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纵横捭阖,吞下意大利,变成大楚帝国(2 / 2)

“英国佬是真阴险啊!”朱见深咬牙切齿。

明知道是个坑,他也得跳。

截断地中海是爽,却要承受众怒。

朱见深眼珠一转,提出公海理论,将突尼斯海峡中间的小岛,列为公海,欧罗巴诸国共管。

任何国家的船支,都可以随意经过。

他还派出使臣,游说欧罗巴各国,愿意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大楚绝不干涉任何国家船支通航。

好说歹说,又放弃了一些利益。

才算安抚住欧罗巴诸国。

从此之后,朱见深对英国佬高度警惕,开始散布欧罗巴搅屎棍英国的谣言。

久而久之搅屎棍的名头,给英国坐实了。

朱见深更坏,提出重新划定欧罗巴疆域,把英国踢出欧罗巴,认为英国是孤悬在外的岛国,不算欧罗巴成员。

这可得到了法国的大力支持,认为英国是化外蛮夷,应该和维京人并列,把他剔除欧罗巴。

英国气疯了,直接出使大明,请大明皇帝换一个藩王。

朱见深一边给英国上眼药。

一边疯狂讨好教宗。

恨不得在楚国领土上,一步建一个教堂。

然后图穷匕见,想要那不勒斯全部疆土,寻求教皇的舆论支持。

朱见深可低估了教皇。

这时代的欧罗巴,教皇的话语权超级大,说是骑在皇帝头上的皇帝,都不为过。

朱见深这点小动作,人家早看透了,教皇只要好处,却不肯答应朱见深吞并那不勒斯。

废话,朱见深愿意装孙子又肯给好处,这么好的凯子,谁不吊着?能让你上位?你上位了上哪找下一个舔狗去?

教皇也低估了朱见深。

朱见深这边刚打好招呼,那边就打着教皇的旗号,直接北征,主打的一个南辕北辙。

关键是,朱见深手下的人马,不信基教,教宗也号令不动啊。

只能不停抗议。

朱见深两耳不闻窗外事,亲自领兵,周玺、刘宁、宋咨、毛铠四将齐出,仅用三个月,就踏平了那不勒斯公国。

疆域直接推到了罗马边上去。

对于大明不守信用,让教皇十分生气,直接下令让朱见深回去。

朱见深也听话,纵兵抢了半个月,直接退回西西可里岛。

又给教皇送上一批好处,教宗上下对朱见深是又喜欢又讨厌,尤其对朱见深手下的人,恨之入骨,不听教皇命令啊。

在一个月后,朱见深第二次北征,仅用一个月,就再次征服了那不勒斯公国,再次抢了半个月,又回去了。

景泰三十一年,朱见深三次北征那不勒斯。

掳掠人口近百万,男子全部装船卖去大明,女子留下,给明军做妾。

教皇严令朱见深不许再征伐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彻底残了。

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现在变成了人间炼狱。

大明烧杀掳掠,然后就撤,反复三次,活着的能有几个?

“野蛮人,野蛮人!”

各国皇室都在念叨着,神圣罗马帝国想发动南征,吞下那不勒斯,顺便驱赶大明这只臭虫。

遭到了境内各公国的反对。

神圣罗马帝国其实就剩个空壳子了,皇权衰弱,分裂成各个公国、侯国、自由领。

看似疆域无比庞大,其实靠过去的光环过日子罢了。

陈嘉猷二次出使,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室的礼品,远不如几个势力更大的公国,甚至小小的自由领,陈嘉猷都去拜访了。

所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室,对大明十分不满,犹太人宣传恐明言论,他第一个支持。

