讳他要造反。

路人甲:他在造一种很新奇的反,主打的就是一个真诚。

路人甲出来吐槽。

“小兔崽子。”朱高煦咬着后槽牙道,虽然此时的朱瞻基才刚刚不过三岁,吃奶的年纪轻轻,但朱高煦一听“好圣孙”三个字,心里就堵得慌。

明摆着,他爹还是不想让自己当太子,死了哥还有个侄子。

明明他爹当年被朱允炆那个兔崽子逼成到造反,怎么论到他爹自己当皇帝,又整个好圣孙来膈应亲生儿子

果然是前人淋了雨,也得让后人全湿透啊

宋殿,赵匡胤。

“哎呀,这个小胖子怎么又忍了,难不成又是个怂货,和咱们大怂那些混账玩意一样的”赵匡美听着着急。

“不行,大明皇帝这太子不行。”赵匡美一声叹息,他都能猜到后续剧情,肯定成炮灰。

除了在言语上直接挑衅朱高炽,朱高煦还光明正大的对朱高炽展开诽谤。

朱高熙和三皇子朱高燧联手,一起诬陷他门大哥朱高炽。

在这说一句,朱棣的三皇子朱高燧早年也有谋反之心,一共三儿子,两个想着谋反。

只能说明太宗朱棣这教育也不行,犯了和唐太宗李世民一样的错误。

明明已经立了太子的情况下,对其他儿子得恩宠却超过了太子,如此给了其他皇子希望。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

朱棣也不语。

皇位呀,全天下的老大,这诱惑真的太大了,若是有机会,谁不想一搏么。

这点还是明太祖朱元璋做的好,根本不给其他皇子机会,要不是朱允炆作,皇位也不会被夺。

朱高煦转头看他狗腿子三弟,眼睛瞪的特别大,“你小子也想造反”

作为最为受宠的小儿子,朱高燧一直是人畜无害的模样,所以朱高煦才拉拢朱高燧。

“我可没有。”朱高燧不承认。

“神迹都说你有”朱高煦这暴脾气,这小子睁着眼说瞎话

“真没有。”朱高燧打死也不承认,反正他现在还没有,没有就是没有。

朱高炽又一声叹气。

于是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开始一唱一和陷害太子朱高炽。

朱高煦经常在朱棣面前说太子朱高炽意图谋反,拉帮结派。

因为朱棣登基后一直忙于北征,朝堂大事一直由太子朱高炽监国,朱高熙这耳边风吹的,还真让朱棣心中不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