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鹬蚌相争(2 / 2)

我们直接给他们直接放行,同时和他们交流了一下,才知道豪格已经背叛了鞑子,同时他勾结了李宇,对多尔衮进行了行刺。

但是功败垂成,不过有一点是现在的多尔衮已经受伤,短期内应该好不了了。

而且我觉得这件事情鞑子那边绝对不会这么轻易的善罢甘休,豪格这一次可是对多尔衮的刺杀,如果他们不报复回来的话,估计他们心里也咽不下这口气。

现在他们双方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只是因为他们在我们大明损兵折将,没有实力反击而已。

另一个就是李宇的实力还是比较强的,这几次都把鞑子打的落花流水,那么接下来双方估计会处于一段短暂的安静时期,但是双方的矛盾已经非常的深刻了,大战是一触即发。

我们是不是能在这件事情上做些手脚,等到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我们再站出来能够获取最大的利益。”吴三桂把自己获得的情报告诉了众人。

同时把事情和他们分析了一下。至于接下来怎么做,就不是吴三桂能够决定了。

他现在只是一个听话的臣子,如果以前的话,他的意见可能还非常的重要,甚至是能够左右崇祯的决定。

但是现在自从和鞑子交手,那一次他损兵折将之后,他的话语权已经下降了很多。

吴三桂也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个时候他要想保住自己的性命,保住自己的职位的话,那就老老实实的别再出头。

因为他现在已经没有背后的实力为他撑腰了,既然这样的话再不低调下去,那就真的成了出头鸟了。

到时候崇祯肯定第1个拿他开刀。

“吴爱卿,你做的非常的好,这次也算是立功了,我以为双方没有任何大战的时候,没有想到李宇那边居然憋了这么一个大招。

如果让他成功了的话,鞑子内部肯定会乱起来,接下来他可能就不费吹灰之力的将鞑子那边摧毁掉。

看起来李宇也并不单单是实力强的,心机也是非常的重,那么对于这件事情你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崇祯对着大家说道。

毕竟他才是皇上,所以更多的还是听取别人的意见,最终综合起来哪个对他们有利的话,那他就会采纳哪个意见。

这才是他最终的作用,崇祯他并不认为自己比面前的温体仁和孙传廷这些人聪明多少,他只是说是那个最后拍板的人罢了。

“皇上,我认为这件事情是好事情,无论鞑子和李宇之间怎么闹腾,那么对我们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毕竟只要是他们双方不和就会起争执,那么鞑子和李宇之间可能就会再次出手。

虽然说李宇的实力碾压鞑子,但是如果李宇和鞑子斗争的话,总会损兵折将。

这样对他们也是一种消耗,在此消彼长之下,我们的优势就会扩大。”温体仁对崇祯说道。

温体仁也非常清楚崇祯的处境。虽然说有了李宇的出现,使得大明的外部环境好了很多。他们也不用担心鞑子时不时的来打秋风。

但是每一个时期人的烦恼都是不一样的。

就比如说现在,崇祯没有了鞑子的威胁之后,现在担心的是李宇的威胁。

李宇和鞑子战斗,表现出的实力让人惊叹。鞑子估计也早就后悔遇上李宇了吧。

而如果任由李宇发展下去的话,最后李宇稍微有点动作,他们大明估计也没有抵抗的实力,最后只能任由李宇摆布了。

所以只有李宇他们不断战斗,才能让李宇减少发展时间,损耗他们的实力,这才是对他们有利的。

“是啊,皇上,看来李宇想要兵不血刃的拿下鞑子,只是有点玩脱了。

鞑子虽然损兵折将,但是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接下来李宇就会面对鞑子的报复吧。大兵团作战,可能鞑子还真打不过李宇。但是刺杀这种事情,可是谁都能做的,李宇接下来就会很倒霉了。”魏藻德赶紧拍马屁说道。

他说的都是对崇祯他们有利的,这让崇祯非常开心。

“嗯,这确实是一件好事情。那我们就坐山观虎斗吧。既然他们有这个兴趣,我们也就不拦着。你们看我们是不是做点什么,这样的话,我们推动下事情的发展,别让他们停下来。虎头蛇尾的,这样多不好。”崇祯对着众人说道。

对于大家共同认为这件事情有利自己,那么他也非常高兴。

只是李宇敢对鞑子出手那是仰仗着自己的实力。而鞑子现在势弱,敢不敢对李宇出手还不确认。

万一他们退缩了,那怎么行。必须让他们争斗起来。

“皇上,我感觉这件事情我们还是不参与的好。坐山观虎斗听好了。

如果我们参与其中,无论是哪一方知道了,都会对我们出手。那样就把我们卷进去了。

他们双方斗争,当然希望有第三方在旁边虎视眈眈了。

不暴露还好,一旦暴露对我们会有致命打击。”孙传庭对着崇祯说道。

如果说他们帮助李宇对付鞑子的话,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即使鞑子气愤也没有任何用处。毕竟大明和鞑子本身就是敌对的关系。

那么双方对一方,鞑子可能就偃旗息鼓了。

不过如果崇祯是派人挑拨双方关系,然后让人抓住,那么李宇和鞑子肯定都看不过眼。鞑子对付大明的话,李宇很肯定不会出手,甚至是会给鞑子提供一些便利条件。谁让崇祯这边不安好心的。

所以当崇祯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孙传庭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

即使他们出手也有找准时机,而不是现在这样愣愣的往上冲,那么下场肯定很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