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起哄的导演(2 / 2)

另一边,副食东头的房子也在搞安装,后面二楼的小屋子也全部收拾出来了,除了冰箱和洗衣机,其它家具家电也已经全部到位,没开封的床上用品就堆在床上。

二楼大厅正在装吊灯,除了墙角的暖气片整个大厅里空无一物。

一楼就要复杂一些,有休息室有仓库,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安装工在装吊灯,其他人在收拾卫生,用清洁球和抹布把地砖一块一块的清理干净。

没搞落地窗,留了一米高的窗台,主要是下雨会喷溅,那玻璃就没法看了。

外面有很多闲人在围观,都在猜测这房子是谁盖的要用来干什么,有的是说开高级饭店,有的说是办公室,争的不亦乐乎。

只有对面小卖部的候丽看着这边若有所思。

市里,盛世东方广告传媒公司院子里,四台崭新的大轿子一字排开,赵卫红背着手站在车子前面在看工人上车牌儿。

两辆军牌儿,两辆地方牌照。军牌儿和地方牌儿都是一台皇冠一台公爵。

“好了没?好了咱们就出发,这都耽误一会了都。”

院子大门口,两台蒙着苫布的大解放和一辆黑牌奥迪等在那里,赵总的那台桑塔委屈的窝在一边墙角上。

这些张铁军都不知道,他和小柳正在和电视台那边的人接洽。

今天早晨两个人从戏剧院拿了卡,来到电视台晚会组报到,算是正式进入了晚会节目单。

那个地中海和地中海想推荐的人在哪怎么样了谁也不知道,他也没兴趣儿问。

省台也是录播,甚至是各个节目分开录的,只是用了一个舞台布景而已,演员相互基本上都没见面,就是不知道播出的时候观众席怎么解决。

估计是插播几下以前的老画面,这会儿的电视台都是这么干的,包括央视的一些节目。省事儿。

观众席上到是坐着几十号人,都是节目组和电视台的闲散人员,凑热闹。

张铁军上辈子在渝城电视台做过一段时间的栏目策划,是一档当时还算火的节目,台上闹的那叫一个热闹,台下观众席一共就俩座位,只坐了他一个人。

省台的录制就要比市台复杂了一些,除了舞台布景音乐各个方面都精细了一些以外,对着装什么的也更重视。配乐是现场乐队。

试唱,走位彩排,试录,全妆彩排,再试录,导演组过片,录制。这边就是现场收音了,但是不一定会用,只是两手准备,看导演心情。

唱歌也是需要走位的,得有镜头感会找镜头,上了台得一心多用。

弄了几个小时,总算是完事了,张铁军冲台下抱了抱拳说了声感谢,正要下台,张中校在下面说:“那个,铁军儿,你别着急下,你把你那个当兵的人唱一下。”

“啊?”

“唱吧,顺便录一个。”

“伴奏呢?”

“就清唱。……你给乐队哼一下,让他们看着给个背景音。”

张铁军感觉这张中校有点不靠谱啊,这没有伴奏录出来是个什么玩艺儿?扭头看了看乐队:“那么,给我几分钟,我和乐队老师商量一下。”

不上也得上了,这个时候可不能掉链子,丢的不是他一个人的脸,那就把张中校给得罪死了。只能硬上。

张铁军废话不说,把主旋律给乐队老师们弹了一遍,也来不及编曲了,就是按照记忆沟通了一下,要了几个关键点的鼓点和军号。

都是有着深厚功力和舞台经验的人,到是都不慌,主要乐器的几个人简单商量了一下,又跟着张铁军的主旋律走了一遍,点点头。上吧。

那就上吧。好在这首歌要的就是节奏鲜明,只要节奏音给的大差不差就没什么问题。主旋律张铁军自己来,电子琴弄过来架上麦,混声也自己搞定。

就是当玩了,这种即兴表演他熟,半专业真不是吹出来的。

工工工工工工工,咱,当兵的人,工工工工,咱…当兵的人,当兵的人,工工工工工工工当兵的人。咱……当兵的人……

“好好,真不错,小伙子有几下子。”

“再来一首。”

我靠,还有安可。张铁军扭头看过去,是导演。这导演他是正经的吗?跟着起什么哄啊这是。

“来来来,再来一首,时间还有。”

这是用自己来凑时长来了?哥小名叫解闷儿?

“来首什么?”张铁军弹了段间奏一收键盘,不就是玩嘛,来,虎怕虎啊。

“随便整。”

张铁军快速的设置了一下,给了个鼓点儿,电子琴发出尖利的连音。

哎~~~~嘿…。走四方啊,路迢,迢啊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看斜阳啊落下去,又回来,地不老天不荒,岁月长又长……

一首李海鹰的走四方整完,张铁军也没用台下再安可,又调了调琴给上鼓点,来了段解放军进行曲,配上冲锋小号。

如果祖国遭受了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

嘀嘀嘀嘀嘀嘀嘀……

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还……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胸膛上。

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紧握钢枪,狭路相逢勇者胜,跃江河,跨高山,向前进,向前进,胜利旗帜飘扬血未干……

李海鹰写过很多歌曲,大部分都是那种情歌,走四方和中国军魂这样的男人风是张铁军很喜欢的少数作品。不过他的词就有点弱,张铁军改动了一下。

“这个好,有那味儿。”张中校带头鼓掌。

“这首歌合唱更好听。各位老师,我可以下台了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