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瞬息万变(2 / 2)

不过换过来想,淳于琼能在周琦身边安插眼线,就可以在袁绍身边安插眼线。

最重要的是,淳于琼并没有提前向袁绍报备,就自作主张的在周琦身边安插了细作。

袁绍才开始倒还没有想到这点,经过沮授的点拨以后,看向淳于琼的眼神顿时有些不善。

其实,沮授此时正想着如何帮助袁绍击败楚国,并不愿意在这个关头与颍川派系斗争。

可如今局势,颍川派系的势力在不断扩张,反观河北派系的颜良、文丑战死以后,声势便一落千丈,现在就连张郃、高览都在受排挤。

若沮授此时不站出来做点什么,就算此战最后以赵国的胜利而告终,那么朝堂之上以后也没有了河北派系的话语权。

特别是现在,随着越来越多颍川、汝南籍贯的士人投奔袁绍以后,河北派系的日子就变得越加难熬。

袁绍冷漠瞥了淳于琼一眼,而后将目光放在了张郃、高览身上,道:“张将军且率领两千精锐趁夜偷渡淮河,袭取楚军营寨;高览负责搭桥率领大军渡过淮河!”

“此战汝二人当尽心竭力,不容有失!”

“唯!”

二人急忙领命,脸色也舒展了些许。

他们没想到,袁绍居然会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二人,那么说明陛下心中仍旧有河北派系的位置。

是夜,天上没有星辰,若非皑皑白雪还能映照些许光芒入眼,或许就已经漆黑如墨了。

等到夜深人静之际,张郃带领三千精锐,乘坐着早就准备好的船只,悄然朝着淮河南岸行驶而去。

虽然张郃的准备十分充分,可是由于在漆黑的夜间渡河,再加上又不敢点火把的缘故,仍旧有不少船只发生各类碰撞,导致许多士卒落水。

好在张郃沉着指挥,及时救援落水的士卒。

对于那些落水以后就惊恐大叫,而且不听劝告的士卒,张郃也是毫不留情,直接命人将之射杀。

有了张郃的铁血手腕,袁军将士纵然不幸落水,也没有人胆敢大喊大叫。

因为他们知道,落水还有可能活命,大喊大叫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饶是有着张郃的沉着指挥,在三千人全都渡过淮河以后,也折损了百余人,还失踪了几十人。

由于要隐藏踪迹,因此参与渡河的船只并不多,三千人渡河花费的时间也不在少数。

张郃看了看天色,眼中露出焦急之色,顾不得休整,就率领麾下兵马朝着楚军营寨摸了过去。

值得庆幸的是,冬季的夜晚比较长,而且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楚军士卒几乎没有什么防备,整個营寨都显得颇为安静。

张郃亲自带人拨开鹿角,拆除栅栏,随后领兵悄悄摸到了楚军营寨之中。

他先是带领麾下士卒摸进营寨杀人,直到连杀百余人,袁军袭击营寨的消息才泄露。

“敌袭,敌袭……”

“噗!”

一个从睡梦中惊醒的楚国士兵,刚刚大吼出声,喉咙就已经被划破,鲜血顿时喷溅而出,身体也直挺挺倒在了地上。

不过这名楚国士卒的喊声,终于还是惊醒了附近正在睡梦中的将士们.,本来安静异常的营寨之内,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惊恐的喊声。

“杀!”

行踪暴露,张郃索性直接暴喝出声,率领麾下将士发起了更加猛烈的冲杀。

鏖战过后,营寨内的两千楚军战死过半,余者大多被俘,逃跑者仅有百余人。

拿下楚军营寨,并且审问过俘虏,得知其中并没有诈以后,张郃当机立断把营寨交给高览,自己却是让麾下却五百骑兵全都换成了楚军衣服,居然朝着平安县城奔袭而去。

没有丝毫悬念,防备空虚而且以为张郃乃是楚国将领的平安县城,被袁军轻易攻克。

平安县城位于广陵郡的正中心,占领此地就能断掉北方楚军与扬州之间的联系。

当诸葛亮得知平安县城失守的时候,袁军已经大举渡过了淮河,并且连克射阳、高邮两城,而后屯重兵于平安、射阳。

袁绍更是亲率大军,将淮阴死死围住。

淮阴粮道被断,又寡不敌众,文聘只得弃城而走。

若非有蒋钦这支水军的接应,恐怕就连文聘都没有办法从淮阴安然撤离。

诸葛亮见袁军大举进入广陵郡,知晓盱台已经不可守,当即与文聘合兵一处,并且传书关羽,命其立刻从睢陵撤兵,最后兵马全都汇聚于东城。

随着楚国大军与关羽撤往广陵郡最西边的东城,也就意味着整个广陵郡的沦陷,而后整个九江郡都会暴露在袁军的兵峰之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