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时间煮雨(2 / 2)

亦是最早的“情人节”,《周礼·媒氏》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而肆玖城有“三山五顶”之说,这些地方是庙会和香会最为活跃的场所。

所谓“三山”指的是门头沟的妙峰山,石景山的天台山,平谷的丫髻山。

“五顶”则是东直门外的“东顶”,永定门外的“南顶”,西直门外长春桥的“西顶”,右安门外草桥的“中顶”和如今鸟巢附近的“北顶”。

这其中属妙峰山的香会最为繁盛。香会实质上是一种民间花会,也就是宋元时期的“社火”,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民间形成了非常正规化的组织,到了明代,这些结社组织被正式称为“香会”。

而庙会,这时间就属蟠桃会,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地点就在东便门喜凤桥南不远处的蟠桃宫(如今已无存),全名叫“护国太平蟠桃宫”。

从农历三月一日到三日,崇文门一带都是人山人海。

徐慧真想逛逛的也是这个“蟠桃会”。

徐得庸来到徐慧真家,徐慧真正在屋里给小理儿换上了新的小衣服。

小理儿似乎也知道要出去,一直咧着小嘴“咯咯”笑着的淌哈喇子。

徐慧真收拾妥当后,抱着理儿坐上了徐得庸板车,宛如一家三口似得出了门。

徐慧真路上笑着和熟悉的人打招呼。

他们走后一些人不禁窃窃私语:“嘿,这南锣鼓巷来的蹬三轮小子运气真好,竟然被徐慧真看中了,以后啥也不愁喽!”

“可不是,一步到位。”

“我们家铁头也不差,徐慧真怎么就没看上呢?”

“拉倒吧,你们家铁头长得和歇了虎子似的,还好意思说,听说之前的范金有还有经常来的徐老师都对她有点意思,人家愣是没瞧上。”

“挑花的,捡丽的,最后选了没皮的!”

“嘁,那是没皮吗,人家长得最俊最年轻……。”

……

众人八卦一阵也就散去。

一小时后,一个老太太从公交车上下来,遇到一些带孩子遛弯差不多年纪的老人,便上去打听小酒馆的事,说到小酒馆自然就会提到徐慧真……。

……

徐得庸带着徐慧真娘俩顺着前门大街来到崇文门,从这里至蟠桃宫前,沿护城河南岸设有一溜儿茶棚、货摊。

庙会上打把式卖艺的、变戏法儿的、摔跤的,各色应时小吃、各种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哎,糖瓜、糖瓜哎嘿……。”

“烧饼,麻花……。”

……

喧嚣声,各种吆喝声,仿佛一副新时代的清明上河图。

徐得庸将车放在停车点,两人顺着护城河岸向里面走去。

路上他从徐慧真怀里接过小理儿,徐慧真顿时解放了,东瞅瞅西逛逛,不时买点零嘴给徐得庸吃,开心的像是个小女孩一样。

小理儿的眼睛不够用,不时看着徐得庸吃东西,馋的淌哈喇子,很快又被其他的吆喝声吸引,小脑袋扭来扭去“孤勇者”。

很快小家伙便被五颜六色的风车吸引。

风车是用高粱桔扎成骨架,以彩色纸条装成圆形的纸风轮,风一吹纸轮转动,带动小竹棍敲响小鼓,发出巴巴的声音,有四轮四鼓的;有两轮两鼓的,也有十轮十鼓的。

周围围了一圈舍不得离开的小孩子。

“啊啊啊……。”小理儿眼睛瞅着叫起来。

徐得庸笑着道:“哦,你想要啊!”

“啊啊啊……。”小理儿急得小手捏他的脸。

徐得庸停下,在周围小孩子羡慕的目光中,花了五分钱给买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小理儿握在手里瞅了瞅,然后直接上嘴。

嘴里吃着东西、俏脸鼓鼓的徐慧真见此,一把给拿开道:“她这么小,不会玩,你给她买这个干嘛,给我!”

“啊啊啊……。”小理儿对妈妈很有意见。

徐慧真玩嗨了,笑嘻嘻自己拿着玩,看到卖风筝有点娇声道:“我要放风筝。”

徐得庸笑着摇摇头道:“这玩意回去我自己就能做。”

“等会我就想放。”徐慧真扯了扯他衣袖道。

徐得庸见她难得露出小女儿态,只好道:“好吧,我给买。”

卖风筝的有很多种,有大小沙燕的,长蜈蚣的,人像的,最好看的是黄天霸的,最便宜的是小屁帘儿,用来打发孩子,花不了几个钱。

徐慧真选了一个大沙燕的,挂在徐得庸手臂上。

两人很快来到蟠桃宫前。

蟠桃宫庙会特有个老风俗是“拴娃娃”。

旧时京城人求子“拴娃娃”者众多,人们手腕缠红绳,到蟠桃宫东配殿,献上香资后拴住一个殿前摆放的泥娃娃带回家,与子结缘,以求来年添子孙。

可惜,这些热闹的情景,随着明年停办庙会,都看不到了。

明年蟠桃宫庙址会改为眼镜厂,八七年因修建东便门立交桥蟠桃宫被拆除,原址尚保存有“护国太平宫碑”一座。

徐得庸看着一幕,这些岁月日子苦节日多,也许就是为了用其中欢乐,中和其中的苦吧。

人们对于欢乐总是记忆尤深,于是,便有了“盼头”。

现在吃饱喝足了,谁还记得那么多节日?连过年也都没味了……。

逛了一圈肚子饿了!

自然要吃点东西填一填!

徐得庸看到有推着个四个小咕噜的车,一头是火炉子和一口锅,锅上方的货架上灌满了煮熟的肠子,作为幌子吸引吃客。车的另一头是个自制的木玻璃罩,里面放着碗筷和作料,摊位前有长板凳。

这玩意叫羊霜肠,就是羊肠子灌羊血,又叫“穷人美”,很便宜,花不了多钱又能吃到荤腥了。

徐慧真一路吃的差不多,也不愿吃这玩意,徐得庸则坐下来想要尝一尝。

摊主便心领神会地道:“您来碗!”

得到肯定答复,用小铁勺轻轻一搭从锅里捞出羊霜肠撂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圆片放在碗里,再舀一两勺汤,然后放点辣椒油,麻酱汤,香菜末,蒜泥等作料:“得嘞,您吃去吧!”

徐得庸道了声谢,慢悠悠吃起来,旁边徐慧真抱着小理儿说话,小理儿只能嘴馋的能看不能吃。

周围裹挟着真实如旧照片般的交织,不过此时一碗烟火。

世事沉浮,折字为安,当时只道是寻常……。

……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