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重逢(2 / 2)

只有在万山至襄阳这一段,汉江才是真正的自西向东流向。

所以古有汉水以北为南阳郡,汉水以南为南郡的说法也并没有错,因为汉江真正分南北的地方只有襄阳城那一段。

在万山以前,汉江都是自西北至东南走向。

以至于,南阳郡的武当、山都、筑阳乃至邓县的部分,都坐落于汉江南边,也可以说是汉江西边。

如果不以万山作为南郡与南阳郡之间的分界线,那么襄阳的战略价值就会降低很多。

正是有了万山这个西边的天然屏障,才让南阳郡自西边而来的兵马无法直接攻打襄阳,因为万山过后是檀溪,最后才是护城河。

想要越过一山一水一河攻打襄阳,何其难也。

不过到了三国时期,随着襄阳的地理位置越来越重要,襄阳的版图就开始不断扩张。

汉江自西往东从襄阳北方穿越过去以后,又绕了个弯变成了西南走向,几乎把半个襄阳都包围了起来,而后直接往南流去,直到抵达后世的潜江,才再次往东汇入长江。

所以说,周继的船队只要抵达了汉皋山,也就说明进入了襄阳境内。

在船队顺流而下的情况下,要不了多久便能跨越十几里的距离。

在众人的翘首以盼之中,由董袭、潘璋、马忠所率领的水军护送,周继终于顺利登岸。

“孩儿拜见父亲,拜见母亲,见过诸位叔父!”

周继看到了在雪中迎接自己的周琦等人,急忙上前大礼参拜。

“继儿,你瘦了,也黑了!”

史玟急忙上前扶住了周继,看着变得精廋了许多的儿子,知道对方在益州肯定吃了不少苦,眼眶也不免有些湿润。

事实也的确如此。

周继哪怕在徐州为人质的时候,生活仍旧过得十分滋润。

可是到了成都以后,看似执掌一州之地,手握大权,实际上要操心的事情却很多。

哪怕周继身边有庞统、陆逊这两位大才,还有许多益州的名士帮助,却也有着许多处理不完的政务。

特别是关乎少数民族的政策,更是让周继伤透了脑筋。

虽说此前周琦已经定下了基调,在南中建立城池极大优待南中蛮人,也在巴地优待巴人。

可是益州六道诸羌的叛乱,也让周继心中警惕。

他知道,优待蛮人与巴人可以,却也必须有着必要的管辖才对,若仅仅施恩,他们以后极有可能会如同六道诸羌那般,壮大以后反叛朝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不违背周琦民族政策的情况下,不仅仅是周琦,就连庞统都伤透了脑筋。

到了最后,还是陆逊想出了一个策略,那就是通婚。

事实上,此前很多蛮人与巴人部落,都比较排斥与汉人通婚,汉人也不愿意将女儿嫁给蛮人与巴人。

正是因为双方通婚并不常见,才导致蛮人与巴人很难真正融入汉人之中,汉人也不太愿意接纳他们。

现在嘛,周琦为了刺激人口的增长,又执行了西汉时期的国策,那就是女子十五至三十而不嫁者,五算。

也就是说,女子到了婚配年龄却不嫁人的,要征收五倍的算赋。

不过陆逊却建议周继上书给周琦,在部分地区采取更灵活的政策,那就是女子十五而不嫁者,由地方官府做媒,汉人女子嫁给蛮人或者巴人,蛮人与巴人的女子嫁给汉人。

并且规定,蛮人与巴人同部落者同姓者不得通婚。

此政令一出,虽然短时间内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可官府却安抚他们,如果汉人女子不想被嫁到部落里,或者是部落里的女子不想嫁给汉人,只需要尽早成亲就行。

面对官府的说法,众人想想也的确是那么一回事,最终也只能不情不愿的接受了。

这个时代,十五以后还不出嫁者,要么就是太丑、太穷不好嫁,要么就是豪门大族的女子准备用于联姻。

至于部落内的女子,有的贪恋汉人生活条件好,想嫁给汉人者,也故意到了十五不嫁人。

无论如何,这个政策的推行,极大刺激了成婚与出生率,对于刺激人口的增长有极大益处。

而且可以预见。

随着双方的不断通婚,以汉人强大的同化能力,少则一二十年,多则三五十年,南中蛮人与巴人,或许已经与汉人相差无几了。

那个时候,也就不担心他们会叛乱了。

这才是真正的釜底抽薪,而且是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情况下。

为了推行这条政策,周继贵为世子,却接连奔波了许多地方,甚至亲自找那些大部落酋长面谈过好几次,才勉强将这条政令推行下去。

饶是如此,这条政令现在的执行难度仍旧很高,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

却说周继与众人见礼以后,就跟随周琦返回襄阳城。

而此时,赵云仍在教授阿斗习武,尚且不知道周继打算返回襄阳。

这里毕竟不是徐州,若非周琦故意让赵云知道的消息,对方孤身一人就什么也不知道。

“少主,你现在还是在长身体的时候,虽然要为习练武艺打基础,却也不能太过,免得伤了身子。”

“今天习武就先到这里吧,回去洗漱以后找先生读书。”

“再好的武艺,最多也只能让你成为十人敌、百人敌,想要能够真正成为万人敌,就必须胸有韬略,能够熟练运用兵法韬略才行。”

阿斗对于一路护送自己来到襄阳的赵云,也是非常敬重,而且特别佩服对方能够杀出千军万马的勇武。

不过赵云却知道,阿斗作为刘备的嫡长子,习武反而是次要的事情,读好书学好兵法韬略,才更有用。

阿斗刚刚返回屋内,赵云就听得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他转头望去,却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继而满脸的不可置信。

“周继,见过叔父!”

直到周继上前恭恭敬敬的行礼,赵云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急忙上前扶住周继,问道:“世子不是在镇守益州吗,如今天寒地冻,大雪封路,世子为何回到襄阳?”

周继的笑容非常灿烂,道:“继此回襄阳既是为了陪伴父母过年,亦是在得知叔父来到襄阳以后,想要回来见见叔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