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截流印度河,灌溉西域,千古第一大工程(2 / 2)

先用印度河的水,然后用恒河水,直到足够用为止。

“陛下,这么大的工程,要花多少钱啊?”朱英很无奈地问。

“他说了五个亿。”

白昂脸色一变:“陛下,微臣说的五个亿,不包括您说的这些呀……”

“朕不管,五个亿,两千万奴隶,朕出了!”朱祁钰耍无赖了。

白昂可不敢接:“陛下,按照您说的,用三江水来滋润西域,怕是要十个亿啊!”

“滚蛋!”

朱祁钰伸出两根手指:“最多六个亿,多一分都没有。”

“九个亿,不能再少了,再少就没法在二十年内建成了!”白昂拒绝。

“最多七个亿,再加一分,朕就把你推出去砍了!”

看着皇帝和白昂据理力争。

朝臣都懵了,我们还没同意呢,你们就说上钱了呢?

朱英弱弱问:“陛下,您哪来的七个亿啊?”

要是有,您别放西域了,放内地好不好啊。

“朕没有啊。”朱祁钰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让印度出。”

“啊?”

朝臣更懵逼,您把人家印度河给截流了,奴隶人家印度出了,钱还得人家出?

“宗主国要做一件大工程,难道世界诸国不表示表示吗?”

朱祁钰很无赖道:“这条江就叫中华江!大明第四条大江!”

“你们都什么表情?外交论白看了?”

“泱泱世界霸主,要开工一项世界级的工程,难道世界诸国只拍手叫好,欢呼雀跃?一点都不表示?”

“你们这脑子当什么天朝重臣啊!回去带孩子算了!”

“看看你们这些无知而又愚蠢的眼神,朕都不愿意跟你们说话!”

“动动脑子,要是花朕的钱,朕能答应吗?”

朱祁钰摊牌了。

朝臣被骂得狂翻白眼,您要是早这么说,我们也不犟了呀!

有国家出钱,有国家出人,帮我们大明搞建设,这好事谁不愿意啊!

可怎么让人家出钱呢?

“陛下,您是让梁珤去抢吧?”王复弱弱道。

“你是不是傻?抢能抢几个钱?”

朱祁钰道:“你们说,这世界上哪个国家最富?”

大明呗!

“你们没发现,葡萄牙买东西从来不差钱吗?他们像是有银矿一样,随便花。”

还真发现了,西班牙也不差钱。

这俩国家每次来大明,都是疯狂采购,从福建采购到马六甲,一路买买买。

他们离开了南洋后,还是那么富。

“那你们说谁最富?”

“葡萄牙、西班牙。”朝臣回禀。

朱祁钰笑道:“咱们要是打到他们本土上去,逼着他们签和约,赔款一百亿,你们说会怎么样?”

割地赔款?

这玩意不是先秦玩烂的吗?现在还用?

有朝臣明白了,叶盛道:“陛下的意思是,他们赚了再多钱,那也是给咱们大明赚的。”

朱祁钰点头:“只要咱们一战打崩了西葡中的一国,拿到赔款,咱们就能威胁各国,给咱们一笔保护费。”

“一百亿有点夸张,收个一个亿,朕觉得有可能。”

“一次一个亿,打个七八战,钱不就来了?”

“最关键的是,咱们能拿到西葡两国赚钱的秘密,他们的银矿到底在哪?”

“朕想要!”

没错,修这条河要用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大明有多是时间去打仗。

反正国家这么多,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薅,总能凑齐的。

最关键的是海图和银矿,是大明急缺的。

“陛下的意思是,倾尽全力,襄助楚王就藩?”叶盛清楚,想打到西葡本土去,必须得让朱见深在北非站稳脚跟。

“最晚明年,就让楚王就藩!”

“三年内,占据北非!”

朱祁钰道:“之前答应他42万,朕直接派给他一百万大军!横扫北非!”

“粮问题从印度和帖木儿想办法。”

“他占住北非,建立根据地,打西葡交给大明,大明来打!”

“诸卿,你们说说,这条江能不能修?”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不修也得修了。

白昂极为激动,若是修成了,把西域万里荒漠变成了绿洲,他白昂能凭此功入文庙,陪祀先贤,这一辈子值了。

“治水司开始考察地形,用几年时间准备。”

朱祁钰道:“准备好了之后,朕先垫资,就开始修。”

然而,一直没说话的王竑却开口道:“陛下,老臣看过农业司的报告,上面说西域多是盐碱地。”

“西域不是没有水,而是土壤里面多盐,全是盐碱地,所以种不出庄稼来。”

“引乌斯贜的水西进,也解决不了盐碱问题,甚至还会加剧盐碱化,使得土地严重退化。”

“您预料中的绿洲和良田,未必能够浇灌出来,反而会影响现有的耕地。”

王竑认为没必要为这么个工程,控制西域那块破地。

倒是沟通怒江和澜沧江,他是支持的。

百越之地除了气候恶劣外,其他都好,是个富庶之地。

“王卿,你好好想想,朕开凿这条河的目的。”

朱祁钰道:“良田多少并不重要,有没有,损失多少,朕都不在意。”

“朕在意的是战略。”

“朕要西出,必须要有足够的运力。”

“朕需要有一条如长江那样的大江,让大明的兵卒西出西域,攻掠各国。”

“大明想成为世界霸主,疆域仅止于此,是兔子尾巴长不了。”

“信不信,朕只要一死,疆域就会缩回去。”

“因为控制西域,中枢是赔钱的,百越之地又太远,不如分封出去划算。”

“别摇头,朕死了你们就会立刻变脸!”

