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赵子龙横枪立马(2 / 2)

当他们得知刘备撕毁盟约投靠了袁绍,相县百姓自然会从心底厌恶刘备,认为对方是那种不会知恩图报的小人。

赵云在驻守相县的这段时间,明显能够感受到来自百姓身上的那种恶意。

&t;div tentadv> 甚至于,当一名七十多岁的太公当众质问赵云,楚王殿下帮助徐州那么多,刘备为何会选择背盟的时候,赵云也是羞红了脸,根本无言以对。

赵云如果像太史慈那样发动百姓守城,百姓们非但不会买账,反而有可能激怒他们。

“民心已失,不可久守!”

这是赵云内心最真切的想法。

他麾下的两千骑兵,乃是徐州的宝贝疙瘩,如果困守相县,等到袁军大军围困,到时候一旦百姓们造反,这两千骑兵想要突围都难。

相反,在距离相县城北十里依山傍水的位置下寨,只要相县不乱,赵云就能在外面牵制住袁军,可以保证守住城池。

相县真要乱了,赵云也会以保存实力为主,毫不犹豫的领兵撤走。

果不出赵云所料。

当朱灵、韩猛带着一万兵马刚刚杀奔相县,城中豪强、大族就鼓动百姓杀了县令,而后打开城门迎接袁军入城。

赵云知道大势已去,正想率军撤走,却看到韩猛带着五千步骑气势汹汹杀了过来。

“这韩猛可来的真快啊!”

赵云得到消息以后,不由眉头微皱。

他正准备仗着骑兵的速度优势抛弃营寨,直接往北朝沛县而去,随后进入徐州境内。

只是让赵云没想到的是,他刚刚准备撤走,就有提前派出去的斥候仓惶来报,告知赵云文丑已经带着两万大军攻克了萧县,堵住了赵云的退路。

赵云闻言不由心中惊骇,失声道:“文丑不是在汝阳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沛县?”

“还有这两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怎会无声无息进入沛国境内?”

话音刚刚出口,赵云就已经猜到了原因。

文丑在汝阳这件事情,乃是袁军自己放出来的消息,那里面自称文丑之人,或许也是别人假扮。

至于攻克沛县的两万袁军,极有可能早就隐藏于兖州境内。

由于沛县紧邻兖州,袁军自兖州杀出可以直取沛县,根本无需提前进入沛国境内,如此反而有可能会引起赵云的警惕。

至于为什么没能提前探查到那两万袁军的动向,只能说袁绍此前瞒天过海做得足够好。

徐州上下都没想到,袁绍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攻打徐州,继而两线作战。

且由于兖州乃是河北粮食进入南方战场的必经之路,刘备虽然选择了中立,可袁绍仍旧在兖州留有驻军。

而且兖州运粮队人来人往,袁军随时都能假扮民夫悄然留下来。

如今后路已断,赵云如果想要返回徐州,只能冒险往东进入彭城国。

只不过,彭城国也如同沛国一般,早就有袁军士卒流窜进去收割粮食,此时那里并不安全。

不过相比起在沛县统兵两万的文丑,彭城国明显更安全一些。

唯一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先突破韩猛这道防线。

以前赵云打算朝着北方撤走,自然不担心来自韩猛的威胁,可是现在要往东方撤走,那里正好是韩猛领兵过来的方向。

如果强闯的话,以两千对五千,就算侥幸能够突围,也必然会伤亡惨重。

“启禀将军,韩猛距离营寨已经不足五里!”

麾下斥候的话打断了赵云的思路。

他深吸口气,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道:“命令全军披甲,而后待在营寨之内偃旗息鼓,准备好引火之物,于营寨内设伏!”

赵云已经决定了,要率先击破韩猛麾下五千步骑。

此时撤走,韩猛必然追击,彼时如果文丑再自北方杀来,两面夹击之下,这两千骑兵很难有活路。

只是时间紧急,突发状况彻底打乱了赵云的部署,他不得不兵行险招,打算利用韩猛锐而轻敌的性格,将之引入营寨。

赵云自在公孙瓒麾下就开始与袁军交战,对于袁军诸将可谓十分了解,自然也知道韩猛的性格。

“驾!”

将设伏事宜交给麾下副将以后,赵云却是纵马提枪来到营寨门口,而后命人打开营寨,自己一人立于此地。

“踏踏踏!”

五里路程,对于骑兵而言根本花费不了多少时间。

韩猛担心赵云得到消息跑了,丢下两千步卒就带着三千骑兵提前杀了过来。

“吁!”

当韩猛看到了独自一人于营寨门口横枪立马的赵云以后,不由眉头微皱,心中更是起疑。

“全军止步!”

韩猛虽然锐而轻敌,却也不是傻子。

这么大的营寨里面没有任何动静,只有赵云一人在营寨门口横枪立马,明显有很大问题。

看着韩猛那迟疑不决的模样,赵云也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赵云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时间太短,营寨内的引火之物尚未准备完毕,他这才故意如此打算先拖延韩猛一阵。

等到营寨内准备完毕以后,赵云再故意露出破绽,以韩猛那锐而轻敌的性格,必然自以为看出了赵云是在虚张声势,而后引兵杀入营寨。

“兀那赵云,天兵已至,汝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韩猛虽然心中起疑,却仍旧拍马上前,厉声喝道。

赵云闻言,却是冷笑道:“袁本初若为明主,吾在常山之时就已经前往投奔,又怎会远走他地转投别人?”

“汝要战便战,无需逞口舌之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