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东城失守(2 / 2)

袁绍这番话已经很重了,张郃本来还打算争辩几句,可是想到了临行前高览的劝诫,终究还是低下脑袋,道:“末将并不惧怕马超!”

袁绍一拂衣袖,沉声道:“既如此,那便速速返回前线,准备攻打东城。”

“此番朕且不追究汝身为主将,却擅离职守之事。若再有下次,必然重罚!”

“唯!”

张郃被训斥了一顿,只得闷闷不乐的返回前线。

他好不容易坐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不愿意交出兵权,也只能硬着头皮攻打东城。

奈何东城兵马众多,防备森严,张郃、高览猛攻数日,最终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直到袁绍率领大军抵达东城境内,张郃、高览仍旧寸功未立。

袁绍得知情况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接管了战场指挥权,率领大军亲自上前督战。

不知是袁绍带来了大量兵马的缘故,还是袁绍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的缘故,自从袁绍接管了指挥权以后,东城守军的抵抗意志明显减弱了许多。

最后袁绍命人暗中挖地道进入城中,里应外合攻破东城。

楚军见城池已经不可守,当即弃城而走,狼狈逃窜,若非有马超引兵断后,死死挡住了追兵,恐怕楚军就会全线溃败。

饶是如此,楚军此战也折损了数千兵马。

东城既克,袁绍当即意气风发。

辛毗等人恰在此时前来弹劾张郃、高览,称其二人作战不利,拖延时间,寸功未立,应该予以重罚。希望袁绍能够将淳于琼调往前线,攻城掠地。

面对辛毗等人的弹劾,袁绍却是哈哈大笑,道:“张郃、高览二人虽未攻破东城,却也已经尽力,若以此苛责二人,恐怕难以服众。”

“粮草辎重关乎我军身家性命,自然要让有能力者负责,淳于琼可堪大任,就继续负责守护粮道吧。”

袁绍就是这种人,若此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并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不会认为沮授、张郃等人曾经力劝自己休战,就要重用他们。

相反,他还会因此记恨沮授、张郃。

此番袁绍亲自指挥,攻破东城,大破楚军,反而会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有责罚张郃、高览,甚至还把他们叫过来慰问了一番。

与其说是慰问,倒不是说是炫耀。

不过他身为一军主帅,就算不为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也好将士们的性命考虑。

而且若是兵败,张郃也会如同高览那样,不仅会受到责罚,也会失去袁绍的信任。

念及于此,张郃当即对着高览说道:“将军且守住营寨,吾带着这件棉衣前去面见陛下,务必要说清楚利害关系!”

高览见张郃心意已决,当即微微叹了口气,道:“儁乂此去保重自身,若陛下执意让吾等进兵攻城,不可出言忤逆。”

张郃点头道:“吾晓得!”

却说张郃快马加鞭前去拜见袁绍,拿出了那件缴获的棉衣,并且把高览兵败的原因细细道来,而后语气诚恳的说道:“楚军有此御寒之物,在冬季作战必然占尽优势。”

“且此棉衣对于刀箭还有不弱的防御作用,亦能极大增强楚军战斗力。”

“若执意与之交战,胜机渺茫。”

“依末将之见,我军此时应当先固受已经占据的城池,休养生息。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以后,再与楚军交战不迟!”

袁绍命人将那件棉衣拉了过来,仔细查探以后也不免有些吃惊,里面的棉花居然见所未见。

物以稀为贵。

哪怕袁绍作为一国帝王,都觉得这种棉衣非常奢侈。他并不认为,十数万楚军都能穿上如此珍贵的棉衣,还以为这是张郃在为高览寻找战败的借口。

袁绍对于周琦颇为忌惮,现在只想着趁对方不在前线的时候,一举攻破东城,直接杀入扬州。

那個时候,就算周琦抵达前线,也为时晚矣。

而且这几年的连续作战,对于赵国的后勤压力也很大,哪怕河北富庶,也禁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赵国也支撑不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袁绍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随时都可能恶化,想要族战速决,为赵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因此,他现在非常反感有人提出休战。

袁绍看着张郃,脸色微沉,提起手中的棉衣,沉声喝道:“张将军难道以为,如此珍贵的御寒衣物,楚军人人都有资格穿?”

