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众人的叹服(2 / 2)

而且以李宇手中现在的兵力打鞑子都那么轻而易举,再加上其他的地方的兵力又不强。

如果李宇想要说反叛的话,那能够轻而易举的打下大明的半壁江山,这都是在他们考虑其中的事情。

本来李宇这样做可能是出于好心,但是在张岱他们看来,如果他们这样做之后,其实就和朝廷之前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甚至是崇祯就管不到陕西,那他们就是国中之国。

到时候为了更好的发展,李宇不得不起兵,将附近这些地方给吞并了,那就是和大明正式决裂的时刻了。

虽然现在还不到时,但是只要李宇他走这一步,那就是一个开始。

只是说现在李宇没有感觉到罢了。

看到两个人走了之后,李宇还是有些困惑。

不过这也不是他们要考虑的事情,这样张岱他们按照自己说的做,那接下来无论粮食的丰收还是说其他行业的发展,他相信能够将陕西打造成另一个遵化的,只是说比遵化大了好多倍。

到时候他在明末也算是真正的有根基,他再做一个混吃等死的富一代,这也就是李宇不思进取的表现。

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去取代崇祯,毕竟如果他取代崇祯的话,自己每天忙得跟狗一样去解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这当然不是李宇想要的了。

只是说即使他不想要,他手下的这些人,可能会效仿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到时候就由不得李宇了。

而张岱那边做事也是雷厉风行,很快就把所有的人派出去丈量土地。

现在还有一些小地主,这些地方有地契的话,暂时也不给他们处理。

剩下大部分无主的土地,或者是那些地主已经被赶跑了的,那这些都要收归官府所有。

这样的告示一出,当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毕竟这么多的土地都是地主的,而现在李宇收回去之后又出给百姓们租种,而且只是收入两成。

这是让大家想不到的事情,这个时候大家才意识到李宇确实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恩人。

而同时,其他的那些粮商也已经把他们的粮食处理完了。

但是大部分的粮食其实都被张岱派人买去了。他们现在储存在长安的粮仓里面了。

而不知道谁已经把李宇整个的计划给透露出去,此时百姓们才知道原来利率提高10倍的量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所有的人都往这里运粮食。

最后他再把粮价降上去。

就是这些人想要把粮食运回去,一个是粮食的损耗,另一个就是运费的问题。

所以他们不得不最后把粮食都在长安城这里卖了。

大家知道这个计划是李宇出来之后,在纷纷的对李宇树起大拇指上。

那些原来骂李宇的人,现在感觉肠子都悔青了。

虽然说那段时间他们花了不少的钱去买粮食,但是想想自己损失的这点钱和利润相比,自己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他那个可是真正的救百姓于水火,虽然说看了这些粮食价格上涨了十倍,但是这些百姓们获得了救命的粮食。

这一点就是李宇的计划。

当然也听到了李宇怎么吸引他们来的,想到这里以后粮商他们对于李宇也是恨得牙痒痒。

想着下一次如果长安这边再有事情的话,他们绝对会袖手旁观。

即使是粮价再高,他们绝对也是眼睛眨都不眨一眨,绝对不会往长安运粮食了。

当然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而已,面对巨额的暴利的时候,他们总会想着又侥幸的心理。

万一到时候他们也想在官府降价卖粮食之前,就把所有的粮食都卖出去,那就大赚一笔,顺便坑了一下李宇,那又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呢?

以至于长安城乃至陕西的粮食问题解决了之后,大家把李宇传的神乎其神。

而这一个计策也很快传到了京城,魏藻徳,温体仁以及崇祯的耳朵里。

大家听完这个计策之后当然反应不一,尤其在崇祯听到这个计策之后,而且这个计策实施的相当顺利啊。

自己发出的那道圣旨却瞬间的没有用了,现在看起来有些多余,甚至是有些愚蠢。

这就让崇祯现在有些尴尬了,同时现在粮食问题解决之后,李宇又获得了百姓的支持。

而原来陕西那里贪污横行,民不聊生,所以朝廷早就在那里失去了民心。

李宇这么一弄,他变成了民心所向,才是崇祯忌惮的地方。

所以他现在对于李宇更多想的顾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