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顶把力(1 / 2)

快傍晚了,秦向河才重新回到村西头。

远远就见坡下晒场那,围着满满一群人。

不用猜,也知道,准是他爹在那给人写春联呢。

这年代,倒也有卖春联的,然在农村,基本都是自己写。

若是家里没人会写,又或字写不好,一般是找沾亲带故的帮忙写。

再不济,就是找左右邻居。

在茅塘村,唯独三处是例外的。

一个是村长刘庆来家,一个是大猛的三叔家,再一个就是他爹这。

这三人,也是村里毛笔字写得最好的。

会比别处多些人来求对联。

不收钱不收礼,毛笔墨水也不用拿。

但对联要用的大红纸,则要自带,顺便,拿来前自己量尺寸裁剪好。

当然,也不全是红纸对联。

按楚湖这边风俗,家里老人过世,要守孝三年。

这三年,在每年春联上会有体现。

第一年为重孝,家里全部贴白纸春联。

次年为轻孝,贴的是黄纸春联。

等第三年,则变成绿纸春联。

草木枯死之后,根茎逢春又能成活,所以绿色代表轮回,贴这颜色的春联,是表示换孝。

以前。

每逢过年,附近都有十几家,拿着裁好的纸,来让他爹帮忙写。

而从去年开始,求写春联的人就多起来。

今年。

放眼望去,不知已经写好了多少。

反正现在桌前,还围着二十来号人。

有写好的,就赶紧放到旁边干净地上,又或搭在柴垛子上晾着。

要等墨迹差不多干了再带走,否则很容易弄花或滴墨。

秦向河走到跟前。

围着的人见到,纷纷打招呼。

他一一回应,见他爹腰别烟袋,特地将袖筒挽的高高,边对照旁边翻开的对联书,边认真写着。

“你那的,全写好了,放你大哥家那边了。”

秦开胜若有所觉,停笔的抬头,发现小儿子就站人群里。

闷声道了句。

复而,低头,继续悬起毛笔。

秦向河听了这话,笑笑的离开。

和白鹿结婚后,他就赌气搬去了村东头住。

而后每年过春节,因他毛笔字不行,长溪这边,也没有女人写春联的先例。

所以,就算白鹿毛笔字尚可,也写不了。

最后都是和刘剑,一起去找大猛三叔给写的。

从前年开始,村东头家里的春联,才换成了让他爹给写。

今年, 是那二层小楼,以及新盖大院和厨房第一次贴春联。

从南宁回来,他爹就特地要了钥匙,郑重其事带了线尺和纸笔,叫上大林子,去量了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