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唐国金国篇:大融合和议会(2 / 2)

如果说,大明像蒙古人一样,总共不超过百万,那么会被其他族给同化掉,可华夏民族有八十亿人啊!

谁不能同化掉?

为什么担心几个亿异族呢?分分钟就把他们同化了呀!

八十亿人,同化两个亿人,难吗?

全世界通行汉语行汉文,不就是同化成功了吗?

只要放开民族观念,将那两亿异族吸纳进来,只要经过三代人,他们还有自己的民族属性了吗?

没有了呀!也不会有了呀!

人心思安,都想好好过日子,既然在大明过得舒服,为什么要造反啊!

至于什么其他人种统治大明,可能吗?

大明有八十亿人啊,他们怎么统治?

就算是统治了,那也是几十代混血之后的明人了,他们还能是异族吗?现在冒出来一个鲜卑人,明人会将他们看成异族吗?不会了呀!

汉文化的同化能力,还用质疑吗?

想想,世界通行英语,多少国家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华人忘记了吗?即便是移民几代的老移民,后代都会说汉语,就问汉语可不可怕!

英语,发展了几百年还不完善呢。

汉语呢,非常非常完善了,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最完善的语言。

而且,这些年老皇帝还翻译世界所有的书籍,转换之后并入汉语,再次繁荣了汉语词汇、语句,增加了几百万条成语,几百万条歇后语、日常语、名人名言,让已经完美的汉语再一次大成,等于说修成玉帝了。

汉语就是个bug啊。

看看韩语,想走出汉语的窠臼,走出来了吗?最后不还得用汉语重新标注吗?

再看看日语,融合进去多少英文,还是得保留大量汉语,因为剔除掉汉语的话,就会词不达意。

世界都被英语统治了三百年了呀,还是摆脱不了汉语。

有这种bug式的语言,还担心汉人血统消失?

傻了吧!

汉文化在,血统就不会消失!

英语统治世界,多少语言衰落,最终消失?

汉语照样生机勃勃,非但没被同化,英语照着汉语,制造出多少词儿来?

如果。

开始民族隔离了。

会发生什么呢?

世界内,会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圈子,这些人会天天琢磨着造反,琢磨着建国,琢磨着独立。

因为这里曾经是我的国,但现在不属于我,你们是外来入侵者,我要恢复我的国!

这种思想可不可怕?

如果融合了呢,鲜卑人和汉人能分出来吗?契丹人和汉人有区别吗?蒙古人和汉人能分出来吗?满人和汉人,谁能看出不一样来?

跨人种就能分出来了吗?

分不出来的。

融合、同化、建设共同家园,是老皇帝一以贯之的国策。

既然杀不掉,就同化掉。

大明立国时,有多少色目人,到了景泰朝一个都找不出来了。

再说了,不同人种有不同的优势,运动场上就是黑人的天下,白人比黄人更理性,黄种人特别能学习。

而小民族里也各有优势,像维京人天生是强盗,好听点说有冒险精神,斯拉夫人是战斗民族,因为斯拉夫人就是维京人;汉人呢,天生勤劳能干,聪明内敛;蒙古人呢,骁勇善战;倭人呢,精悍忠诚,呆板认真;苗人呢,精致忠贞,骁勇能战。

如果各个民族的优点,出现在汉人身上,汉人会变得多么优秀?会不会批量制造出海量的人才?

