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家长里短(2 / 2)

穿衣显瘦,脱衣有肉,说的也是徐慧真这样的女人,而且肉还没长错地方,你说气人不!

可惜,这些日子他只能兴致勃勃,望肉兴叹,想“昆昆”都不行。

哎,尝过滋味之后,一朝回头从前,憋着的时候也不好受。

那样的夜晚只能望梅止渴,请媳妇的“五姑娘”出山……。

……

吃完饭,院里也渐渐热闹起来,天气热,早睡也睡不着,很多人都会在院里纳凉。

四合院的孩子们也不嫌热,在各个院子里光着膀子窜来窜去,很快就满头大汗。

就是老爷们也光着膀子,摇着蒲扇,扇风还驱蚊,当起了“膀爷”。

徐得庸一家也不例外,吃完饭在自家门前棚子下一坐,也就是他们收音机没有拿来。

不然,到时候一放,三个院里的人八成都会围过来。

这也是徐南氏不愿意要那收音机的原因。

这种事有一便有二,当人听惯了,你某一天要不拿出来供其他人听,他们心里肯定多少会有些意见。

这就好像帮忙一样,帮几次是帮助,帮多了,就成欠人家的了!

为这种事可能无端惹一身骚,还不够麻烦的。

徐南氏觉得听她的矿石收音机挺好,耳机一戴,谁也不爱!

徐得庸优哉游哉的躺在躺椅上,吃着菱角和鸡头米做零食,旁边两根香蒲燃烧冒着袅袅青烟。

小理儿也不嫌热,非得腻歪在他身上,他已经够热的了,还得抱着一个小火炉,只能不断地煽动手里的大蒲扇。

嘿,这时候要把菱角和鸡头米做成河鲜冰碗,那才爽快哩。

以前荷花市场的河鲜冰碗,碗里码放着切好的新鲜细嫩的莲藕、去了皮的菱角、莲子、新鲜鸡头米、鲜核桃仁、鲜杏仁,都是用碎冰冰镇过的。

碗尖儿点缀着洁白的白砂糖、鲜艳的榅桲,看一眼就是享受。

虽然没有制冰机,老京城夏天并不缺冰,每年冬天什刹海冰窖,和家里拥有冰窖的人家,都会存上很多冰供来年夏天的时候用。

还有盛在冰水里的拨鱼儿、凉粉儿、莜面碗托,卖鲜菱角和老鸡头的小贩穿行在人群中。

可惜家里没有冰。

徐得庸也只能暗自可惜,殊不知他吃着东西亦是别人羡慕的对象。

比如小理儿,不时抬头看他在吃什么,徐得庸便和她玩起来“躲猫猫”。

小理儿一抬头他便“住嘴”,一不看他又吃起来,最后急得小理儿伸手去扣他的嘴巴。

何雨水过来拯救了他,小理儿还是很喜欢和小姐姐玩的。

何雨柱瞥了眼跑人家那的自家妹妹,有些无聊的扇着蒲扇道:“得庸,咱们打会牌吧。”

徐得庸道:“没牌,不打。”

“那下六子棋。”(还记得用石子、木棍玩棋的经历吗)

“没意思。”

何雨柱没好气道:“你才没意思。”

徐得庸没搭理这货,这货明显“火气”比他大,让羡慕去掰!

这时,刘海中领着刘光齐笑呵呵的从后院出来。

……

感谢“书友1410***7791”“小丑是真丑”“校攛”“间肉仙”“残梦凌”“六道无颜”“long23”“王书虫901419”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