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拜师边让,联姻士族(2 / 2)

边让还在疑惑的时候,就看到为首那人恭敬上前见礼。

周琦的称呼,也让边让非常诧异。

周琦这里并未提及官职,而是以“后学末进”形容自己,以“先生”称呼边让。

如此一来。

周琦降低姿态前来拜访边让,既不会有损自己的威严,也使得边让如沐春风。

仅仅一句话,就让边让好感大增。

边让虽然狂放不羁,也算是东汉末年的大喷子之一,喷的曹操都受不了将其杀掉。

不过花花轿子人抬人。

既然周琦能够降低身段,以后辈的身份亲自前来拜见自己,边让如果再咄咄逼人,那就不是名士风骨,而是刻薄寡恩了。

他急忙回礼道:“车骑将军位高权重,岂能亲自拜会与我?”

周琦说道:“先生此言差矣。”

“从年龄上来讲,先生乃是长辈;从学问上来讲,先生学识渊博,远胜于我。”

“所谓达者为师,师者如父。”

“我前来拜会先生,不以官职论高低,乃以后学末进之身份,又有何不可?”

听到周琦这番话,边让颇感受用,将周琦、陈温二人引入郡守府,才得知陈温交接完扬州事务以后,居然不打算离开,而是想要定居扬州,在此地治学育人。

边让闻言不由大喜过望。

他本就乃是饱学之人,此前陈温虽说对其颇为尊敬,但是边让还是有些瞧不起陈温。

盖因陈温此人有些功利心,没有办法安心治学。

否则以陈温的天赋,未来必然也会成为一代大儒。

如今陈温愿意放下所有,留在扬州安心治学,反而让便让刮目相待。

“假以时日,元悌必为一代大儒!”

三人喝酒论诗。

周琦为了迎合两人,将自己这些年所学经要悉数道来,又抄了一些未来的诗词以及见地,也是令边让、陈温二人颇感诧异。

直到此时,他们似乎才明白,为何出身不好的周琦,居然会得到那么多名士的器重。

边让忍不住叹道:“子异博学多才,才思敏捷,只可惜未能深究经学,否则只要静下来心来治学,未来成就必然不可限量。”

周琦却是叹道:“吾年幼丧父,十七岁丧大父,家中经学都未学完。”

“此前忙碌挣扎,又无名士指导,很多经学只能凭借自己摸索,让两位先生见笑了。”

边让闻言,不由心中微动。

他擅长写文章,曾以一篇《章华赋》名动雒阳,更是流传千古,令孔融、王朗、蔡邕等当世大儒都为之折服。

边让也因此位列当世顶级大儒之列。

不过到了如今,边让仍旧没有弟子,此时看到周琦以后,却也未免有些心动。

所谓大儒,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之人,很多人对于名利也颇为看重。

周琦不仅博学多才,聪慧异常,而且年少成名,手握重兵,位高权重。

如果能收周琦为弟子,就算对方不钻研经学,边让亦可师凭徒贵,名留青史也未尝不可。

最为重要的是,周琦虽说位高权重,终究出身不太好,底蕴不够深,如果能够拜一名大儒为师,也会极大弥补自身短板。

如此一来,士林之中肯定就会对周琦有着天然的好感。

陈温看着边让、周琦神情,不由心中微动,而后故意说道:“我曾与文礼谈经论道,知文礼学识渊博,只恨后继无人,没有弟子能够继承其所学。”

“子异虽政务繁忙,亦有治学之心,何不拜文礼为师?”

“如此,文礼可得一佳徒,子异在治学之路上面,也有了大儒指点,岂不美哉?”

周琦闻言,不由大喜过望,急忙起身拜道:“吾正有此意,只怕入不得先生之眼。”

边让捋了捋胡须,道:“吾观子异聪慧异常,若能用心治学,吾必然倾力传授平生所学。”

周琦会意,当即拜倒于地,道:“学生周琦,拜见老师!”

此后周琦放下政务,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开始广发请帖,邀请了整个扬州的士人名流,前来参加周琦的拜师宴。

边让知晓周琦的心意,倒也乐意如此,并未出言拒绝。

边让不贪恋权势,唯独好名。

有了周琦这场大张旗鼓的拜师宴,对于两人都有好处。

拜师宴正在筹备之际,周琦却是召来了戏志才,道:“欲定扬州,必定各大家族。”

“吾欲借这场拜师宴,将扬州各大家族士族名流全都邀请过来,也好趁机征辟人才,拉拢各大家族,志才以为如何?”

