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城破(1 / 2)

第396章 城破

王凌此人,在将星荟萃的汉末历史或许并不出名,只是其传奇经历,比之高柔亦不遑多让。

曹丕称帝以后,王凌就被封为兖州刺史,曾参与洞口之战,与张辽等人大破吴军,斩杀秦晃等十余位东吴将领,王凌也因此进封南乡侯。不久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食邑一千三百五十户。

数年之后,王凌代高柔为司空,正式登临曹魏权力巅峰。

王凌仕途能够如此顺畅,除了他的出身名望以及战功以外,还与大将军曹爽的拉拢重用脱不开干系,王凌也因此深感曹爽之恩。

高平陵事变,司马懿囚诛曹爽以后,虽然为了拉拢王凌册封其为太尉,奈何王凌仍旧感念曹爽提携之恩。

彼时,王凌与其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共掌重兵,不满司马懿专权,打算起兵拥立曹操之子楚王曹彪为帝。

二人本来都是秘密策划此事,奈何天不遂人愿,事未成而令狐愚突生重疾病故。

如今天下四大诸侯,刘备是毫无疑问的吊车尾,其次为曹操,再次为袁绍,最强者乃是周琦无疑。

王凌叹道:“那夏侯妙才对吾执礼甚恭,心有不忍罢了。”

此时的王凌,尚未达到历史上的那种高度,却也已经开始逐渐崭露头角。

王凌见夏侯渊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不由在心中微微叹息,也没有继续推脱。

他出身名门,本就加持了世家光环,与夏侯渊侃侃而谈,很快就得到了夏侯渊的信任。

“袁氏四世五公,不思报效朝廷,反而篡汉自立,以先生之出身,又岂会与之苟合?”

夏侯渊翻身下马,紧紧握住王凌双手,诚恳的说道:“君乃忠良之后,若事不可为,切莫以身犯险。与先生性命相比,区区晋阳何足挂齿?”

为首一员身穿精锐铠甲的大将跃马挺枪,正是曹军主帅夏侯渊。

可惜事情已然败露,司马懿知道了王凌的谋划,自然不肯授予其兵权,且突然调动数万大军南下,直逼寿春。

“杀!”

未曾想,高干却是看透了夏侯渊的心理,居然设计想要将之诱杀。

高干看到夏侯渊表现,隐约感觉哪里不太对。

王凌并非愚蠢之人,自然知道如何抉择,这才在最后关头打算转换阵营。

此人虽然与夏侯渊有五分相似,却的确并非夏侯渊。

听着夏侯渊的这番话,王凌反倒是沉默了下来。

高柔深吸口气,摇头道:“城中兵马皆被抽调到了南门,北门守军所剩无几,此时就算吾等引兵前去驰援北门,恐怕也来不及了。”

曹军大声呐喊,纷纷朝着城中冲杀而去。

夏侯渊却是急忙起身,道:“且让某亲自护送先生返回城中!”

“今曹公兴义兵,讨叛贼,纵兵微将寡,亦有匡扶社稷之心,兴复汉室之志。今得先生与城中义士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汉室不兴?”

王凌此时本就摇摆不定,如果举兵死战,绝非司马懿对手。恰逢司马懿下诏赦免其罪,纵然有司马懿的洛水之誓在前,王凌仍旧抱有些许侥幸心理。

面对高干的威逼利诱,夏侯渊却是大笑出声,而后猛然摘掉了自己的头盔,指着自己的脑袋说道:“高干匹夫,且看清楚吾乃何人?”

这个时候,王凌虽然请降,与司马懿之间却仍旧隔船相望。

就这样,夏侯渊在不敢惊扰城中守军的情况下,只带了些许亲卫与王凌随行,直到将其送到了城墙不远处,才停住了脚步。

他对着身边亦是脸色阴沉的高柔说道:“北门有喊杀声传来,恐怕是我们中计了,当速速前去引军驰援!”

如今正值夜晚,光线并不怎么好,在戴上头盔的情况下,就算熟人也未必能够分辨真伪。

“此番先生不畏生死,欲开城迎我军入城,某岂能让先生独自返回。”

可惜他高看了司马懿的下限,这种连洛水之誓都能违背之人,又怎么会真的赦免王凌?

结果不言而喻。

眼看王凌距离城墙越来越近,他忽然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在夏侯渊诧异的眼神中转身,而后缓慢却又坚定的走到了夏侯渊身前。

惊骇过后,夏侯渊倒也没有勃然大怒,反而对着王凌深深一拜,道:“若非先生提前知会此事,恐怕今夜便是在下丧命之日!”

王凌扶住夏侯渊,叹道:“叔父为兴复汉室而杀身成仁,吾虽不才,亦愿继承叔父遗志,不愿委身于贼。”

看着夏侯渊那疑惑的眼神,王凌重重叹息一声,而后深深拜了下去。

夏侯渊正色道:“先生若想取某性命,只需不将高干计划道来,某今夜必然丧命。既如此,某又如何信不得先生?”

若司马懿仍旧步步紧逼,王凌就会不顾一切与之决一死战。

夏侯渊却仍旧坚持己见,诚恳的说道:“某乃一介粗人,所敬重者不多,王司徒便是其一。先生乃司徒从子,当年也在雒阳险死生还。”

“今吾有一策,可助将军攻破晋阳,不知将军是否还愿相信在下?”

王凌摆了摆手,道:“将军乃三军主帅,又要部署攻城事宜,无需相送。”

“彦云无需多想,待擒杀夏侯渊,击破曹军以后,吾必会在陛下那里为汝表功!”

王凌之所以临阵改变主意,除了不愿辱了叔父王允的名声,以及夏侯渊的真诚相待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王凌其实并不看好袁绍。

司马懿又是擅长揣摩人心之辈,一面以兵势威逼王凌,一面下诏赦免王凌叛乱之罪,以动摇其抵抗之心。

夏侯渊此时却已经气急败坏,提着长枪遥指城墙上的高干,破口大骂:“用此诡计算不得英雄,汝可敢下城与某大战三百回合?”

王凌拜道:“既如此,那就多谢将军了。”

骤然听闻此言,夏侯渊不由骇得面无人色。

“杀啊!”

彼时王凌未能拿到虎符,根本调动不了整个扬州的兵马,仅凭手中本部兵马,并非司马懿对手,瞬间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未曾想,司马懿派人登船前去为王凌解缚,并交还了王凌之前交出的官印、仪仗,以致王凌错判局势,认为司马懿是真的赦免了自己的罪行,于是就乘坐小船前去面见司马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