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 好莱坞02 三分钟,我要他所有资料。……(2 / 2)

始于聊斋 非摩安 19729 字 8个月前

保利娜·伯吉斯打了报告后,林莱若有所思,她明白她现在所拥有的影视制作公司名声不显,可大框架正在着手搭建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林莱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她还有做一些资源整合,此外,关于电影的发行问题,她也有考虑到了,不仅是在北美,还有海外的。在这方面的话,她准备搭一下莱文特公司在海外分公司的顺风车,主要是借助他们的势和人脉,再佐以金钱开道等最行得通的方法。

这一动向,林莱觉得还是能向保利娜女士透露一下的,好让她去忽悠人,不至于那么空手套白狼。

保利娜女士:明白。

保利娜女士雷厉风行地将那个电影项目,从她的前东家那里夺了过来。那是一部青春喜剧,暂用名《春天不是读书天》,它的编剧和导演是同一个人,约翰·休斯,他在这之前已经编导过三部同类型电影,都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所以这次他再次编导同类型电影,将会有大几率再次取得成功。

再有这一类型的电影,通常投资都不大。

像这部《春天不是读书天》,经过制作部门的综合评估后,开出了六百万的预算。

这个数额,在如今的好莱坞算是小成本了。

很快,这个电影项目就正式立项,进入预拍摄阶段了。

保利娜女士是这部电影的制作人,而林莱对这部电影没有过多干预的欲望,就尽可能放权给了保利娜女士,倒是她看着保利娜女士风风火火,眼睛放光的模样,稍微有点羡慕。

林莱并没有惆怅多久,她转念就想,她完全可以开发她感兴趣的项目啊。

首先,排除《哥斯拉》。

其次,《蝙蝠侠》排除……吧。

动作片,可以考虑。

犯罪片?记上。

林莱对最后一个类型的电影项目目前是最感兴趣的,她甚至还进一步想到了从现实事件中取材。首先从她脑海中冒出来的,是最近发生的无差别投毒案,受害方是百时美公司,它是莱文特公司的竞争对手之一,加上这种事件对公司伤害巨大,所以林莱会格外注意到。

只不过这并不是她最会上心的。

冷不丁的,一个在当年就格外引起她注意的案件冒了出来。

这个案件有两个受害人,她们在酒吧里遭受了无法逆转的伤害,然而这个案件的症结在于在她们受害前,有证人证明她们行为放荡,有勾引被害人们的嫌疑,因此这个案件一出,大家不先去谴责被害人们,反而不吝啬用恶意去揣度那两个受害人,认为她们有那样的凄惨遭遇是应得的,正所谓“受害者有罪论”。

关键在于不仅旁观者这么认为,当案件进入司法程序中时,处于这个程序中的各方也不乏这种观念的持有者。被告方的律师们就不说了,他们自然会利用这一点去攻讦受害者,将所谓的强-奸变成合-奸,为被告人们脱罪。

而陪审员们,他们都是被随机选出来的普通人,自然会有人认同受害者有罪论,而这无异于是对受害者们的持续伤害,还会让她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

而最终的审判结果,也绝对不会让受害者们感到安慰。事实也是如此,那起案件最终判决轻得过分。

这么一来,在这起案件中,仅从法律层次上考虑,受害者权益就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进一步也能说到女性权益上。

林莱对这起案件记忆还是比较深刻的,如今想起来,就觉得她有必要做点什么,前提自然是不要对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们再造成什么伤害,还有可能这样的电影拍出来,所起到的社会意义恐怕微乎其微,但这时候她觉得做了总比没做要好。

所以现在林莱有了这个念头,她是肯定要将它落实的。

剧本什么的,她并不会写,这点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做。

什么样的编剧合适,这她还得询问保利娜女士这个资深业内人士才可以。

想到这里,林莱将这件事记了下来,准备回头落实。

说起来,这样令人痛心的案件,林莱去回想的话,她能从她的记忆宫殿内找出很多件来。

尤其是她在《犯罪心理》那个世界时。

是的,林莱已经知道那个世界是由这部美剧衍生出来的,她还曾看过它。那感觉其实还有些奇妙,她并不存在于此,可她所熟悉的人却在,甚至还有了自己的生活。

好在林莱还能将她那个平行世界的人,和电视剧中的人区别开来,不至于为此烦恼。

说不得这个世界她还可以将这部电视剧制作出来呢。

其他世界的蓝本也是。

唔,不不,有些还是不用了。

·

·

林莱想做就做,很快她就落实了编剧人选,请对方严格按照她的要求编写剧本。

因为这件事,林莱决心在西海岸安顿下来。

斯黛拉夫人不太理解,却没有置喙什么,只有将她的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安排妥当。