这一点是证明过的。

太宗皇帝活着的时候,没人敢说放弃交趾,宣宗皇帝继位没几年,就放弃了。

“可有了这样一条江,这些问题还是问题吗?”

“别说没有万亩良田,就是把西域土地全部盐碱化,也在所不惜!”

“朕要的是一条通往西方的河!”

“朕要的是一条通往百越之地的江!”

“是战略要道!”

“还有,王卿,你不觉得印度太富饶了吗?”

“现在印度没有强权,可当朕的皇子们,分封过去的时候,会不会成为下一个霸主呢?”

朱祁钰目光阴沉,走到地图前:“王卿,你来看,印度的地缘优势,和大明的地缘优势,哪个更好?”

若从欧罗巴、非洲、亚洲地形来看,印度得天独厚,占据正中间。

大明呢,太偏了。

就算加上美洲、澳洲,大明也无法成为世界中心的。

而大明想翻越乌斯贜去实控印度,根本不可能的,就算进入现代社会也做不到的,太远太远了。

既然无法实控印度,为什么不把印度变成烂地呢?

印度那么热,没有了充足的水源,就是一片干旱地,印度最大的粮仓旁遮普,就在印度河上。

再截留恒河水,让恒河平原减产。

印度河道都在乌斯贜上,大明随便改,印度就吃屎去吧!

等皇子成年后,把印度拆分成各个封国,再控制住印度的水源,印度就只能永远依附大明。

乌斯贜这块地方,实际效用什么都没有,但却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这里面有整个亚洲最重要的水源,喇嘛教又有控制漠北的钥匙,还有将印度和大明阻隔的天然屏障。

大明能俯攻印度,印度只能仰攻大明,水源又控制在大明手里,他们蹦跶个屁啊。

“是老臣短视了!”王竑跪在地上。

朱祁钰将他扶起来:“王卿,您不是短视,而是没有将自己,视为这个世界的主人!”

说到这里,他环视诸臣:“你们都看到了朕的贪婪,却没看到朕的战略眼光!”

“朕将整个世界视为一个整体,又是一个个小个体。”

“大明是俯视全世界。”

“朕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而你们是代朕执掌这个世界的人。”

“谢迁王华提出来的外交论,归根结底说的是眼光,时代变了,你们该站在世界的顶端俯视这个世界。”

“而不是将眼光只看在大明一角上!”

“朕要将整个世界变成一盘棋,任何国家都是朕手里的棋子。”

“要有扶持,要有制衡,才能让世界维持平衡,大明才能当好这个霸主!”

“以前大明也是东亚霸主。”

“但大明从来没做过霸主该做的事情,所以大明在这个世界上存在感极低!”

“那些没良心的附属国,前脚吃了大明的好处,后脚就把大明抛之脑后!”

“原因什么?诸卿知道吗?”

“因为大明太软!”

“没打到他们头上!”

“给个屁好处,直接打他们,索要他们的金钱!让他们给大明进贡,给大明服务!把自己当成下等人!”

“这才是霸主!”

朱祁钰语气激烈,旋即语气一缓:“但是,战争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个时候,就要展露政治智慧了!”

“用外交的手段,怀柔一个又一个国家,把他们变成大明的狗腿子!”

“别把这些国家当成人,把他们看做一座座金山银山,动不动就收割一波。”

“但收割,不止打仗一条路,相反,战争是最落入下乘的。”

“要用政治智慧,要用外交手段!”

“把属于大明的利益,装进兜里,不属于大明的利益,分割开来,雨露均沾。”

“慢慢的,让这些国家彻底依附大明,大明对他们进行疯狂渗透,打断他们的脊梁,让他们从心眼里把自己当成奴隶!”

“依附的不是仁义礼智信,而是利益。”

“别跟他们讲书里的那一套,只讲利益,其次要讲信用。”

“但这个信用,是对于大明来讲的,比如说,他们欠大明的钱,那就得讲信用还钱;相反,大明欠他们的钱,我们凭实力欠的,凭什么要还?”