“如今周子异不在前线,正是攻破东城的最佳时机,张将军莫不是被马超吓破了胆,不敢进兵?”

“汝若不行,那就交出兵权,朕另择良将前去攻城!”

袁绍这番话已经很重了,张郃本来还打算争辩几句,可是想到了临行前高览的劝诫,终究还是低下脑袋,道:“末将并不惧怕马超!”

袁绍一拂衣袖,沉声道:“既如此,那便速速返回前线,准备攻打东城。”

“此番朕且不追究汝身为主将,却擅离职守之事。若再有下次,必然重罚!”

“唯!”

张郃被训斥了一顿,只得闷闷不乐的返回前线。

他好不容易坐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不愿意交出兵权,也只能硬着头皮攻打东城。

奈何东城兵马众多,防备森严,张郃、高览猛攻数日,最终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直到袁绍率领大军抵达东城境内,张郃、高览仍旧寸功未立。

袁绍得知情况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接管了战场指挥权,率领大军亲自上前督战。

不知是袁绍带来了大量兵马的缘故,还是袁绍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的缘故,自从袁绍接管了指挥权以后,东城守军的抵抗意志明显减弱了许多。

最后袁绍命人暗中挖地道进入城中,里应外合攻破东城。

楚军见城池已经不可守,当即弃城而走,狼狈逃窜,若非有马超引兵断后,死死挡住了追兵,恐怕楚军就会全线溃败。

饶是如此,楚军此战也折损了数千兵马。

东城既克,袁绍当即意气风发。

辛毗等人恰在此时前来弹劾张郃、高览,称其二人作战不利,拖延时间,寸功未立,应该予以重罚。希望袁绍能够将淳于琼调往前线,攻城掠地。

面对辛毗等人的弹劾,袁绍却是哈哈大笑,道:“张郃、高览二人虽未攻破东城,却也已经尽力,若以此苛责二人,恐怕难以服众。”

“粮草辎重关乎我军身家性命,自然要让有能力者负责,淳于琼可堪大任,就继续负责守护粮道吧。”

袁绍就是这种人,若此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并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不会认为沮授、张郃等人曾经力劝自己休战,就要重用他们。

相反,他还会因此记恨沮授、张郃。

此番袁绍亲自指挥,攻破东城,大破楚军,反而会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有责罚张郃、高览,甚至还把他们叫过来慰问了一番。

与其说是慰问,倒不是说是炫耀。

不过他身为一军主帅,就算不为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也好将士们的性命考虑。

而且若是兵败,张郃也会如同高览那样,不仅会受到责罚,也会失去袁绍的信任。

念及于此,张郃当即对着高览说道:“将军且守住营寨,吾带着这件棉衣前去面见陛下,务必要说清楚利害关系!”

高览见张郃心意已决,当即微微叹了口气,道:“儁乂此去保重自身,若陛下执意让吾等进兵攻城,不可出言忤逆。”

张郃点头道:“吾晓得!”

却说张郃快马加鞭前去拜见袁绍,拿出了那件缴获的棉衣,并且把高览兵败的原因细细道来,而后语气诚恳的说道:“楚军有此御寒之物,在冬季作战必然占尽优势。”

“且此棉衣对于刀箭还有不弱的防御作用,亦能极大增强楚军战斗力。”

“若执意与之交战,胜机渺茫。”

“依末将之见,我军此时应当先固受已经占据的城池,休养生息。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以后,再与楚军交战不迟!”