陈嘉猷也不理他,反而和境内很多公国交好,比如奥地利、捷克。

那不勒斯是有病乱投医,自然答应了。

但两国并不接壤啊。

要借道几个公国,都遭到反对,欧罗巴也有假道灭虢的故事。

神圣罗马帝国只能自己生闷气啊。

景泰三十二年春,朱见深实行第四次北征,再次对那不勒斯的一切进行无情摧毁。

打完就抢,抢完就跑。

这是大明的一贯作风。

休整一个月后,发动第五次北征,这一次那不勒斯全然不抵抗,躺平了,你愿意怎么就怎么抢吧,别杀我就行了。

这次拿下那不勒斯之后,朱见深没有撤兵。

而是派出使臣,试探各国对大明占据那不勒斯的态度。

大明商品,在欧罗巴倾销。

运河开凿也如火如荼。

楚国又展示出强大的军事实力。

诸多因素加在一起,列国竟保持出奇的沉默。

在那不勒斯驻扎两个月后,朱见深决定撤兵。

然后停止攻打那不勒斯。

这是朱见深聪明之处,列国沉默,意味着反对,那不勒斯是弱,但诸国态度最重要,他们不允许大明占,大明就不占。

接下来一段日子,朱见深多征奴隶,近乎把本地的夷人全都组织起来,玩命开凿运河。

开罗运河里,有近二百万人饿着肚子玩命干。

每日死的不计其数。

开凿一年多了,每天都有造反的,但都被平定下来了,大明陈兵二十万,做监工。

楚国这么豪横,靠的是从大明运来的粮食支撑。

崇王已经继藩了,他占据亚丁湾,玩命种植粮食,送给楚王,为开凿运河出一份力。

列国更加恐惧,大明根本不将奴隶当成人使。

死在运河上的尸体,堆积成山。

明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还在疯狂抓人,往运河上运,听说楚国境内的土著,基本上都抓光了,剩下的都钻进沙漠里了。

可见大明开凿运河的决心。

朱见深还在催促各国,加派人手上运河。

英国佬长袖善舞,散布恐明理论,开始打出口号,运河是欧罗巴的运河,欧罗巴诸国该团结起来,一致对外。

主要是大明和荷兰接触,让英国跳脚。

看地图就知道,荷兰和比利时,是英国的两个蛋蛋,是最重要的邻国。

现在比利时被西班牙统治。

本来荷兰正在挑战西班牙的统治,结果西葡把大明放进来,像泥鳅冲进鲫鱼群,给欧罗巴找另一个靶子。

大明做的不错。

英国佬四处散布恐明理论,背后支持的就是西班牙。

英国佬也不是吃素的,用海峡摆了大明一道,转头又把西班牙给卖了。

这边纵横捭阖。

朱见深却跟消失了一样,玩命开凿运河,并请中枢加快移民速度,如今楚国有三百万人左右,男女比例1:2,女子奇缺。

崇国人更少,才四十几万,男女比例1:3。

朱见深计算过,两国能容纳五百万左右,然后就可以自己繁衍后代了。

奥斯曼已经从之前的战败中缓过劲儿来了。

他眼光往西,本想把爪子伸进楚国,但看楚国打那不勒斯,让他生出退意。

关键是大明还在往这边运人、运东西。

说明大明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巴耶塞特派人出使楚国,愿意支持楚国在那不勒斯的立场,但需要楚国支持奥斯曼拿下亚得里亚海东岸。