“利益,是外交中的最重要一环。”

说到这里,朱祁钰语气一缓:“诸卿,你们都是这世上绝顶聪明人,放眼世界,比你们强的,没有多少。”

“只是你们的思想太过于陈旧。”

“如今时代变了,大明以前闭关锁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现在不一样了,大明不能只吃饱,要吃好。”

“不是朕一个人吃,要让大明三亿百姓跟着吃。”

“以前吃土里刨食出来的一点粮食,现在吃的是列国的贡品。”

“永远记住,大明是世界霸主,站在世界顶端的人!”

“不止朕站在上面,你们,乃至民间百姓,全都站在上面!”

“三亿明人,站在上面!”

“下面的所有人,皆是为三亿明人服务的奴隶。”

朱祁钰话锋一转:“可是,怎么说服他们为明人服务呢?”

“诸卿,是不是需要讲一个故事呢?让他们深信不疑的故事,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把东西掏出来,奉养大明?”

“该不该给他们灌输一套当奴隶的思想?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奉养大明?”

朱祁钰笑了起来:“张仪能逞口舌之快,骗来楚王六百里。”

“大明需要一万个张仪。”

“去列国给朕骗来一万个六百里。”

“可以不给地,但钱不能少!”

“这叫纵横家!”

“朕需要一套全新的理论,不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而是一套强盗思维,把这一套灌输给世界,让世界人将这一套东西奉为准则!”

“诸卿,大明是霸主!是这个世界规则的制定者!”

“这套规则的制定,关系着三亿百姓的幸福生活;这套规则的制定,关乎着大明在世界的地位,同样关乎着朕这个大皇帝的世界地位!”

“朕是不是这世界上的唯一皇帝?是不是天下君王,见到朕都要奉为君父呢?”

“就看这套规则了!”

朱祁钰拍拍王竑的后背,走回御座上:“诸卿,改变一下思想吧,该从对内,转变到对外了。”

“以前王朝是靠剥削百姓活着。”

“现在,朕想靠吸血列国活着,不止朕活得好,朕要让三亿百姓活得都好!”

“现在,制定世界规则的权力,朕交给你们了!”

“由你们,来制定这世界的规则,制定这个世界的游戏法则!”

“朕执掌天下,但代朕宰执天下的人,是你们啊!”

朝臣听得认真,待皇帝说完后,全都跪伏在地:“陛下一语惊醒梦中人,臣等醍醐灌顶。”

大家都是绝顶聪明人。

纵然有人私节有亏,但对大明的热爱,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尤其是制定世界规则,激发了他们的权力欲望,以前是管三亿人,现在要管十亿人,当世界的宰辅,爽不爽?

“朕知道诸卿的心,朕都看在眼里的。”

朱祁钰笑道:“只是劝诫诸卿,该改变思维了,大明如此伟大,不该是朕一个人伟大,而是满朝诸卿跟朕一起伟大,整个天下的明人,随朕一起伟大!”

“这个世界,本就由大明踩在脚下的,如今只是换个方式而已。”

“所以朕对募集改造中华江的钱,很有信心。”

一提这事,朝臣又翻白眼。

您早说不用自己掏钱啊,我们还跟您犟什么啊。

现在是理论阶段,还是要实地考察的,考察之后要层层批复,到时候朝臣就知道这个工程可不可行。

就算施工一半,中枢也完全可以叫停的,到时候剩下的钱,不就又入户部了吗?

正说着呢。

一个太监兴冲冲进来:“皇爷,成功了!”

朱祁钰猛地从御座上站起来:“真成功了?”

太监送上来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输血成功的实验。

第一次实验是景泰十五年,一百个犯罪该处死的奴隶,分别采血,互相输到对方血管里去。

这项实验耗时八年,经过反复输血,以及一些失血治疗、输血器械等等全套实验。

经过几千个奴隶的反复实验,终于确定输血治疗的新方向,但关于血型判断,还在摸索过程中。

但这绝对是外科手术史上的巨大突破。

朱祁钰看完,便给朝臣看。

朝臣一个个惊异非常,觉得这种实验太惨了,好在用的奴隶也是罪大恶极的。

这项实验还实行了跨人种输血,也需要血型相配,几乎是没有问题的。

“陛下,这实验是从何时开始的?”李贤小声问。

“景泰十二年,但当时是理论阶段,从景泰十五年开始,进入实验阶段。”

朱祁钰并不觉得反人类:“这些奴隶本就该处死,让他们为大明医疗事业奉献,是他们的福气。”

“诸卿,这只是实验中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你们未来会知道的。”

朝臣顿时不寒而栗,难怪奴隶人数是保密的,只有厂卫知道具体人数,阁部只能约莫出个大概。

肯定还有很多奴隶,在进行秘密实验。

他们都看过印度、希腊医书,其中最震撼的是移植构想,皇帝不会也在实验吧?

那太恐怖了吧!

印度医书还好一点,希腊医书是最反人类的,那里面的很多思想,比青囊经还反人类。

可皇帝似乎一直在做实验,已经做了十几年了!

反复发烧,昨天好了,今天又发烧了,这波太厉害了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