袁绍命人将那件棉衣拉了过来,仔细查探以后也不免有些吃惊,里面的棉花居然见所未见。

物以稀为贵。

哪怕袁绍作为一国帝王,都觉得这种棉衣非常奢侈。他并不认为,十数万楚军都能穿上如此珍贵的棉衣,还以为这是张郃在为高览寻找战败的借口。

袁绍对于周琦颇为忌惮,现在只想着趁对方不在前线的时候,一举攻破东城,直接杀入扬州。

那個时候,就算周琦抵达前线,也为时晚矣。

而且这几年的连续作战,对于赵国的后勤压力也很大,哪怕河北富庶,也禁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赵国也支撑不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袁绍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随时都可能恶化,想要族战速决,为赵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因此,他现在非常反感有人提出休战。

袁绍看着张郃,脸色微沉,提起手中的棉衣,沉声喝道:“张将军难道以为,如此珍贵的御寒衣物,楚军人人都有资格穿?”

“如今周子异不在前线,正是攻破东城的最佳时机,张将军莫不是被马超吓破了胆,不敢进兵?”

“汝若不行,那就交出兵权,朕另择良将前去攻城!”

袁绍这番话已经很重了,张郃本来还打算争辩几句,可是想到了临行前高览的劝诫,终究还是低下脑袋,道:“末将并不惧怕马超!”

袁绍一拂衣袖,沉声道:“既如此,那便速速返回前线,准备攻打东城。”

“此番朕且不追究汝身为主将,却擅离职守之事。若再有下次,必然重罚!”

“唯!”

张郃被训斥了一顿,只得闷闷不乐的返回前线。

他好不容易坐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不愿意交出兵权,也只能硬着头皮攻打东城。

奈何东城兵马众多,防备森严,张郃、高览猛攻数日,最终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直到袁绍率领大军抵达东城境内,张郃、高览仍旧寸功未立。

袁绍得知情况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接管了战场指挥权,率领大军亲自上前督战。

不知是袁绍带来了大量兵马的缘故,还是袁绍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的缘故,自从袁绍接管了指挥权以后,东城守军的抵抗意志明显减弱了许多。

最后袁绍命人暗中挖地道进入城中,里应外合攻破东城。

楚军见城池已经不可守,当即弃城而走,狼狈逃窜,若非有马超引兵断后,死死挡住了追兵,恐怕楚军就会全线溃败。

饶是如此,楚军此战也折损了数千兵马。

东城既克,袁绍当即意气风发。

辛毗等人恰在此时前来弹劾张郃、高览,称其二人作战不利,拖延时间,寸功未立,应该予以重罚。希望袁绍能够将淳于琼调往前线,攻城掠地。

面对辛毗等人的弹劾,袁绍却是哈哈大笑,道:“张郃、高览二人虽未攻破东城,却也已经尽力,若以此苛责二人,恐怕难以服众。”

“粮草辎重关乎我军身家性命,自然要让有能力者负责,淳于琼可堪大任,就继续负责守护粮道吧。”

袁绍就是这种人,若此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并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不会认为沮授、张郃等人曾经力劝自己休战,就要重用他们。

相反,他还会因此记恨沮授、张郃。

此番袁绍亲自指挥,攻破东城,大破楚军,反而会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有责罚张郃、高览,甚至还把他们叫过来慰问了一番。

与其说是慰问,倒不是说是炫耀。

不过他身为一军主帅,就算不为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也好将士们的性命考虑。

而且若是兵败,张郃也会如同高览那样,不仅会受到责罚,也会失去袁绍的信任。

念及于此,张郃当即对着高览说道:“将军且守住营寨,吾带着这件棉衣前去面见陛下,务必要说清楚利害关系!”

高览见张郃心意已决,当即微微叹了口气,道:“儁乂此去保重自身,若陛下执意让吾等进兵攻城,不可出言忤逆。”

张郃点头道:“吾晓得!”

却说张郃快马加鞭前去拜见袁绍,拿出了那件缴获的棉衣,并且把高览兵败的原因细细道来,而后语气诚恳的说道:“楚军有此御寒之物,在冬季作战必然占尽优势。”

“且此棉衣对于刀箭还有不弱的防御作用,亦能极大增强楚军战斗力。”

“若执意与之交战,胜机渺茫。”

“依末将之见,我军此时应当先固受已经占据的城池,休养生息。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以后,再与楚军交战不迟!”

