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的退化(2 / 2)

“定了,今天过来看看怎么收拾一下。”张铁军和徐大个也跟在后面上楼。于家凤悄么声的跟在一边,不停的打量着张铁军。

她们家祖传是卖裤衩和毛线的,七十年代末摆地摊,后来就在这商场东北角的路口那里支了个铁皮棚子,一直到这个商场建好统一给迁了进来。

老于还是有点小帅的

现在,于家娟和于家凤都单独租了摊子卖衣服,于家辉算是继承家业,卖毛线和一些针织品。他爸他妈岁数大了,现在就是养老。其实也就是五十多岁。

不过这姐弟三个都不太是做生意的材料,也就是混个日子。在九十年代还好,后来就有点跟不上节奏了。用那句话来形容就是泯然众人矣。

话说回来,卖裤衩毛线就有那么挣钱吗?

并不是,他爸是倒了好几年的黄金,钱是用命换回来的。裤衩毛线什么的只不过是副产品,从南边回来的时候顺手带回来的,后来就做成了事业。

在两千年代以前,家家户户都会自己织毛衣,织毛裤,勾一些家常用品,织围脖什么的,毛线是个好生意。

后来慢慢的,随着年轻人成长起来,织毛衣的就越来越少了。

张铁军家里的门帘都是张妈自己绣的花,后来还哪有人会这个了?

到了九十年代末,缝纫,针织,刺绣,勾织,这几样本领都已经从人们的生活里消失了,包括渍菜腌咸菜都成了生意。

社会的发展就是人类的退化,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铁军现在有对象了没?”于家娟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张铁军身边,问了一句。

“没有。”张铁军摇摇头。

“你不是和赵伟家那个亲戚处对像了吗?”于家凤看了他一眼。

“黄了。现在刚分配,而且我才十七,暂时也不想处了,先挣钱要紧。”

“十七也不小了,处对象又不耽误你挣钱。”

“还是不了,等二十再说吧。”

“你十七?”徐大个看了看张铁军。

“啊,周岁。现在哪哪不都是按周岁算吗?我离厂子的结婚规定还有九年呢,处这么早干嘛?”

“那个你不用听,那还了得?那要是处个年纪差不多的,或者还大个一两岁的,还得等女的三十了再结呗?纯扯蛋的事儿。”

“我看也是。”于家娟笑着说:“二十一就能结了,也就是晚几年要小孩儿呗,孩子到是不着急生。”

张铁军下意识的看了看她的肚子,好像她也就是在这一两年生的小孩儿。

“家凤你以后别到处瞎跑了,有时间和铁军好好学学怎么做买卖,一点都不定性。”于家娟确实有大姐的样儿,把弟弟妹妹安排的明明白白:“等过两天我去市里,你俩和我一起。”

上到二楼,张铁军和徐大个跟于家姐弟三个分开,张铁军先去看了看自己租的那两个摊子,琢磨了一下怎么弄一弄,然后陪着徐大个在二楼转了一圈儿。

“感觉有点冷清。”

“刚开始,慢慢就好了。咱们这边太贵的东西不好卖,在这边就是走大众货,老年人和孩子的你多琢磨琢磨。”

“你觉得行不行?”徐大个没做过生意,有点茫然,也拿不定主意。

“行是肯定行,就算一个月只挣五百你也是多了一个月工资,对不?而且也不可能就五百块钱,货从我那边拿的话,你们就管卖就行了,其实挺简单的。”

他家嫂子那个人是个爱说话的性子,跟谁都能唠一会儿,张铁军感觉她挺适合卖东西的。徐大个不行,闷,也就是在厂里都是熟人还行。

“总从你那边拿能行吗?不影响你?”

“那能影响什么?刚才那老于家姐仨以后也从我那拿货,加上你,加上王玉刚,刘三子小峰还有尚中文,其实人越多越好。”

“怎么呢?”

“我在厂家和批发商那边好说话啊,量越大越好说话,越好讲价,而且调换货什么的也方便。你们这些人拿那点货我一分钱不用加,就是带来的这个好处就够我用了。”

“上货好上不?”

“等以后你自己去一趟就知道了呗,”张铁军笑了笑:“那几千上万家东西挤在一起,全靠眼光,还得有把子力气才行,还得小心钱别被偷了。

以后我带你们去,你们自己看,试一试。”

“总感觉从你这拿货还不加钱,像占你便宜似的。”

“这个还真不是。市里卖衣服的也是大家凑在一起去,就是为了货量多点好讲价讲条件,明白吧?咱们其实算互相帮忙,你们省事省点劲儿,我这边也好谈点。”

“那大家伙卖的东西都一样能行吗?”

“怎么可能都一样,我那童装男装女装老年装都有,每一种又分了不少样数呢,卖一种怎么行。你们就依着自己的眼光和想法拿,不行就回去换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