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抉择(2 / 2)

而不像其他的人本身就是大明的将领,肯定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

而崇祯也知道这一点,李宇他真的有实力去覆灭大面,在这个时候崇祯其实也着急了,想着怎么将大明的快速的发展起来,走出现在这个漩涡。

无论是接下来应对李宇还是应对鞑子,他也都有实力。

孙传庭这个时候听了崇祯的话之后,也大概明白崇祯这些地方的心思了,怪不得原来他们每次和鞑子作战的时候,当出现了一个勇猛的将领能和鞑子对抗的时候,后来也都被崇祯以各种理由夺了军权。

现在看起来他就是怕出现像李宇这样的人,而现在却已经出现了,而且不是从军中起来的?

那崇祯对他的限制实在是太小了,而现在想想这样的担忧也不无道理,当一个人手握重权的时候那谁还愿意当成一个待宰的羔羊。

毕竟自己生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总比交给崇祯强吧。

而且像李宇这样的,根本就不敬皇权的,想让他将手中的兵权交出来,这根本就是难上加难。

不过让他放心的一点就是,李宇现在根本就没有反叛的意图,而只是一心想将陕西那边发展起来,这一点的话,就让崇祯多虑了。

所以虽然李宇不愿意全心全意忠心崇祯,但是他名义上还是大明的军队,让他去打鞑子的话,李宇还是非常愿意去的。

那就相当于他们有着一部分后备力量,只是这后备力量不属于崇祯罢了。

现在崇祯就是对李宇这股力量比较忌惮,想着直接将他手中的兵权夺过来,让这股威胁彻底销声匿迹。

在这一点上,孙传庭当然和崇祯有着不一样的意见了。

“皇上,现在事已至此,我们想要和李宇去掰腕子,那结果都是我们不能够承受的。

既然李宇已经成长到了这个地步,那只能够任由其发展下去了。

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两点,一个是和李宇打好关系,让他一直是大明臣子的名义。

这样一来他也就不会再去反叛朝廷。

另外一点我们可以让李宇到处去灭火,去清除鞑子和起义军,这样一来可以不断的消耗李宇的实力。

这也算是李宇该做的一件事情,毕竟我们给了他足够的自由和权利,他也更为大明付出一点。”孙传杰对着崇祯说道。

当然了,他如果站在崇祯的角度上想,他也肯定也会想将李宇这支军队牢牢的抓住到手中。

但是以目前的状况来看,这样想这些既然做不到的话,那何不退而求其次,不要把李宇逼迫的和他们对立的局面上,要不然大明可能真的是覆灭了。

而有了李宇这么强劲的一个敌人在旁边虎视眈眈,那估计大家都睡不着了吧。

还不如直接和李宇打好关系。

现在李宇已经成长起来了,既然阻止都阻止不了了,为什么不以皇上的名义给李宇更多的封赏,让李宇对大明朝廷心存感激。

到时候如果他即使是想要反叛,内心也会比较愧疚,这件事情可能也就拖下去了。

等到李宇他们内部出问题的时候再去一网打尽,当然了这只是看运气。

如果说李宇他们内部,不会像李自成那样出现任何问题啊,只能看谁熬的时间长了。

正面刚起冲突就是最差的一个方案,这就是孙传庭所考虑的。

毕竟他们现在还没有将鞑子全部消灭掉,当他们将鞑子全部消灭掉之后,剩下他们内部怎么处理,就看谁的实力强大了。

而崇祯听得孙传庭的话,眉头皱了皱,他知道孙传庭对于李宇的印象还是挺好的。

他听到孙传廷这个方案的时候就想这是孙传庭有些偏李宇。

但是后来仔细想一想这个方案之后,这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做的事情了,谁让自己的手下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呢。

说不定如果自己逼迫李宇太狠,他直接反叛了。那他说打到京城就打到京城,自己这边还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他也听说了李宇攻打长安城的过程,知道李宇手中有两枚非常厉害的火炮,而如果这个武器用在京城的话,说不定也直接能够将京城打下来,到时候自己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皇上,微臣同意孙大人的建议,现在并不是和李宇冲突的好时机。也不能过度的逼迫他的时候。

而其实现在李宇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解决了陕西百姓生存的问题,现在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陕西百姓流离失所,而且才有了李自成的机会。

而现在李宇所做的事情就是就是让陕西重新激发活力,而既然现在李宇已经占据陕西,并且他的实力战绩彪炳,想拿回来,现在仍是不太可能。

但是我们可以让李宇按照陕西的程度,收百分之10到20%的税收。这样我们最后只拿钱就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