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惊天之谋,粮价暴涨(2 / 2)

田丰深吸一口气,在周琦耳边轻声说了一阵,周琦越听越震惊。

他随后看田丰,声音干涩的说道:“先生可要想清楚了,若果真如此做下来,恐怕会仇人遍布天下。”

田丰却是洒然一笑,道:“若与明公大业有益,舍此身名望,又有何妨?”

周琦心中感动,对着田丰施了一礼,道:“先生受委屈了。”

“想要从江夏调拨五十万石粮草,仅凭先生手中玉佩尚且不够,还需要我亲自签署文书。”

“而且如果想要秘密运输粮草,新征召的庐江郡兵亦不可靠。”

“我让张辽带领两千并州精兵,高顺带领一千陷阵营,再让周承派遣其麾下心腹江夏蛮士卒,一同帮忙押运,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而且光有粮草还不够,还需要大量钱财,我都会想办法为先生秘密调拨。”

田丰看到周琦如此信任自己,也不由心生感动,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接下来,周琦的人事安排,却是让众人全都无比震惊。

他任命田丰为庐江郡守,刚刚投降过来的张辽为庐江郡都尉,且让张辽统率两千并州精锐奔赴庐江。

不仅如此。

一直带着陷阵营拱卫中枢的高顺,此次居然也被派去了庐江。

周琦的这种任命,让属下一片哗然,不少人都来进谏,言张辽新投,不可委以重任。

江东各大世家,对于田丰担任庐江郡守也颇有微词。

因为自从陆康死去以后,各大家族对于庐江郡守之职,都是觊觎已久。

甚至于,他们为了这个职位,明争暗斗了许久。

却没想到,居然会被田丰这个外来者摘了桃子。

面对众人的劝阻,周琦却是不做理会。

他召来张辽,秘密与之交谈许久。

临别之前,周琦拍着张辽的肩膀,道:“我破格提拔你为庐江郡都尉,诸将心中多有不服,若能办成此事,麾下诸将再也无人敢议此事。”

张辽拜服于地,感激涕零的说道:“承蒙明公厚爱,张辽必以死相报!”

正所谓。

有的人,倾盖如故。

有的人,白首如新。

张辽与吕布之间,就好像后者,哪怕他们相识许久,却仍旧未能交心。

但是张辽见到周琦以后,方知何为明主,何为胸襟,这才有了倾盖如故的感觉。

周琦把张辽扶了起来,笑着说道:“我还指望你在战场上帮我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呢,可不许死!”

张辽紧咬嘴唇,重重点了点头。

据说田丰、张辽前去庐江赴任以后,项弘也就带着麾下骑兵返回了寿春。

田丰才能卓绝,很快就把吕布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好了。

所幸吕布占领庐江时日尚短,并未造成太大破坏。

不过让人觉得奇怪的是,田丰抵达庐江没多久,这里的粮价就开始慢慢上涨。

特别是在境内几条河发洪水,淹没了一些良田之后,粮食的价格就仿佛脱缰的野马一般,开始疯狂飙升。

田丰屡次出台政策,限制各大家族以及粮商涨价,却收效甚微。

短短时间内,庐江郡的粮草好像就变得非常紧缺一般,更有神秘买家提前将各大粮商手中粮草购买一空。

一时间,庐江郡境内怨声载道。

田丰无奈,只得让张辽带领麾下兵马,前去江夏郡高价购粮。

高顺却是带着陷阵营,一面维持秩序,一面训练项弘所挑选出来的五千郡兵。

眼看庐江郡的粮价,在短时间内已经翻了好几倍。

境内只要有大批粮食出现,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

张辽去江夏郡购粮的兵马尚未返回,庐江境内的粮价,已经涨到了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的地步。

好在这些年,陆康把庐江郡治理的非常好,官府府库之中也存了不少粮草。

田丰急忙打开官仓,每日施粥救济那些买不起粮食的百姓。

有了官府的救济,这些人才能勉强不被饿死。

随着粮食的疯涨,庐江郡境内家中有存粮的世家大族,也都开始囤货居奇,甚至联合在一起故意抬高粮价。

大汉缺不缺粮?

不缺,缺粮的只是普通百姓。

扬州缺不缺粮?

不缺,缺粮的只是普通百姓。

庐江郡缺不缺粮?

不缺,缺粮的也只是普通百姓。

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虽然远远比不上后世。

但这个时代的人口也少啊。

真要算人均耕地的话,汉末不知道比后世多了多少。

若是均分下来,粮食养活全国人口,根本不在话下。

东汉末年,有些地方曾经发生过非常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在灾荒年间,粮食价格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下跌。

如此违背市场规律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呢?

因为土地与生产资料,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至于普通的百姓,他们生活困苦,家中根本没有任何余钱,无论粮食贵贱,百姓们都买不起粮食。

世家大族家中粮草堆积如山,仓库都放不下了,新粮根本吃不完,陈粮如果不卖出去,可能就坏了。

有钱的家,不缺粮,也不会买陈粮。

没有钱的家,陈粮又买不起。

就这样,世家大族家中的陈粮卖不出去,只能降价促销。

这就导致了灾荒年间,粮价不涨反跌的奇葩事情发生。

庐江本就不缺粮食,世家大族家中的粮食更是堆积如山。

试想一下。

像鲁肃这种,家道已经开始中落的士族,就能一次性捐献八千石粮米。

有些地方的豪族,或者是那些商贾之家,他们家中又会有多少存粮?

这些人把新粮留下来应急用,陈粮都会找机会尽量以高价卖出。

庐江郡粮食刚刚涨价的时候,这些世家大族以及商贾,全都迫不及待的把陈粮拿出来售卖,生怕卖晚了以后,粮食价格又跌下来了。

毕竟,按照惯例的话,官府绝对不会允许粮价涨太多,否则就会影响地方安定。

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市场就仿佛是一个无底洞,他们无论拿出来多少粮食,都会很快被人抢购一空。

这些人固然赚的盆满钵满。

可人心总是不足。

眼看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那些提前卖掉家中陈粮的世家以及商贾,就仿佛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他们相互串联,不再出手粮食,反而联合起来开始高价购粮,市场之内只要出现一点粮食,就会被他们迅速以高价买走。

正是为此,庐江郡的粮价才开始逐渐失控,甚至涨到了一种令人骇人听闻的地步。

不仅仅是庐江郡的世家以及商贾,扬州境内其余郡县有余粮的大家族,得知消息以后,也都纷纷把粮食运到庐江,想要趁机大赚一笔。

有些家族,甚至把新粮都拉过来了。

周琦为了扬州粮食不外流,严格禁止粮食外卖。

虽然有些人铤而走险外卖粮食,但大多数家族却不敢这么做。

正是为此,扬州粮价也一直比较平稳。

此次庐江巨变,所有家族都仿佛是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带着粮食前往庐江,想要趁机吃人血馒头。

明天应该就能恢复到以前的更新时间了,每天0点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