斯黛拉夫人她还亲自过来了好几趟,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这不免让林莱想到了她还是小宝宝的时候,斯黛拉夫人就是这么镇场的,而对那段时光,林莱绝对称不上怀念。

在西海岸安顿下来后,要说林莱的生活有很大的变化,那倒也没有,顶多是她有了可以倾注多余注意力的事情,其余时候也和过去差不多。

只是她觉得定制一个剧本这么一件事有点意思了,被她选定的编剧汤姆·托波尔,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规定好主题的剧本,在好莱坞并不新鲜,何况这次雇主还给出了很细化的要求,所以汤姆·托波尔认为这份工作并不太难,再有他的上一份工作,其实和这份工作有些同质化,照本宣科来写剧本就可以了。

然而雇主拒绝这份照本宣科,她还嫌弃剧本过于工整,实际上这是如今好莱坞电影日渐流程化造成的,甚至于剧情什么时候要有个高-潮,什么时候进入第二幕、第三幕都能具体到剧本第几页,放到电影上就是第几分钟。

对于这种定式,作为一个不怎么本土的编剧,汤姆·托波尔认为它有好有坏,可这毕竟是个好莱坞剧本,所以最好还是按照这个定式来。

他这次的雇主在这方面似乎是个小白,不过她很快就理解了,认为定式下还是有能够灵活操作的空间。

这一点倒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剧本内容,它最终呈现的故事,至少得做到让进到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的观众,会摒弃偏见和恶意,客观地去看待受害者遭受的暴行,进而支持她维权到底。

还有,务必要客观、公正地呈现这个故事,更不要一味喊话,直白地将主旨点明,否则要将这样的一起案件拍成电影的初衷就大打折扣了。

这必然很考验编剧的功力。

其实不止是编剧,导演、演员都需要被考虑进来。

林莱她并没有正经地做过导演,所以她不会贸然就上阵拍什么,她能做的是寻找合适的导演,顶多让她的意志被导演很好得贯彻。

至于演员?

林莱已经意识到就她想要的剧本,不说其他角色,单就是支撑整个故事的受害者,这个角色就非常吃演员的演技,因此她绝对需要找到一个顶尖的演员,以起到快速打动观众情绪,引导观众耐心观看电影,最好最终还能起到拔高电影本身质量的程度。

就是她这座小庙,能招来大佛吗?

苦恼啊。

在编剧汤姆·托波尔和他的助理们忙着撰写又一版剧本时,林莱带着这个烦恼回了一趟纽约。

一方面实验室那边有问题,需要她亲自过来处理——林莱一方面花钱如流水,一方面又很能创收,这就是她能肆意在好莱坞闯荡的绝对底气,事实也是如此,没有人不满,至少明面上是这样。

另一方面,亚历山大绝对没有想念她,他也绝对没有借着询问她对她提出的朝医美方向进军的想法,在百忙之中见她一面的意思。

林莱都懂得的。

所以她装作不经意地提出他们俩好久没一起打球了,不知道这次她回来,亚历山大愿不愿意赏脸?

亚历山大可有可无地点了头。

第二天,他们俩有一起去打了次高尔夫,亚历山大老当益壮,率先旗开得胜。

林莱可没放水,至少没有被亚历山大发现。

本来斯黛拉夫人还准备好了剧院的票,林莱对据说是最近最火爆的戏剧《危险关系》有点兴趣,亚历山大则是当时默认了可以一起去欣赏,只是临了他工作太忙,到底还是排不开时间,只能爽约了。

林莱懂了,他们祖孙之间有温情,但不是很多。

《危险关系》林莱倒是去看了,惊讶地发现其中扮演专门引诱女人的情场老手瓦尔蒙子爵,是《哈利·波特》里的斯内普教授,没想到演员本人演起那么个惹人厌的“渣男”来很是举重若轻呢,果然这就是优秀演员的专业素养吗。

就是不知道她想要的优秀演员,什么时候能出现?

林莱回到西海岸后,继续分出些精力在她的电影项目上,不久后还得知了一条新闻,那就是好莱坞各大电影关系看到《危险关系》剧版那么火爆,秉承着不能放过这个热点的原则,很快就有电影公司宣布要拍摄电影版,选角还选得很火速,演员还基本上都是美国人。

林莱:‘唔。’

《危险关系》原著讲的是十八世纪法国上层社会的虚伪、浮华,戏剧版则是由英国人改编来,还全都由英国演员出演,他们演出了精髓,可美国人?总觉得会少了些味道呢。

林莱是这么感慨的,保利娜女士则是遗憾错失这么个大概率会赚的电影项目。

其实保利娜女士就那么一说,他们公司现在确实底蕴不太足。

林莱也清楚这一点,她关心的是到时候她那个剧本选定了演员,要是对方看不太上他们,那就没办法,只能拿钱砸了,希望到时候新闻不会报道说她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在这种想法下,林莱就继续寻摸合适的演员,她还征求过编剧汤姆·托波尔的意见,看他心目中合适的女演员都有哪些。

可惜,他提出的那些女演员,林莱都没看上。

这弄得林莱都有些烦躁了。

烦躁值+5.