袁绍命人将那件棉衣拉了过来,仔细查探以后也不免有些吃惊,里面的棉花居然见所未见。

物以稀为贵。

哪怕袁绍作为一国帝王,都觉得这种棉衣非常奢侈。他并不认为,十数万楚军都能穿上如此珍贵的棉衣,还以为这是张郃在为高览寻找战败的借口。

袁绍对于周琦颇为忌惮,现在只想着趁对方不在前线的时候,一举攻破东城,直接杀入扬州。

那個时候,就算周琦抵达前线,也为时晚矣。

而且这几年的连续作战,对于赵国的后勤压力也很大,哪怕河北富庶,也禁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赵国也支撑不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袁绍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随时都可能恶化,想要族战速决,为赵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因此,他现在非常反感有人提出休战。

袁绍看着张郃,脸色微沉,提起手中的棉衣,沉声喝道:“张将军难道以为,如此珍贵的御寒衣物,楚军人人都有资格穿?”

“如今周子异不在前线,正是攻破东城的最佳时机,张将军莫不是被马超吓破了胆,不敢进兵?”

“汝若不行,那就交出兵权,朕另择良将前去攻城!”

袁绍这番话已经很重了,张郃本来还打算争辩几句,可是想到了临行前高览的劝诫,终究还是低下脑袋,道:“末将并不惧怕马超!”

袁绍一拂衣袖,沉声道:“既如此,那便速速返回前线,准备攻打东城。”

“此番朕且不追究汝身为主将,却擅离职守之事。若再有下次,必然重罚!”

“唯!”

张郃被训斥了一顿,只得闷闷不乐的返回前线。

他好不容易坐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不愿意交出兵权,也只能硬着头皮攻打东城。

奈何东城兵马众多,防备森严,张郃、高览猛攻数日,最终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直到袁绍率领大军抵达东城境内,张郃、高览仍旧寸功未立。

袁绍得知情况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接管了战场指挥权,率领大军亲自上前督战。

不知是袁绍带来了大量兵马的缘故,还是袁绍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的缘故,自从袁绍接管了指挥权以后,东城守军的抵抗意志明显减弱了许多。

最后袁绍命人暗中挖地道进入城中,里应外合攻破东城。

楚军见城池已经不可守,当即弃城而走,狼狈逃窜,若非有马超引兵断后,死死挡住了追兵,恐怕楚军就会全线溃败。

饶是如此,楚军此战也折损了数千兵马。

东城既克,袁绍当即意气风发。

辛毗等人恰在此时前来弹劾张郃、高览,称其二人作战不利,拖延时间,寸功未立,应该予以重罚。希望袁绍能够将淳于琼调往前线,攻城掠地。

面对辛毗等人的弹劾,袁绍却是哈哈大笑,道:“张郃、高览二人虽未攻破东城,却也已经尽力,若以此苛责二人,恐怕难以服众。”

“粮草辎重关乎我军身家性命,自然要让有能力者负责,淳于琼可堪大任,就继续负责守护粮道吧。”

袁绍就是这种人,若此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并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不会认为沮授、张郃等人曾经力劝自己休战,就要重用他们。

相反,他还会因此记恨沮授、张郃。

此番袁绍亲自指挥,攻破东城,大破楚军,反而会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有责罚张郃、高览,甚至还把他们叫过来慰问了一番。

与其说是慰问,倒不是说是炫耀。

不过他身为一军主帅,就算不为为自己的前途考虑,也好将士们的性命考虑。

而且若是兵败,张郃也会如同高览那样,不仅会受到责罚,也会失去袁绍的信任。

念及于此,张郃当即对着高览说道:“将军且守住营寨,吾带着这件棉衣前去面见陛下,务必要说清楚利害关系!”

高览见张郃心意已决,当即微微叹了口气,道:“儁乂此去保重自身,若陛下执意让吾等进兵攻城,不可出言忤逆。”

张郃点头道:“吾晓得!”