所以,老皇帝对这些意见全部驳斥回去。

民族融合,共建家园,是大势所趋。

不止大明境内融合,全世界都要融合。

好听点说叫融合,其实就是同化。

焚毁所有国家的文化,让他们必须用汉文说汉话,让他们变成汉文化圈中的一员,全部变成汉人。

分裂才是老皇帝最担心的事。

他不担心藩国互相攻伐,这是早晚的事。

却担心华夏文化的分裂,华夏文明的分裂,乃至有其他族群独立建国,这是不允许的。

老皇帝不在乎国内有其他异族。

却不许其他异族拥有自己的国家。

他们必须变成汉人,永远被汉人统治。

世界上的其他文明,只能出现在博物馆里。

这才是老皇帝真正的野心。

可惜,太子确实愚蠢,听风就是雨。

看看唐国和东越,就偷偷豢养异族,建立军队,这就对了。

作为上位者,用的是下位者有用,而不是什么民族隔绝,有这思想的纯属蠢货。

对于唐国的风气,老皇帝给唐王写信,让他放开民间风气,可唐王置若罔闻。

他性格保守,讨厌开放。

这就造成了唐国娱乐业并不发达。

民间自由,娱乐行业才会发达,才会形成支柱产业。

唐国也不在乎那点小钱。

卖木材、资源就能排行世界前列了。

朱佑杶在唐国盘旋几日。

乘坐火车,去金国。

金国,毗邻唐国,在南美洲东北方向,圭亚那、苏里南、巴西东部,面积仅三百多万。

但是,金国平原占比高达90%。

全国人口2.7亿。

人口之所以少,因为金国百姓不爱种地,都承包给了明人,明人在金国种地,然后粮食出口给大明。

金国人均收入,在景泰六十二年就超过了两千元,每年稳步增长,景泰六十四年,人均收入在2142元左右。

这个数字,让明人眼珠子都红了。

都在怨怼祖父母,当年移民的时候你们怎么就不去呢。

金国是唯一一个移民条件巨高的国家。

前几年移民门槛不高,移民人数暴增,但百姓天天抗议,觉得明人侵占了他们的田园,到景泰五十年的时候,移民门槛逐年提高。

金国是世界上,明人最梦想移民的地区之一。

金王朱见湘,治政能力不如唐王。

可他懂得放权。

金国出现了欧洲的议会制度。

金国的内阁,由十一个人组成,首辅叫首相,每次决策,都是十一个人举手表决。

首相任期是八年,每四年经过一次选举,由朝臣来选举,三品以上的官员拥有一张选票。

属于大明制度下的责任内阁制度。

金国刚立国的时候,也不是这个制度。

金国境内,有加勒比人和图皮人,加勒比人极为骁勇,还有食人的传统,金国士兵不是他们的对手。

金王也不像唐王,唐王能打仗,他啥也不会。

当时随金王继藩的是杨一清,杨一清给他谏言,把军权下放给内阁。

本来该给兵部的。

杨一清耍了个心眼,他是首辅,抢走了六部的权柄,收归内阁。

那是杨士奇一直做的事情。

被老皇帝给打断了,让内阁变成老皇帝的秘书机构,而不是成为一国尚书台。

不然于谦一死,兵部权柄尽归内阁了。

杨一清就在金国实行了这个制度。

内阁一家独大,八部六寺两院形同虚设。

杨一清走后,这种制度被进一步魔改,根据欧洲的议会制度进行的魔改,变成了金国内阁制度。

金王是有权利更换首相的。

金国第一任首相也有意思,为了获取民间支持,他提出政务公开制度,朝廷的财务、政务,要对公众公开,公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下子,这任首相就坐稳了位置。

从那之后,首相变成了百姓在朝廷的代言人,金王想抢回权柄都抢不回来了。

这种制度一直用到现在,三十年换了三个首相,金国蒸蒸日上,俨然成为南美霸主国。

而这项制度,老皇帝颇为欣赏,大明从景泰六十五年开始,也要进行政务公开,朝廷所有一切都要公开,接受百姓监督。

这就让唐王不能理解了。

这天下到底是朱家的天下,还是百姓的天下呢?

金王是迫不得已,被杨一清给坑了,到现在权柄也收不回来,当一个废物点心,日子可不好过。

老皇帝是怎么想的?

怎么处处站在百姓角度上考虑问题,一点都不维护统治呢?

然而,金国百姓却非常支持他们的王,金王朱见湘在民间极受拥戴,也算聊有慰藉。

大明所有大藩国里,唯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就是金王朱见湘。

然而。

朱佑杶在金国最大的感受是,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按理说,这种选上来的,应该为票箱子干活,谁选他他就帮谁,才对呀。

其实并没有。

因为金王有一票否决权,如果得不到金王满意,是可以否决的,重新再选。

金王所有权柄,就在这一票否决权上。

在景泰五十九年的时候,金王进一步抄袭了欧洲制度,把选票扩大到全体金国百姓。

这可出事了。

金王得不到权柄,大臣也别想得到,直接砸锅了。

很显然,金王对自己的处境十分不满,明明我是皇帝,结果被干成了傀儡,我可是金国开国皇帝啊。

当年被杨一清一忽悠,军权忽悠没了,再一忽悠,政权也没了,就剩下一票否决权。

他成了所有藩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被宗室所有人嘲笑。

他当然要反击了。

制度改不了,就改票箱子。

大臣们都给金王上疏,请求金王收回成命。

可金王不管那个,必须要改。

他提前放出风去,民间直接狂暴了,谁不想掌握政治权利呀?他们根本就不懂选票是什么玩意儿,以为自己当村长了呢。

民间支持,打乱了朝中布局。

景泰六十年之后,就出现了众议院和参议院,民间也出现了票箱子。

老百姓才发现,不是当村长啊?是一张选票啊?这玩意有啥用啊?