两国可实行联盟。

朱见深婉拒,奥斯曼本就不招待见,大明也不招待见,两个讨厌的人在一起,那是引人群起而攻之呢。

等着奥斯曼开战,他就发动第六次北征。

他最清楚,那不勒斯不强,被他杀得也好统治,难得是欧罗巴列国的态度,以及罗马教宗的态度。

到时候,说不定要和奥斯曼再打一场,来纳投名状。

朱见深盘算着。

巴耶塞特也不是傻子,朱见深拒绝,他就知道朱见深想捡便宜,他干脆不动手,让大明继续当靶子。

但他觉得,两个讨厌的人在一起,才能均摊奥斯曼的火力,所以不停和朱见深接触,实现明奥联盟。

朱见深现在把存在感弄得特别低,大楚在欧罗巴的影响力仿佛消失了。

但开凿运河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加快。

“继续加快速度,冬天也不停工!运河开通成功后,所有人获得明籍!”朱见深下达圣旨。

可那些奴隶可不愿意当什么明人。

所以积极性很低。

大明没别的好办法,就是靠杀,吓唬奴隶。

开凿运河的同时,也在寻找矿产,尤其是铁矿和银矿,是楚国必须要有的,不能完全依赖大明。

要是有石油就更好了。

倒是找到了一座小型金矿,小型铁矿有,但开采量不大,这是楚国能自给自足的根源。

朱见深极为重视,不停请示中枢,请国内派来矿产专家。

皇帝派来几个团队,都在民间寻找。

朱见深也培养自己的探矿团队,但当务之急是开通运河,这样大明就能源源不断派兵过来。

大明有的东西,也能更快运进来,他的楚国羽翼才能丰满。

他在欧洲势单力孤,崇王封国又远,除了粮食供应外,军事上无法帮助他。

宗室封国就别说了,他们国内还处理不好呢,怎么来帮他?

转眼到了景泰三十三年。

英国竟说服了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帝国,两国出兵,协助那不勒斯防御大明再次入侵。

好玩的是,奥斯曼忽然发动了战争,入侵亚得里亚海东岸诸国,引起欧罗巴震荡。

恶心的是,匈牙利的兵刚穿过亚得里亚海,就被阻断了回国的道路。

明军舰队出现在亚得里亚海上,和匈牙利海军打了一场海战,击退了匈牙利海军,尔后奥斯曼海军出来捡便宜,把匈牙利海军打得叫爸爸。

撤走的时候,遭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背刺,匈牙利海军全军覆没。

神圣罗马帝国的王公,趁机攻打匈牙利帝国。

奥斯曼也参战,撕咬奥斯曼帝国。

英国闻听消息后,立刻夹起尾巴做人,若非西班牙不肯开放直布罗陀海峡,大明海军就去炮轰英国本土,把英国佬吓得够呛,立刻和西班牙进行深度捆绑,不再唆使荷兰起来反抗西班牙了。

与此同时,大明兵进那不勒斯,将那不勒斯王公,进行了凌迟。

并将肢体,分别送给了英国、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帝国。

朱见深宣布,那不勒斯并入楚国。

尔后兵锋向北,越过罗马,进攻佛罗伦萨。

教皇出面,叫停朱见深北进。

朱见深却和教宗谈判,那不勒斯必须并入楚国,楚国可将都城迁到罗马来,做欧罗巴大陆上的国家。

教宗都懵逼了,我好心调停你,你却惦记我家?

自然坚决反对。

而大明继续深入,兵分两路连续攻克米兰、威尼斯,把意大利全境吞进去。

奥斯曼更加强势,直接攻克了几个公国,占据亚得里亚海东岸,和大明平分亚得里亚海。

西班牙出面调停,朱见深却不听,翻越大山,攻打神圣罗马帝国。

朱见深也鬼精,知道这些地盘自己吃不下,他们就专挑好的抢,往突尼斯搬。

奥斯曼得到亚得里亚海东岸,还不满足,兵势向北,攻打匈牙利帝国,要将匈牙利帝国一口吞进去。

谁都看得出来,大明和奥斯曼穿一条裤子。

而奥斯曼的威胁,绝对比大明大得多。

要是摆不平奥斯曼帝国,匈牙利帝国没了,下一个倒霉的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大明和奥斯曼均分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法兰西能获利,其他国家连汤都喝不到。