却说张郃快马加鞭前去拜见袁绍,拿出了那件缴获的棉衣,并且把高览兵败的原因细细道来,而后语气诚恳的说道:“楚军有此御寒之物,在冬季作战必然占尽优势。”

“且此棉衣对于刀箭还有不弱的防御作用,亦能极大增强楚军战斗力。”

“若执意与之交战,胜机渺茫。”

“依末将之见,我军此时应当先固受已经占据的城池,休养生息。等到来年开春,天气转暖以后,再与楚军交战不迟!”

袁绍命人将那件棉衣拉了过来,仔细查探以后也不免有些吃惊,里面的棉花居然见所未见。

物以稀为贵。

哪怕袁绍作为一国帝王,都觉得这种棉衣非常奢侈。他并不认为,十数万楚军都能穿上如此珍贵的棉衣,还以为这是张郃在为高览寻找战败的借口。

袁绍对于周琦颇为忌惮,现在只想着趁对方不在前线的时候,一举攻破东城,直接杀入扬州。

那個时候,就算周琦抵达前线,也为时晚矣。

而且这几年的连续作战,对于赵国的后勤压力也很大,哪怕河北富庶,也禁不起如此巨大的消耗。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赵国也支撑不下去了。

最重要的是,袁绍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随时都可能恶化,想要族战速决,为赵国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因此,他现在非常反感有人提出休战。

袁绍看着张郃,脸色微沉,提起手中的棉衣,沉声喝道:“张将军难道以为,如此珍贵的御寒衣物,楚军人人都有资格穿?”

“如今周子异不在前线,正是攻破东城的最佳时机,张将军莫不是被马超吓破了胆,不敢进兵?”

“汝若不行,那就交出兵权,朕另择良将前去攻城!”

袁绍这番话已经很重了,张郃本来还打算争辩几句,可是想到了临行前高览的劝诫,终究还是低下脑袋,道:“末将并不惧怕马超!”

袁绍一拂衣袖,沉声道:“既如此,那便速速返回前线,准备攻打东城。”

“此番朕且不追究汝身为主将,却擅离职守之事。若再有下次,必然重罚!”

“唯!”

张郃被训斥了一顿,只得闷闷不乐的返回前线。

他好不容易坐到如今的位置,自然不愿意交出兵权,也只能硬着头皮攻打东城。

奈何东城兵马众多,防备森严,张郃、高览猛攻数日,最终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直到袁绍率领大军抵达东城境内,张郃、高览仍旧寸功未立。

袁绍得知情况以后,不由勃然大怒,当即接管了战场指挥权,率领大军亲自上前督战。

不知是袁绍带来了大量兵马的缘故,还是袁绍亲自督战鼓舞了士气的缘故,自从袁绍接管了指挥权以后,东城守军的抵抗意志明显减弱了许多。

最后袁绍命人暗中挖地道进入城中,里应外合攻破东城。

楚军见城池已经不可守,当即弃城而走,狼狈逃窜,若非有马超引兵断后,死死挡住了追兵,恐怕楚军就会全线溃败。

饶是如此,楚军此战也折损了数千兵马。

东城既克,袁绍当即意气风发。

辛毗等人恰在此时前来弹劾张郃、高览,称其二人作战不利,拖延时间,寸功未立,应该予以重罚。希望袁绍能够将淳于琼调往前线,攻城掠地。

面对辛毗等人的弹劾,袁绍却是哈哈大笑,道:“张郃、高览二人虽未攻破东城,却也已经尽力,若以此苛责二人,恐怕难以服众。”

“粮草辎重关乎我军身家性命,自然要让有能力者负责,淳于琼可堪大任,就继续负责守护粮道吧。”

袁绍就是这种人,若此战最终以失败告终,他并不会反思自己的过错,也不会认为沮授、张郃等人曾经力劝自己休战,就要重用他们。

相反,他还会因此记恨沮授、张郃。

此番袁绍亲自指挥,攻破东城,大破楚军,反而会展现自己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有责罚张郃、高览,甚至还把他们叫过来慰问了一番。

与其说是慰问,倒不是说是炫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