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联姻夏侯氏(2 / 2)

“此番吾为她精挑细选了一户人家,本来说好今年成婚,未曾想吾不幸战败被俘,或许是回不去了。”

&t;div tentadv> “吾虽不在长安,侄女的婚事却不能耽搁,希望大王能够允我作书一封,将侄女婚事交由家兄元让操办,免得误了孩子的终身大事。”

周琦闻言,不禁有些愕然。

他没想到,因为自己出现,张飞没有掳走夏侯渊的侄女,导致对方至今未能出嫁。

周琦思来想去,忽然灵光乍现,问道:“不知令侄女相貌、品性如何?”

夏侯渊闻言,却是略显自傲的说道:“夏侯氏的女儿,自然是品行端正,贤良淑德,无可挑剔。”

周琦暗自想道:“历史上夏侯渊侄女的两个女儿,都成为蜀汉的皇后,算得上是贵不可言。”

正是因为这层姻亲关系,夏侯渊战死定军山以后,尸体才会被世仇的蜀汉妥善安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曹魏在发生了高平陵事件以后,夏侯霸担心会被司马懿清算,才会选择投奔曹魏的世仇季汉。

夏侯霸可谓是刘禅儿子的舅舅,因此在季汉也得到了极大优待,最后更是官拜车骑将军。

等到季汉被灭,关羽满门被杀,张飞后人却得到了优待,也多亏了夏侯氏这层关系。

虽说魏国当时已经是司马氏大权独揽,名义上却仍旧乃是魏国。

夏侯氏作为魏国的开国功勋,纵然夏侯渊儿子有些人被司马氏清理了,可由于夏侯氏与其他勋贵之间犬牙交错的姻亲关系,也让司马氏不敢做得太过分。

他们背靠着世家大族,事情也不敢做的太绝,因此夏侯渊七子夏侯和在司马氏篡魏以后,仍旧官拜光禄勋。

正是有了夏侯氏的这层关系,再加上刘禅乃是主动投降,因此张飞全家才能够得到优待。

周琦思来想去,忽然对着夏侯渊说道:“妙才既然对继儿如此看重,不若就将贵侄女嫁给继儿,也好让孤与孟德重修于好,如何?”

“若孟德愿意助孤击败袁绍,彼时孤与孟德共分天下,岂不美哉?”

周琦脑海中忽然出现这个想法,除了想要缓解与曹操的关系以外,也未尝不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郭嘉的死,让周琦感到了世事无常。

如果这个时候与夏侯氏联姻,就算以后出了什么变故,有了夏侯氏这层关系,至少也能保证给周琦留一条血脉。

而且周琦早就知道,别看夏侯渊有些鲁莽,不善谋略,可教出来的孩子都非同凡响。

夏侯四杰,各个非凡,只可惜两人早夭。

夏侯霸能文能武,投降季汉以后,也是三国后期不可忽视的人物。

夏侯和忍辱负重,屈居于司马氏之下虽然窝囊,至少保全了夏侯氏。

按照周琦的想法,以后就算统一天下,对于曹操手下也不会斩尽杀绝,如果有了这层姻亲关系,未来也能更加容易招降夏侯氏。

更何况,当前袁绍给襄阳的压力实在太大,能够与夏侯氏联姻缓解关系,就算曹操对方不肯因此出兵相助自己,袁绍得知消息以后,也必然会分兵防备曹操。

那样的话,就能让周琦压力小一点。

夏侯渊闻言不由愕然,继而满脸的不可置信,道:“大王怎会有此等想法?”

周琦满脸真诚的看着夏侯渊,道:“孤与孟德可谓是知己,就算彼此相争,却也从心底敬重孟德兄。”

“夏侯氏与曹氏同气连枝,与妙才联姻,也就相当于与孟德兄联姻。”

“孤可以在此承诺,有了这场姻亲关系,未来不管天下格局如何变化,只要孤与继儿有一人尚在,都能保曹氏与夏侯氏不至于衰败。”

“孤也希望,若有朝一日楚国遭逢大难,曹氏与夏侯氏也能看着这层姻亲的面上,能够保住继儿血脉。”

看着周琦那真诚的脸庞,夏侯渊内心也不由有些触动。

联姻,在这个时代乃是仅次于宗族的关系。

夏侯氏与曹氏之所以如此亲密,几乎不分你我,夏侯氏甚至算得上是曹氏宗室子弟,其根本原因就是两家世代联姻。

后世有传闻,说曹操父亲本名夏侯,被曹腾收养以后才改名曹,这个观点其实站不住脚。

两家之所以如此亲善,乃是因为双方世代联姻的缘故,两家之间虽为异姓,实际上却几乎都有血缘关系。

如果夏侯氏与周琦联姻,不管对于夏侯氏而言,还是对于曹氏而言,也的确是一条退路。

夏侯渊沉默许久,而后有些为难的说道:“家侄女已经有了婚约,若再许配给公子继,岂非陷我于不义?”

周琦正色道:“孤知妙才重义,然兹事体大,还请妙才作书一封,先问问孟德兄的意见如何?”

夏侯渊犹豫半晌,终究还是默默地点了头。

就这样,夏侯渊把周琦欲与夏侯氏联姻的消息,毫无保留的写在了信中,而后命人星夜兼程送往长安。

当曹操接到夏侯渊的书信以后,也是呆愣当场,没想到自己接连三位心腹折在益州,其中郭嘉和于禁之死,周继也算是凶手之一。

曹操余怒未消,周琦居然就舔着脸要与夏侯氏联姻。

惊愕过后,曹操却是大笑起来,对着荀彧说道:“周子异果然乃世间枭雄,仅仅是这份天马行空的想法,都让我自愧不如啊。”

荀彧闻言,却是笑着说道:“明公这是打算应下这门亲事了?”

曹操轻捋胡须,而后有些怅然的说道:“两次图谋汉中,结果先后折损了伯宁、奉孝、妙才、文则四人,可见益州并非善地。”

“说句实话,以后我或许很难再有胆量图谋益州了。”

“除了益州,也只能将目标指向袁本初,既如此,又为何不与子异联姻?”

荀彧闻言,沉默不语。

曹操说的不错,益州连胜两场,大势已成,以后再想图谋会更加困难,关中上下也未必愿意再攻益州。

这个时候,与周琦握手言和,共谋中原之地,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曹操还有一件事没说,那就是不仅周琦需要为家族未来考虑,曹操也同样如此。

夏侯氏与周琦联姻,有了这层关系在,就算周琦未来统一天下,至少也能保全曹氏与夏侯氏血脉。

有了决定以后,曹操就打算回信给周琦。

荀彧却在此时说道:“此时袁本初攻势正猛,周子异比我们更需要外援。既如此,明公不妨以联姻为条件,要求周子异放掉夏侯妙才与那些在阳平关被俘虏的关中士卒。”

曹操闻言,不由抚掌大笑,道:“文若此言大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