西班牙发现得不到利益,立刻牵头,举行欧罗巴诸国会议。

邀请大明、奥斯曼进行和谈。

地点设在西班牙马翁岛上。

大明如今也是欧罗巴国家之一了,准确的讲是大楚。

朱见深不见兔子不撒鹰,他要意大利全境,但欧罗巴诸国只承认西西可里岛,其他地方都不是大楚领土。

为了促成谈判。

运河工程暂时停建,以此来威胁大明,朱见深却不吃这套,没有你们,我照样能建。

他下旨,四国停建,大明和奥斯曼不停。

他们不干,大明自己干。

朱见深还在吞并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恰恰大明这一仗,让列国发现了这个老牌帝国的虚弱。

在路易十一眼里,法军要比明军强一些的,若让法国来攻打神圣罗马帝国,能吞进去一半领土。

英国佬也看出了老牌帝国的虚弱,以及教宗对欧罗巴的管控变弱。

换做以前,教宗一句话,各国都得停手。

现在不行了,十字军东征的时代过去了。

尤其西班牙引进大明这只泥鳅之后,教宗对欧罗巴的控制直线暴跌,因为有三百万人口是不信基督的,他们随时能掀翻整个教宗。

这是最恐怖的。

以前是遍地信徒,所以教宗的号召力,无与伦比,比各国皇室要强得多,只要教宗下旨,列国乖乖听话。

现在有三百万个不信主的混蛋,他们能随便破坏教宗的规则。

关键教宗不敢得罪朱见深。

这一年多,教宗和大楚合作很好,朱见深是允许基化的,朱见深也算听教宗的话,不然也不会促成这次和谈。

倘若真激怒了朱见深,朱见深拆毁了教堂,发兵攻打教宗,他们才真的要哭。

英国佬盘算着,英国真的能占到便宜,教宗统治欧罗巴衰弱,是大英的机会,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弱,更说明古罗马时代过去了,该新霸主粉墨登场了。

他瞧了眼西班牙,这个磨刀霍霍的新霸主,眼前的局面,就是西班牙一力促成的。

教宗衰弱,神圣罗马帝国和匈牙利帝国的衰弱,得利的是西班牙啊。

那大英能获得多少利益呢?

这场谈判,让朱见深看到了列国的虚弱。

欧罗巴诸国看似强大,其实彼此制衡,互相发展不起来,他若能趁机吞进去更多领土,纵然会成为众矢之的,但便宜占了。

以后肯定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他也琢磨明白了,他是被西班牙当成枪使了,西班牙想让教宗影响力暴跌,想让老牌帝国衰弱,所以引入了大明。

这次马翁和谈,他必须拿到最大的利益。

神圣罗马帝国的虚弱,恐怕马上就要落幕了,他们里面的几个公国,可不是软柿子。

还有地中海霸主西班牙,海上马车夫葡萄牙,跃跃欲试的荷兰,以及号称陆地皇帝的法国。

这么多强国环伺,意大利又没有战略纵深,一旦群起而攻之,他必败无疑。

所以意大利是面条军,不是没原因的,一个半岛,毫无战略纵深,除了把自己搞得太弱外,根本保不住这块地盘。

朱见深却不满足于这块破岛,他是见过大世面的,大明疆土那么庞大,他虽有北非那么大领土,但以后重心要放在欧洲,必须得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让他在以后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朱见深盘算着,这可能是自己唯一一次,能在欧罗巴撕下一块肥肉的机会。

意大利必须不能吐出来,还得再吞进去一块。

还要打到神圣罗马帝国的皇都去,不计代价的拿下来,这是他最大的谈判资本。

其实还有一点隐形福利,就是罗马教宗。

教宗就在罗马。

就在意大利。

意大利面条军是最弱的,为什么能一直存在,就是教皇保护国,没有教皇,他们连屎都吃不上。

朱见深看到了这条福利,他必须把教宗牢牢控制在手心。

反正他也不信基教。

也不会基化。

教宗对他的控制力以及反噬,聊有胜无,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别人打他,他就用教宗来挡,然后他还不信,气死教宗上下,还扯虎皮,逼得欧罗巴上下都不敢打他,让他快乐的做一个欧罗巴魔头。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