确实没用。

如果不分上下议院,还有点用,分了之后,毛用没有,就是个形式。

这就是金国首相厉害。

见招拆招,破了金王的绝地反击。

从那之后金王就老实了。

老老实实当个贤王吧,当周天子吧。

但朱佑杶肉眼可见的是金国上下氛围非常好,政治氛围宽和,经济发展自然是不差的。

按理说,这种票选出来的,党争很厉害的,就像晚明的浙党、宣党、东林党。

其实没有。

也不看看首相是谁,这东西完全看政治背景的,谁政治背景强大,谁上来就没问题。

换个政治背景薄弱的,问题就大了去了。

金国第三任首相,是杨一清的儿子。

杨一清在国内也是财部尚书,位高权重,影响小小一个金国,有什么难的?谁敢给他下绊子啊。

金国上下也抓住了政通人和的时机,铺设铁路,快速工业化。

父子俩,一个在金国当首相,一个在大明当尚书,自然互通有无,立刻发现了电气革命的契机。

金国也是第一个开始电气革命的国家。

就这一次时机,会让金国受用终身。

奈何他的任期快到了。

纵然他再厉害,功绩再大,也不能连任了,民间百姓最大的忧虑,就是下一个首相,还会如他这般贤明吗?

这七年,是金国发展最快的七年。

也是金国弯道超车,成为南美经济霸主的七年。

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金国的经济总量是101亿,排行世界前十,朝廷财政收入达到了2.1亿,是藩国第一。

金王对拿回权力,多少有些死心,金太子可没有。

金王有十四个儿子,金太子对拿回权力孜孜不倦,而其他儿子,却只想谋求一块自己的封地。

若无朝廷支持,金王拿回权力的概率不大。

所以,金太子想和朱佑杶一起,去求老皇帝帮忙。

但朱佑杶认为,可能性不大。

老皇帝早就知道金国实行议会制,也知道金王是傀儡,并没有说什么,朝中杨一清,更是太子党。

太子登基后,权柄必然经久不衰。

金国的政局是他的一次大胆实验,必然要看到实验结果,未来是否会在大明内实行,都是未知数,估计中枢都想看看。

也就金太子异想天开。

区别于唐国没什么娱乐业,金国的文体行业都非常发达,随处可见的球场,随处可见参与的民众。

报纸行业,在金国特别有市场。

金国每天能售出10份报纸,是人口总数的三倍有余,证明百姓都有看报的习惯,买的还不是一份报纸。

月销售杂志数字,近8000万份,是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年销售书籍数量,可达5000万本。

这些数据说明金国学习氛围好,国内家庭比较重视教育,积极获取知识和新闻。

体育氛围好,说明金国上下注重身体健康。

根据统计,金国境内共有200万家武馆,武术风靡整个金国。

武术是金国国民最喜欢的健身活动,其次是足球和篮球。

因为武馆横行,让金国的治安并不好。

景泰六十一年,有议员提出议案,金国应该实行禁枪,从景泰五十五年之后,枪击案年年增加,民间枪支泛滥,意味着社会治安差,而武馆横行,民风彪悍,未必是好事。

民间也有文人呼吁禁枪。

像大明就是严格禁枪禁弩的国家,国内治安安全位居全球首位,而藩国中几个禁枪的国家,国内治安都非常好。

这几年,金国首相聆听各部门的意见,也在制定禁枪法案。

只不过,国民还在开垦亚马孙雨林,雨林里还有野人和叛军活跃,所以适当放开枪支管控是可以的。

而且,金国野生动物泛滥,大型动物较多,明人往死里吃也吃不光。

等冰箱生产出来,就是野生动物绝迹的时候了。

因为金国人吃不完,大明人帮他们吃,八十亿明人帮他们吃。

关于野生动物,相关专家也在呼吁,藩国效仿大明,保护野生动物,禁止猎杀、捕杀野生动物。

可藩国没一个听的。

大明保护野生动物,是迫于无奈,明人太能吃了,老鼠都能想办法吃掉,如果不保护,大明境内野生动物估计都得灭绝。

从景泰五十年开始,大明禁止民间捕猎,发展动物养殖业。

想吃就吃肉食的,别吃野生的。

像大洋洲、美洲、非洲是不可能停止捕猎的,这些地方都没开发,凶猛野兽遍地都是,不捕杀人类就没有生存空间。

所以,老皇帝也没听什么专家的屁话。

保护雨林,也是为了保护氧气。

其他的都不太管。

而金国禁枪,极有可能造成野生动物泛滥。

金国首相提出,禁枪法案,预计十年后实行,就是景泰七十五年正式实行,利用三年时间,收取民间的枪支弹药,彻底实行禁枪。

为此,金国内阁和美藩十一王进行沟通,认为美洲该同时禁枪。

美洲十二国,枪击案发生频繁,朝廷都很头疼。

但每个国家发展不平衡,很难统一时间。

经过讨论决定,用十五年时间加快发展,再用五年时间收缴枪支,也就是景泰八十四年的时候,美洲十二国完成禁枪法案。

十二国国主同时签署法案,正式确定下来。

禁枪,可谓是众望所归。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