为了排解压力,林莱去了好莱坞一家击剑俱乐部,这里的一名教练曾经当过她一段时间击剑方面的家庭教师。对方在知道她来好莱坞后,就让人送上了名片,欢迎她去玩。

林莱之前成为了该俱乐部的会员,今天却是第一次来。

她曾经的家庭教师海伦娜·考克斯过来接她,两人寒暄了两句,便换上击剑服,去训练室比赛。

三局两胜后,认输的海伦娜·考克斯摘下面罩,笑着说:“看来莱克茜你一点都没有退步呢。”

“过奖了。”林莱心情好一些了。

离开时,她们经过公共训练场,林莱随意瞥了一眼,恰好其中一名运动员刚赢得了比赛,摘下面罩,露出金色的头发,和一张俊俏的脸。

林莱想到了什么,没有移开目光。

海伦娜·考克斯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随口道:“哦,那是最近我们这儿的明星学员,‘唐璜’。”

林莱:“?”

海伦娜·考克斯解释说:“他在附近的露天剧场演唐璜啦,据说很受欢迎。”

林莱这次是有那么些心血来潮了,她冲那边挑高了一边眉毛:“我可以向唐璜先生请教请教吗?”

海伦娜·考克斯愣了下,笑得揶揄:“虽然这很不像你,而且胜败没有悬念,但做你想做的,莱克茜。”她说着还做了个“请”手势。

对海伦娜·考克斯的言外之意,林莱心中是怎么想的,只有她自己知道了,表面上她还是不动声色的。

她一手抱着面罩,一手拎着花剑,分开人群走了过去,在唐璜先生跟前站定:“唐璜先生?莱克茜·莱文特,向你讨教。”

她身材颀长,因为常年保持训练,所以很有爆发力,要形容的话,她会很像是猎豹,只是如今穿着击剑服,不是很直观。可脸是露出来的,那绝对是一张好看的脸,平时还稍显冷酷,此时因为蓝眼睛里带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笑意,使得整张脸生动、动人起来。

没有人能狠下心来拒绝她的。

“唐璜先生”也不能。

一局过后,林莱意识到“唐璜先生”确实不是个花架子,但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她收回剑,摘下面罩后轻轻一笑:“请不要气馁,唐璜先生。”

林莱并没有多呆,也没问明显想自我介绍的“唐璜先生”真名,就晃晃花剑离开了。

等见到她的生活助理,秉承着“花花公子”到底的原则,压低声音说:“三分钟,我要他所有资料。”

……并没有!

她用不着这么直白,只需要用眼神暗示下生活助理就可以了。

林莱要真那么说,保管她下一秒就羞耻心爆炸。

生活助理尽管惊奇,可她还真明白了老板的意思,很快“唐璜先生”的资料就送了过来。

原来他真名是加利·艾尔维斯(*注1),是个从英国来的,在美利坚没有多少知名度的小演员。目前是在等待好莱坞垂青的同时,靠做戏剧演员磨练自己加恰饭。

林莱沉默着,她在想做“花花公子”的下一步是什么来着?

她第一次做,没有多少经验啊。

那就想想“前辈”是怎么做的。

说到这个,那确实是有前辈可以借鉴的,可是她从布鲁西宝贝那学来的技巧去撩其他男人,怎么想都有点奇怪吧。

嘁,他又不能跳出来怎么着她。

林莱正想着,她的生活助理开口询问道:“莱克茜小姐,需要我给他递名片吗?”

林莱:‘…………你为什么这么熟练啊?还有这名片里是不是还包括房间号什么的啊?大可不必。’

总之,随着时间流逝,林莱开始下头了。

算了,她还是再做做心理准备吧。

在林莱变得无欲无求的第二天,好运降临到了她身上。

在林莱来到她为了编剧在城里租的办公室时,办公室里已经有了一位客人。

在看到对方的那一刻,确认了她的身份后,林莱不禁眼前一亮。

客人见状跟着笑了笑:“请原谅我冒昧前来。”

“请不要这么说,你在这儿很受欢迎。”林莱走过去,主动伸出了手:“莱克茜·莱文特,请叫我莱克茜,福斯特女士。”

“朱迪,叫我朱迪。”不请自来的客人朱迪·福斯特边握住她的手,边说道(*注2)。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