周琦抵达寿春以后,并未第一时间大封群臣,就是想要留着官职,好用来征辟扬州的士人。

他也想通过这场拜师宴,看看哪些人能用,哪些人不能用。

那些收到请帖前来赴宴的大家族,也许心中会有其他想法,至少不敢明面上不给周琦面子。

这些人,就可以拉拢。

至于是否要重用,还应该考察一二。

那些收到请帖却没有前来赴宴的大家族,就是不给周琦面子。

他虽然现在不能对这些家族动手,却也会将他们都记在小本本上,早晚有一日会将之铲除。

不过在周琦看来。

各大家族除非脑子被驴踢了,否则接到请帖以后,绝对不会视而不见。

戏志才略微沉吟,继而说道:“仅仅依靠官职,很难真正让各大家族归心,明公还需另做打算。”

周琦道:“还请志才教我。”

戏志才道:“扬州最为显赫的庐江周氏,由于与沛国周氏的渊源,等到明公族叔抵达寿春以后,有其出面,令庐江周氏为明公所用,并不困难。”

“除庐江周氏以外,当属江东四大家族最为显赫,其中又以陆氏为最,顾氏次之。”

“若能将此二族为己所用,明公平定江东,必然易如反掌。”

周琦皱眉道:“如何才能让此二族彻底归心?”

戏志才笑道:“此事易也。”

“古往今来,维系君主与地方势力最佳之纽带,莫过于联姻。”

“明公若能娶了陆氏、顾氏族中女子,有了这层关系,何愁两大家族不为明公所用?”

周琦闻言,却是眉头紧皱。

作为男人,而且已经穿越到了古代,对于多娶几个老婆的事情,周琦并不反感。

他反而觉得,如今乃是乱世,男人多娶妻有利于扩张人口规模。

若以后有大量男子死于战争之中,甚至有可能强制寡妇改嫁,让有能力的男子多多娶妻。

不过现在却有一个问题。

周琦已经娶了史氏,而且乃是正妻,还为周琦诞下了两个儿子。

如果此时再娶妻,那就是纳妾了。

这个时代妾室身份并不高,各大家族也未必愿意让自家嫡女嫁给周琦充当妾室,如此必会有损家族颜面。

若嫁庶女为妾,周琦这位扬州牧必然不愿,因为庶女身份低贱的缘故,也达不到联姻的目的。

他的担心并没有错,江东四大家族全都传承久远,族人遍布各地,祖上担任两千石高官者不在少数。

别看周琦现在乃是扬州牧,却也未必比得上四大家族祖上。

他们的贵气与傲气早已刻进了骨子里,想要他们家族的嫡女嫁给周琦作为妾室,无异于痴人说梦。

戏志才略微沉吟,继而笑道:“此事易尔。”

“公子继与公子统虽然年幼,却也可以提前为他们定亲,并且将未婚妻养在府中。”

“公子继与公子统作为嫡子,未来都有可能继承明公家业,与两大家族联姻,料想他们不会拒绝。”

周琦皱眉道:“还有两大家族呢?”

戏志才道:“明公族兄周承不是妻子早丧吗,可令其与朱氏联姻。”

“周承与明公血缘关系未出三代,又是同村,待之如亲兄弟,令周承与朱氏联姻,亦不辱没朱氏。”

周琦闻言,不由微微颔首,道:“若如此,应当先封赏周承,否则朱氏可能以为我们轻视与他。”

戏志才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江东四大家族,张氏已经许久未出两千石高官,位列四大家族之末,急需一个契机让家族重新崛起。”

“若明公携厚礼亲自拜访张氏,纳其嫡女为妾,亦未尝不可。”

周琦心中微动。

张氏现在虽然有些衰落,哪怕日后出了张温这位人才,却也不被孙权重用,最后郁郁而终,张氏也未能崛起。

直到南北朝时期,张氏弃文从军,才开始腾飞,变成了显赫的世家。

现在的张氏,急需依靠外来力量打破现有的局面,否则早晚会被踢出于江东四大家族之列。

话虽如此,却也并不代表张氏势力不行。

他们族中子弟很多,有才能者亦不在少数,只是由于家族衰败已久,族中子弟没有门路为官而已。

如果给其机会,以张氏的底蕴,很快就能腾飞。

周琦沉吟半晌,道:“如此,且好好考察一番,先物色一下适合联姻的女子。”

 这里说个冷门知识哈,现在的周瑜还不认识孙策,后面会讲一讲。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