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要开工了(2 / 2)

司机咧着嘴笑了笑:“钱要是像你说的这么好挣那还说啥?早特么都发家了。”

“他们来回出门挺挣钱吗?”小柳还真不知道这些事儿,问了一句。

“有点挣钱,”张铁军点了点头,笑着说:“现在带货的多,都在路边等车,还有专门的带货站,顺手拉一趟就是几百块。”

长途货运在东北早就形成了规模,八三年沈阳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长途物货运中心,各市的公路边上到处可见搭货点。

“哪有那么邪乎,”司机也笑:“几百块的时候也难得遇上,平时也就是几十块钱,这个又不算占公家便宜,空车还不是要往回跑?”

“这个确实,”张铁军点点头:“这个厂子没什么损失,又能增加物流和个人收入,是好事儿。”

小柳看着张铁军问:“那弄台车专门跑这个行不行?”

“有人干,”张铁军点了点头:“不过投入有点大,不像他们顺手带一趟没什么成本,专门干的话就得考虑成本了,暂时来说风险还是挺大的。”

“你确实是明白人,”司机看了看张铁军:“现在养个微货在家周围跑跑还行,大车跑长途钱就没那么好挣了,空挂的时候太多,再说还有这个那个的破事儿。”

物流是在九十年代末才真正发展起来的,成本投入什么的其实还是次要,主要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这会儿跑长途风险太大,路上不是那么太平。

堵车收费什么的还都是小事情,抢货的现象相当多,弄不好连人都得留在哪里了。东北这边还算好,去南方不带点武器带几个人根本都不敢跑。

要知道整个八、九十年代,东北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地区,没有之一。破烂事儿特别少。

一进关就完全不一样了,一汽的押车员都是荷枪实弹的,还不是一车一车的新车被抢,有时候连拉新车的车都开不回来,就是人跑回来了。

一汽有个老司机就住在机械处宿舍,腰就是九几年去南边送车那会儿遭了的,老了连路都走不了,一提起那段时间就摇头,说工作像玩命。

“你就别瞎琢磨了,”张铁军斜了小柳一眼:“还用得着你挣钱?”

小柳瘪了瘪嘴:“去看看院子,说说怎么弄,我连地方还都找不到呢。”

张铁军看了看时间,让司机大哥在这欣赏摩托车,他带着小柳顺着仓房前面的夹道去认地方。

一楼的每一家都夹了帐子,和仓房之间也就是留了一米多宽的小路,带车子都推不进来。这事儿其实得怨张爸,他是全楼第一个夹帐子的。

张铁军就笑着和小柳讲这事儿:“我爸那会儿应该是没想那么多,先占着呗,结果邻居就都比着俺家的来了,弄的到是挺整齐。

现在看还是八号楼和十号楼好,后面马路边有围墙,直接拉到围墙上就行了,还省事儿。”

“弄这么个院子有什么用啊?”小柳扒着帐子往里面看:“就这么大点,是能种点菜还是怎么的?前面那两家没弄的不也一样过日子?”

“就两家没弄,这两家这些年总是换人,中间还空了两年没人住。主要是弄了人就走不到窗户下面,感觉安全一点。”

张铁军给小柳指了自己家现在的地盘,砌墙的位置:“先把墙砌好,然后再弄里面,这个屋和这个,这两间要开门出来。”

后面说完两个人又绕到前面来,张铁军开门让小柳进屋,给她讲了一下想怎么改,还有下水管道的问题。有些话在外面说不太方便。

小柳这是第一次来张铁军家,一脸的好奇样,还进屋去张铁军睡觉的地方看了看,和老太太说了几句话,被老太太夸了几句好看就美滋滋的。

“屋里就从进门这个地方打开,这里。这里打那边就不用动,我把那屋门打开你看看就知道了。”

张铁军又把隔壁的房门打开,让小柳进去看。他家的卧室里镶着地板,都不用换了,主要就是开个门,再把厨房和田姨家屋里的厨房打通就行了。

这种预制板的楼房拆墙还是挺麻烦的,要先用槽钢做一个龙门架,从两边顶住上面的预制板然后才能拆,拆了以后要么龙门架就留在那里,要么就要做预制梁来承重。

不过技术上都没有什么问题,厂子里这种事儿多了,老厂房都是预制板的,相关改造都已经特别熟练了。

“大概就是这样了,改动就这些,再一个就是我家这个厕所要扩大,往后推一点留个餐厅出来。”

小柳琢磨了一会儿,看了看张铁军:“我觉得你费这个劲,都不如在那边直接盖个三层搬过去了,地方还大,里面想弄成什么样都行。”

“我也想,但是我得考虑我爸妈的心情,他们两个肯定是不会搬的,楼上楼下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先收拾吧,也没几个钱儿,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小柳点点头:“你以后要住那屋呢?有钥匙没?”

“那家还没搬呢,就是那个屋,以后里面就留一个卧室一间厕所,还是得走原来的门,完了我住过去,来回也方便点。”

小柳就看张铁军,张铁军抽了抽脸:“不行,这边你不能来,那边不是准备了嘛,抓紧时间盖好就行了。”

小柳撇了撇嘴:“走吧,应该卸完了,正好你也去那边看一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